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一心想着“一切为了用户”,后来却发现有太多的冲突和取舍困难。直到几年前发现了(其实是接受了)人是自私的——每个用户是自私的,企业中、组织中的每个人是自私的,家庭中、社会中的每个人是自私的,我自己也应该是自私的……于是不再讨好地与世界相处,能平等坦然地看待世界了。在一个人人自私(有异质性和情境性)的世界中,人怎样自处,怎样相处,怎样让人们生活得更好(什么才是好?),怎样处理冲突和取舍、激励和约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于是,过去三年中我最重要的努力,是将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引入产品经理工作,以及因工作需要,刻意学习了产品经理的选拔和成长过程。
本书内容的简单总结是: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产品经理要能在实践中理解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设计产品促成更多交易,以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本书还介绍了我对产品经理选拔和成长的理解。
本书适合的读者为:在产品工作中遇到过需求冲突或资源冲突,有过权衡取舍困难的人;或在创业和业务发展中思考过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人;或需要了解如何选拔和培养产品经理的人;或个人成长遇到瓶颈和迷茫的产品经理;或有兴趣选择产品经理作为职业的人;或对神秘的出行领域产品工作好奇的人;以及对产品工作感兴趣的其他互联网从业人士。
什么是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最早起源于宝洁。有位叫麦克·艾尔洛埃的员工在销售卡玫尔香皂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人负责一个品牌”的理念,认为必须有个人只对这种香皂负责,这个人的第一优先级或者说所有职责就是销售这个产品。宝洁接受了他的建议,麦克·艾尔洛埃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有“产品经理”头衔的人。这种产品经理的职能本质上是品牌产品经理。在快速消费品时代,香皂的产品质量无法拉开差距,香皂生产的技术也不会有显著性差异,想要和其他产品产生明显区别,主要靠市场驱动,但更主要的是做定位、做营销、做渠道。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个人电脑的应用和普及,进入了软件时代,又出现了一批产品经理。
软件公司的产品经理通常是和销售人员一起,到客户侧沟通,了解客户明确的需求,并将之转化为功能,推动开发工程师研发并上线客户需要的功能。通常情况下,只要客户接受并购买了产品,大部分公司和产品经理就不会追求极致体验、极致逻辑和反复迭代,只需要保证产品不会经常出漏洞,完成更多客户的需求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方式。
所以软件时代的产品经理偏重于进行项目管理和推进,按照客户的要求准时上线产品。他们也要具有产品设计能力,但是追求60分即可。
互联网产品经理跟以前的产品经理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沿用了同一个词“产品经理”,但其实已不是同一种职能。
到了2009年左右,周鸿祎首先开始强调他作为产品经理的角色(虽然他其实是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后来,马化腾也说自己是产品经理,乔布斯也在媒体上被强调为产品经理。在国外媒体的信息中,虽然也会提到乔布斯的产品经理角色,但这不过是乔布斯众多角色中的一个,也不是很突出的那一个。但在中国,无数人都把他当作产品经理的典型象征和代言人:产品经理就是乔布斯,乔布斯就是产品经理。这三个人重新定义了大众理解的产品经理,大家一想起产品经理就是这些人的形象。随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王兴、傅盛、雷军、丁磊、王小川、张一鸣等多个知名企业创始人也都强调过自己的产品经理角色。
2012年移动互联网爆发,重新定义了App(应用程序)产品经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移动互联网的爆发需要大量的人来做App,在市场上没有足够人才的情况下,无论是应届生,还是从其他职业转行的人,只要快速学习一些产品基础知识和会画App原型,就可以做产品经理。这也使得产品经理的门槛急剧降低,大量人员涌入这个领域。
一方面,在大众的认知里,周鸿祎、马化腾、乔布斯这类人是产品经理;另一方面,应届生都能做产品经理。无数刚入行的新人甚至行业内的老人只做着最简单的产品工作,却自我对标着乔布斯、张小龙等最光鲜的产品经理角色,一度让产品经理的职责定位非常混乱。
2018年之后又不一样了。移动互联网度过了快速发展期之后,不再疯狂地产出一大堆新产品,少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出现。而产品经理如果不负责一个产品,称之为产品经理总是有点别扭。没有新产品,也就没有新的产品经理岗位。所以,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开始了,工作五年以上的产品经理在能学习的部分经验、知识、能力上都差不多,之后比的就是真正的天赋、性格等综合实力和机遇了。
