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在他面对面交流。而假期读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给教师的 36 条建议》就有这种感觉。
关于“教育”这个庞大而冗杂的话题,在书中李镇西老师以回答问题的方式,摘取 36个或典型、或棘手的教育问题,有理有据的做了真诚而详实的回答,有些做法甚至拿来就能用,对我们的一些教育问题有着切合实际的指导意义。读完这本书以后,思绪是复杂的。有敬佩,对李镇西老师教育精神的敬佩;有自责,对自己不善于总结的自责。
老师有得天独厚的机会来消除学生在幼年时代所受的不良影响。他们可以影响到孩子的人生是变得更好还是更坏。成长的经历铸就了孩子的性格和命运,父母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老师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和父母一样,也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孩子的心灵之门。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曾经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觉。
假期在回老家看望父母,嫂子不停的跟我说两个侄子有多么的难管,多么的不听话,可是接触下来,我就发现了问题所在,每次嫂子都是想起来什么了就吼着侄子去学习写作业,有时明明一大家子人正在开心的说笑,而这时她要孩子去写作业,孩子当然不愿意,所以就会无视她说的话,而她觉得自己的家长权威受到了侵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批评孩子的时候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有时也不分场合的吵孩子,侄子开学就是中三的学生了,当然会反抗。每每看到这些,我就在想,有时我在学校教育学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是不是就是犯了这样的毛病?没有把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来对待他,而是以教师的权威来压制他,当然就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啊。
越是深入的读李老师的书,越能感受到这些大师对学生的尊重,自己也应像李镇西老师一样去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哪怕不及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努力朝着目标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