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烙1

梅雨季的潮气泅入古籍修复室的窗棂。

苏晚捏着羊毫的手腕悬停在宣纸上方。

玻璃展柜里那方宋代洮河砚台泛着幽绿的光,像极了陆教授今早在课堂上穿的竹青长衫。

“这方砚台是明代仿品。”温润的男声突然在身后响起,苏晚的笔尖在《快雪时晴帖》摹本上茵出一团墨渍。

转身时险些撞翻案头盛着明矾水的天青釉瓷碗,却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稳稳扶住。

陆明远松开青釉瓷时,尾指似有若无地擦过她发颤的手背。

他袖口散出的檀香混着古籍特有的沉香气,在苏晚耳后烧起了一小片绯红。

“真迹的冰纹应该更细碎,”他俯下身指点摹本上的裂痕,松垮的银灰领带垂下来扫过她手背,“像初春河面的冰凌。”

这是他们第三次独处。

上周的文学鉴赏课上,这位新来的客座教授用金丝楠木镇纸压平她翘起的作业纸角。

前天在图书馆,他隔着《营造法式》的玻璃展柜,用钢笔在便签纸上画出汴京虹桥的木质结构。

此刻他衬衫第三颗纽扣折射着库房的射光灯,晃得苏晚眼前泛起细碎光斑。

“苏同学对古墨很有研究?”陆明远拾起了些许银朱颜料,“明代方于鲁的青麟髓,用熊胆、珍珠粉和麝香调配。”

他突然将指尖按在自己喉咙处,拉出一道暗红的线,“就像这样的点在美人颈间。”

修复室的恒温系统发出轻微嗡鸣,苏晚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震碎了满室寂静。

她慌乱后退时倒了笔架,七支狼毫笔滚落在陆明远擦得锃亮的牛津鞋边。

蹲下身收拾的瞬间,她瞥见他挽起袖口的小臂内侧,一粒朱砂痣在冷白皮肤上灼灼如血。

“下周带你们去省博看《韩熙载夜游图》修复过程。”

陆明远将捡起的紫檀笔架放回原位。

袖口滑落遮住那点殷红,“苏同学可以当我的临时助教。”

他离开时带起的风掀动案头宣纸,苏晚看见他夹在《考工记》里的洒金笺飘然落地——

有一美人兮,清扬婉兮。

雨丝敲打着库房的雕花木窗时,苏晚终于鼓起勇气展开那张洒金笺。

背面用瘦金体写着两行小字:“周四下午三点,听雪茶室见。明远。”

笺纸边缘印着缠枝莲纹,浸着若有若无的沉水香。

当晚寝室卧谈会,林晓棠突然从床上探出头:“晚晚,听说米最近总往古籍室跑?”

上铺的周媛媛咔擦咔擦嚼着薯片接话:“那个陆教授是不是又让你当免费劳动力?”

“陆老师只是指导我作业。”苏晚把洒金笺藏进《历代名画记》扉页,青铜书镇压上去时发出沉闷的响。

她想起白天陆明远讲解《千里江山图》矿物颜料的样子,青金石粉末在他掌心泛着星空般的光泽。

林晓棠翻身下床,踩着毛绒拖鞋啪嗒啪嗒走到她身后。

镜子里映出闺蜜凝重的脸:“上届学姐说,他给每个得意门生都送过洒金笺。”

沾着护手霜的手指突然按住那本《历代名画记》,“去年有个女生因为他差点退学。”

窗外惊雷炸响,苏晚手边的建盏跟着颤动,茶汤在兔毫纹里漾开涟漪。

她盯着盏底沉淀的茶末:“你们不懂,他看古画的眼神……像在抚摸情人的肌肤。”

这话说出口自己都吓了一跳,慌忙抓起毛巾躲进浴室。

热水冲刷过锁骨时,她鬼使神差地抚摸陆明远指尖划过的那片皮肤。

雾气朦胧的镜面上,她蘸着水汽写下《诗经》里的句子:“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水珠顺着笔画蜿蜒而下,像一幅斑驳的杯拓。

周四的听雪茶室飘着雨前龙井的栗香,陆明远将崇祯年间的闵刻《牡丹亭》推到她面前。

苏晚的手指抚过“情不知所起”那句时,他忽然用湘妃竹扇骨挑起她鬓边碎发:“古时候的闺秀,都用这版本来启蒙情事。”

茶案下的手机突然震动,林晓棠的短信在屏幕上炸开:“我在茶室对面多咖啡厅!这个角度能拍到他所有的小动作!”

苏晚抬头望去,落地窗外果然晃过熟悉的鹅黄色卫衣。

再回头时,发现陆明远正在观察她瞬间苍白的脸色。

“冷了?”他脱下西装外套披在她肩头,袖口残留的体温裹着龙涎香扑面而来。

苏晚注意到它今天换了枚孔雀石袖扣,和她发簪上的青金石意外般配。

当他的手指掠过她后颈调整衣领时,玻璃窗外的林晓棠整疯狂挥舞着拍立得。

雨势渐渐大了,陆明远从公文包取出锦盒:“上一次你说喜欢顾二娘砚雕。”

打开竟是枚鱼脑冻端砚,雕着《西厢记》即“隔墙花影动”多场面。

他握着她的手触摸浮雕上的崔莺莺:“好砚就像好姑娘,要养在梨花木匣里才不委屈。”

回寝室的路上,苏晚在雨幕中紧紧抱着锦盒。

林晓棠的伞突然斜插过来:“你知道他办公室抽屉里有多少个这样的锦盒吗?”

伞骨上的雨水淋湿了苏晚的刘海,“每个受害者都有专属信物,我的傻姑娘。”

当晚苏晚蜷缩在被子里,打开台灯细看那方端砚。

暖黄光晕里,崔莺莺的罗裙褶皱中竟藏着极小的“蕙”字。

她突然想起图书馆档案里。三年前退学的学姐叫沈蕙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笠翁对》作者李渔,字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李渔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被世人称为“李十郎”,写了多部脍炙人口...
    万俟羽翀阅读 9,479评论 0 6
  • 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
    倪金诗章阅读 4,461评论 0 0
  •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
    小C的梦呓阅读 4,585评论 0 7
  • 卷一 一 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
    白莲_bc1f阅读 4,466评论 0 0
  • 卷一 一 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
    黄震阅读 4,502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