1、硅谷前传
20世纪初,硅谷是无线电发展的基点。斯坦福大学毕业的西里尔·艾尔维尔成立了帕尔森无线电话电报公司,两年后就成为美国最大的无线电报公司之一,后更名为:联邦电报公司。1931年被马克里公司收购。
1911年~1913年,福雷斯特发明了三极管。第一款真空管扬声器与振荡器宣告了电子时代的诞生。
20世纪50年代,威廉·肖克利发明了晶体管,促成电子产品和仪器的更新,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肖克利八杰于1957年集体跳槽,成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
1967年,仙童半导体营业额达到1.96亿美元,此时是硅谷形成的早期。 几年后,仙童的人才四散流失,在硅谷各个地方散作满天星。
车库创业风气:惠普、乔布斯、雅虎(杨致远和大卫费罗)、贝佐斯、拉里佩奇和布林。
2001年,拉夫琴和彼得泰尔创立的Confinity与马斯克创立的x.com公司合并组成了PayPal。2002年,被ebay收购。后来PayPal的员工又散作满天星了。董事之一霍夫曼创立了linkedin。工程师罗素西蒙斯创立了Yelp。设计师查德赫里成了吉姆·克拉克的女婿,吉姆克拉克是网景、硅谷图形等三家10亿美元的创始人。工程师台湾人陈士骏创立了Youtube。
之所以PayPal具有那么好的创业基因,是因为其首席运营官大卫萨克斯总结他们招聘从来不聘请专业的招聘或猎头公司,而是采取病毒式招聘模式,利用员工人脉网络进行招聘,因而吸收来的员工都是具备同样特质的人群。第二,就是不害怕犯错,把试错当做积累经验的过程。错误越多越接近成功。
2、天生的创业者对新事物(几十年后流行的科技)有着精准的嗅觉。他们不遵循传统的受教育方式,有着坚定的目标。他们读书、参加社交、消费甚至恋爱的目的都是围绕着自己最终的梦想,一旦发现成为了自己梦想的阻碍,就会毫不犹豫抛弃,将沉没的成本降至最低!文中说硅谷的那群创业狂热分子大多数也是退学狂热分子——包括甲骨文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如果一个天资并不好的人想要抄袭他们的成功之路,那无疑会让自己摔得很惨。
3、如果因为眼前的利益,非要逆时代而行,那么无疑会让自己摔得很惨。书里介绍第一台电动车的问世比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还要早。而且因为蒸汽动力汽车的启动慢、内燃机汽车震动大且脏,人们对电动车的偏好甚至优于内燃车。通用在1996年研发的EV1车型被认为是现代电动车的鼻祖,但后来通用怕电动车的销售挤占了原本回报率高的汽油动力车,开始渐渐地不再生产EV1汽车。
这让我想到第一个做全屏手机的诺基亚,同样是害怕自己创造出的新事物挤占了现有成熟产品的市场,他们亲手扼杀了自己的未来。可能有人也站出来,指着被封存的创新产品部说:这才是未来!但对有些领导来说,当前的利润是一切。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如果他们不做的话,还有后来的聪明人会继续他们未竟的事业,最后还是会打败他们原来的产品。
这也是文中提到的大企业不创新的弊病。为了维持现金流和股市表现,企业不会冒险去做影响现有业务业绩、侵占核心产品市场份额的事情,因为看不到短期内有什么回报。等到大企业真正看懂潜在价值,这个业务已经进入到“看不懂学不会”的阶段了。
最难上手、操作最危险和成功最难预测的莫过于第一个引进新的秩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马基雅维利
4、特斯拉是艾伯哈德创办的,因为融资问题召来了马斯克。马斯克随即开始自己的造车思路。三步走策略:小批量高价车证明技术可行性;消费者群体扩大,造出性价比高的车,开始盈利;生产三万美元以下的大众电动车,全面取代汽油车。
5、2008年是特斯拉和space x的低谷。2009年5月,马斯克将德国戴姆勒公司的Smart改装成电动车,打动了当时的考察主管,投资了5000万美元。后来他投资的另一家公司Everdream被戴尔公司收购,这笔钱也投到特斯拉中了。同年又获得了美国能源部的支持。后来丰田又给了5000万,2010年上市。
做企业就像吃玻璃,以及凝视着死亡的深渊。————马斯克
6、硅谷创业原则第一“我们不为赚钱”,第二“我们容忍犯错”。
7、特斯拉要传递给人们的是一种高科技感的驾驶体验和购车体验,它代表的是站在传统车企对立面的智能汽车。为了盈利,它不止出售电动车,它还出售核心技术,授权建设好生态,它还出售碳排放指标将传统车企的利润捞进自己的口袋。
8、德鲁克认为:任何企业都有且只有两个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企业会营销产品或服务,但在健康的不断扩张的经济中,只提供产品服务还不够,必须提供更好的更多的产品服务才行。所以企业需要创新。
创意就是让不同的事物连接起来。
用尽全力时,神就会来相助。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尽了全力。————稻盛和夫
9、任何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激情,激情是不能假装的,也不像电灯开关一样想开就开想关就关。它必须从一个真正可靠的源泉传递出来,一旦形成,就会持续。
10、每一个普遍的规则都有例外。所有知名的企业都有一个相同的秘诀,既要做到与众不同。
11、大部分人遇到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问题似乎无法解决,因此忽略了那些有创造性的方法。即使方法摆在眼前,也都被错过了。
12、喜欢发神经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