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这个作品注重塑造人物形象,而它的妙处就在于:它能在一个文段中塑造有褒义又有贬义的形象。
作者善于用动作描写来塑造好的形象,可能读者读懂了它表面的人物形象,但是他笔下更深层次的内涵要细细品味才能辨析出作者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态度。“那小子却打上火来,定要打个畅快才罢,他捡起其余的断柄,一股脑全撒在那摔倒的可怜虫身上。堂吉坷德虽然着了暴雨似的一顿棍子,嘴却没有闭一闭,直在喝天喝地,又恫吓他心目中的这一帮强盗。”这里就是写堂吉诃德因为出口狂言遭到了邻家小伙子的毒打。作者先用“可怜虫”这个称号来表明他对堂吉诃德这种不现实,行动盲目的人的同情,立刻就能将堂吉诃德这种,脱离现实的贬义形象塑造出来。可是后面写了堂吉诃德在遭遇了毒打之后还在喝天喝地,就能将堂吉诃德这种毫不怯懦,充满着勇敢决心的形象塑造的淋漓尽致。而这个褒义的形象作者表现的不是很明显,所以需要读者细细品味。
“他一枪刺中了风车的翅膀;翅膀在风里转得正猛,把长枪进作几段,一股劲儿把堂吉诃德连人带马直扫出去;堂吉诃德滚翻在地,狼狈不堪。”这里是堂吉诃德和风车,也就是他眼中的巨人的大战。这里就可以看出唐吉诃德这个干尽傻事,脑子充满幻想的不现实的形象,再细呷一下文中的动作描写又会发现他还是一个为理想而奋斗的战士,他的勇气和行动是让人钦佩的。作者就是用这种明暗的描写来刻画出堂吉诃德这个形象,的确很值得人仔细品味。
再来说一下他描写桑丘这个人物的形象,是从贬义到褒义这样的描写。“桑丘得了这个准许,就在驴背上尽量坐舒服了,把褡裢袋里的东西取出来,慢慢儿跟在主人后面一边走一边吃,还频频抱起酒袋来喝酒,喝得津津有味,玛拉咖最享口福的酒馆主人见了都会羡慕,他这样喝着酒一路走去,早把东家许他的愿抛在九霄云外,觉得四处冒险尽管担惊受怕,也不是什么苦差,倒是很舒坦的。”这个文段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桑丘和堂吉诃德不同的方就在于桑丘贪图享受,这是对他没有正义感这样的形象的讽刺。但是挖掘到他。挖掘作者笔下。也写出了桑丘能活的非常现实,不像堂吉诃德尽干傻事,这样冷静和清醒的形象也展现出来。这是对他褒义形象的理解。
作者塑造同一个人的褒贬形象,就能更加丰富人物的性格,也体现了各个人物的优点和缺点。把作者需要讽刺与赞美的地方更好的表现出来,使这个小说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