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字面意思是:你用爱来对别人,将来别人也一定用爱来回报你;你用自己的金钱、智慧等去帮助别人,付出你的福报,将来得到的也是更大的福报。
昨天,听张继刚兄弟的讲课时,我想到了这句话。
继刚兄弟很年轻,是一个80后,但很有成就,成就来自于他一直在给自己定目标,一直给自己找榜样,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勤奋努力,但在昨天,我看到了他身上的另一点,那就是全力帮助别人,好人缘,好口碑成就了他自己。
继刚兄弟一路走来,很辛苦,来自农村,中师毕业,一穷二白,口才不好,内向自卑。但他一直在努力奋斗,一一克服自己的不足,成了教育界的名师,名人。
与他相识,缘于微信,由于一次讲学在一个圈里,加了好友。一天,他打电话给我:“哥哥,你有没有空?郑州那边需要讲课,请你去吧。”于是熟识。每次打电话,他总是温文而雅,谦和礼貌,能感受他的实称。
昨天,建芳校长搞培训,请他来讲学,我去听了,再一次感受到他的谦和助人。凡是别人央求的,他总是全心全意帮助别人,所有认识他的人中,都会夸他好人缘的。
一个人成功,除了有德有才,更需要好人缘,更需要学会给予别人帮助,给予别人掌声,不吝惜为他人点赞。好友相正兄,也是这样,别人的要求,从来不会拒绝,不怕麻烦,低调而爱助人,人缘出奇地好,一路走来,总有贵人相助。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村落中。村民们在默默地你来我往。身旁的一位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只见一个人挑着灯笼走来。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一丝概念,他挑一盏灯笼岂不令人迷惘和可笑?
僧人问盲者:“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
盲者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
僧人若有所悟:“原来您是为别人照明?”
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
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盲者问僧人说:“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人碰撞过?”
僧人说:“是的。”
盲人说:“虽说我是盲人,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也更让别人看到了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撞我了。”
苦行僧听了,顿有所悟。他仰天长叹说:“我天涯海角奔波着找佛,没有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人的佛性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亮了,即使我看不见佛,但佛却会看到我自己的。只有为别人点燃一盏灯,才能照亮我们自己。”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于《论语·雍也》。此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仁者自己想立身进达,以恕推己及人,知道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所以先帮助别人立身进达。一个仁爱的人,是一个以“博施济众”为己任的人,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
镜子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只要在镜前做出什么动作,镜内就会回复于一个同样的动作。其实,每个人心中都藏有一扇明镜,它就象征着给予与接受。
爱出,一个“出”字,就是要懂得付出;福往,一个“往”字,就是要学会给予。付出,是这个世界和谐的韵脚;给予,是这个世界美丽的底色。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馨香终归会报答馨香,有了这和谐的韵脚,爱返,只能是爱出的必然结果;芬芳终归会感恩芬芳,有了这美丽的底色,福来,只会是福往的最终结局。
爱出者,才能爱返;福往者,方能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