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于2017年9月10日)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说真心话,我不太喜欢教师节。
正如李镇西老师提到的,教师节不应该成为优秀教师的节日,各种庆祝活动和表彰活动,只有少数教师登上了舞台,普通教师却成为优秀教师的背景,让普天下的教师,成为接受模范教育的对象。
如今,教师节似乎也成了“教育教师”的节日。每年教师节前夕,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也会提出各种倡议让教师回报社会。同时,往往也是师德教育的大好时机。各地为了规范管理,统一要求老师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礼物”,包括贺卡和鲜花,更不用提什么其他贵重礼品。或许,的确有个别老师受贿甚至是索贿的行为,但这绝不是普遍现象。再说,哪行哪业不都有腐败分子的存在吗?!为了避嫌,所以老师们也提醒学生和家长不要给老师送什么礼物,任何形式的礼物。现在看来,以前学生给老师贺卡也只能成为老师们珍藏的美好回忆。
我不喜欢教师节的另一个原因,也正如李镇西老师说分析到一样,很多节日,是为保护弱者设定的,如劳动节、妇女节、儿童节、教师节、护士节等等。当初,设定教师节的初衷,是让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毕竟,那时候(1985年)教师那是还是刚刚从“臭老九”的氛围中走出来没多久,没地位,收入低,没有多少人愿意做教师。如今,社会发展了,教师的地位似乎提高了不少,然而,教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教师节这一天,广大的教师成为焦点,所有的人都在“关心”教师,祝福教师,教师瞬间成为得宠。然而,过了这一天,还有几人会关心老师的疾苦、负担。老师成为升学率的助推器而已。
其实,我个人认为,教师就是一个职业,是一个谋生的手段,就像医院的医生、商场售货员一样,只是社会的分工不一样而已。正如医生需要救死扶伤,警察就应该保一方平安,老师就是需要传道授业,这是教师工作职责。没有必要非要把教师说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甚至说成“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承受起这样的称号?
很多人喜欢把老师比作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也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未免过于悲壮,教育教学是老师的工作。除了工作,老师还有生活,还有家庭,老师们也同样是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别人家的妻子或丈夫,老师也是自己孩子的父母。除了教师的这份工作职责之外,还有更多的社会责任,也有更多的社会义务需要老师去承担。媒体上也时常有老师带病坚持工作,甚至边打吊瓶边为学生上课,这样的事情曾经感动了很多人。诚然,这样的老师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然而,仔细想想,这样做真的有必要,或者说意义吗?如果老师真的这样倒在了讲台了,或许留给学生的是一辈子的阴影。
有人把老师比作心辛勤的园丁,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与奉献。园丁们每天都要修枝剪叶,坚持“谁露头,就修理谁”,整齐划一。如果这种理念加入到教育中去就是不允许学生有个性,必须统一模式,规范管理,按照标准答案处理。因此很多学校有了各种各样的特殊管理,诸如:男生统一“板寸头”,女生全都是“齐耳发”,看到的学生几乎全部都是一样的,甚至连老师的发型、着装都有严格的标准;所有的餐食,统一配备,学生没有挑选的可能。完全类似于生产型企业,同一时期的产品(学生)都是一个模样,毫无个性而言,像这样的园丁式的老师岂不是成为社会的“罪人”?其实,高一级的园丁,可能会成为园艺师,他们可能会成天摆花弄草,研究各式盘栽。所谓的盘栽,不就是园艺师不按照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强拉硬扯,让植物按照自己的想法“畸形”生长,才能造就出不一样盘景“”?教育也可以着做做吗?难道教育也需要违背规律,造就所谓的“奇才”吗?
总而言之,教师是一份职业,只不过工作对象是孩子。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适应时代的要求,切不可墨守陈规,试图用过去的旧船票,妄想登上能够乘风破浪的新时代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