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我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这样说的时候,我是认真滴。
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不能说自己在驾驭课堂、驾驭教材方面已经游刃有余了,起码那也是“形散神不散”,有自己的一套章法。但细思之,这种近乎年复一年地“穿新鞋走老路”,岂不是画地为牢、故步自封吗?长此以往,教学“难”长。
实现专业成长,需要及时从“舒适区”走出了,进入“挑战区”,需要勇于挑战自我,“清空”自己。
放弃已有的教学设计,另起炉灶,设计预习单、挑战单。用意何在?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当然,设计预习单、课前挑战单的出发点,主要依据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三个区:已有的知识水平,通过自学可以达到的水平,在教师或他人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而最后这个区就是“最近发展区”,是课堂教学需要努力开辟的。而我们设计的问题只有处于最近发展区,才是具有挑战性的,才能最终促进学生发展。
最近发展区距离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最近”,然而如何使我们的课堂问题(知识)处于孩子们最近发展区,就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期修炼,“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道可道,非常道!
那么,该如何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窃以为,需要读懂学生,读懂知识。
同样的问题,对A班的学生来说,刚好处于最近发展区;而对于B班学生来说,可能在最近发展区之外。也可能处于学生A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则可能处于学生B的最近发展区之外。比如,课堂上某个问题提出后,稍加启发引导,一部分学生就能豁然开朗,而一部分学生却始终呆若木鸡。不言而喻,说明教师的问题处于前一部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又处于后一部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外,对后一部分学生教师只能再次设计问题来启发点拨。而我们设计课堂问题的理想状态,是寻求大多数学生发展水平的最大公约数。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能敏锐的洞察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不断调整,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探索欲,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当然,这种洞察力源于对学生的了解,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学情的恰当把握。而这些,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则需要调查了解、课前谈话、问题前测等举措,从而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经验、方法经验以及认知发展特点;还需要明确新旧知识的交集点,新知识的生长点……
在摸打滚爬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这最近的距离,却又又往往捉摸不透,令人心力交瘁,时常处于崩溃边缘。乃至于怀疑自我……有人说,教师是带伤的治疗者。这说明教师本身并不完美,需要不断地自我治疗。
最简单的曲调,需要反复练习;最近的距离,路途最远,“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