国内和硅谷还很不一样,硅谷那边即使是脸书这样较重视产品经理的公司,其产品经理也没那么多。虽然不是一个产品对应一个产品经理,但产品经理一般要负责一个项目、一个重要子方向,是小团队制。只有在中国,一个产品或业务,经常会有十多个产品经理,甚至几十个产品经理。这说明,产品经理的职能跟很多岗位有重叠、交叉或被强化了。
互联网时代特性
信息复制分发的边际成本低和用户量巨大
快速迭代、数据和AB测试
体验设计价值增大
产品经理的四大工作职能
产品是由人加工,有用户,且可以被交易的商品或服务。因此,产品要经过“需求”“生产”“销售”三个环节。产品经理要对产品的市场结果负责,需要对这三个环节分别进行关注,并“协调”公司不同分工下的不同职能,让大家共同完成目标。
为了让大家有具象的认识,在此也对常用的工作方法做一些简单的归类:
需求(定义产品)
需求来自用户,很难被凭空创造。作为产品经理,首先要思考的就是产品到底满足用户的什么需求。只有面向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结果。
了解用户需求的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调研和洞察、需求分析、试错型判断、新业务决策。决定生死的新业务决策通常是公司首席执行官级别的人做的,也是最关键的。一般的职业产品经理,做到试错型判断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在此过程中需要反复权衡,决定优先级,判断做哪个不做哪个,先做哪个后做哪个。
生产
当明确需求之后,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合理的产品设计,并有效率地把产品生产出来。生产的产品可能是实体产品、软件产品,又或是一项服务。
从产品经理的视角来看,写文档、画原型、交互提升、策略优化、功能演进、复杂业务形态和组织关系下的方案梳理都只是日常的工作内容。这些都是提高设计和生产效率的一些手段,不同行业中有不同的方法:生产洗发水产品可能需要的是设计配方等化学方法;App时代可能只要会画原型就可以了,把交互做到极致就是很厉害的产品经理;再往后是策略优化、功能演进,然后是负责业务形态和组织关系下的方案梳理。
销售
销售本质上是要和用户完成交易,产品经理需要考虑如何把产品卖给用户,达成市场结果。不光是软件、传统产品需要销售,在线服务也是要销售的。只不过互联网产品通常通过市场运作、活动、运营、增长这些方式,让用户用上产品,来实现销售。只要让用户用上,就是完成了销售动作,不是一定要用户付钱,不是一定要传递某个物品。从供应到渠道的设计和维护,其实销售和生产有重叠的地方,没法明确划分。
在销售过程中,具体的工作可能会包括市场宣传、运营活动、做增长、售后服务等。虽然在不同公司的专业化分工中,这些方向会有专人负责,但是不排除这些也可能是某些产品经理的工作范畴。例如,互联网行业中,可能是负责品牌、市场、运营的人完成销售或产品推广的工作,但是很多公司又会有“增长产品经理”,在销售和产品推广这个方向上有所侧重。
协调
协调也是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之一,在公司内部不同职能分工日益明显的趋势下,产品经理通过协调不同职能的人员甚至部门,使其通力协作,获取最后的结果。工作内容从简单的沟通推进,到复杂的跨部门组织协调和推动都有可能。
当然,在一些公司中,可能会有专职的项目经理负责协调,但好多公司不设项目经理,或者权力没那么大。通常需要产品经理做复杂的跨部门组织协调和推动工作,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其实不管是新业务的协同、组织、完整实现,还是一个业务做大以后的完整经营,都是极复杂的事情。
产品经理虽然要创造价值,对结果负责,但对于不同形态、不同阶段的产品,最能创造价值的点不一样。产品经理需要搞清楚,在当前阶段,侧重哪一个部分更能够创造价值,并在对应部分进行重点投入,以创造最大价值。
在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的“销售”和“协调”工作做得平庸一点,不是严重问题。而对“需求”理解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产品的生死,这才导致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地位上升,受到关注。
过去五年,最大的新要素是移动互联网;再往前十几年,最大的新要素是PC互联网,历史上的电、石油、蒸汽机也是当时的重大新要素。每一个影响时代的新要素出现后,跟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结合,就能创造无数的新产品,我们可以根据需求去判断可以做什么。但每个时代,亿级和千万级用户规模的产品需求都是有限的,而且产品最后要从激烈竞争中胜出,才能改变时代。只有能决定正确方向的需求产品经理,才有价值,才决定了后续成败。如果需求产品经理表现平庸,之后不论融资多少,工程师、运营、营销人员多优秀,可能都无法弥补错误决定带来的损失。
当然,不同企业、不同阶段、不同团队认知,都会导致产品经理分工不同。有的企业分工互相重叠交叉,对其优劣对错,不能简单评价。因为一种制度一旦开始演化,它就有自我强化和收益递增的特点。所以一个公司,无论是产品驱动,还是技术驱动,或是销售驱动,或是短期利益导向,抑或是追求极致体验,都没关系,产品经理都可以在这个给定的基础条件下去追求优化。甚至一个公司内不同团队都可能会有差异,这取决于一个团队的认知。尤其像阿里巴巴这种规模巨大的公司,收购了很多业务,它内部的不同团队,比如优酷、UC浏览器、盒马鲜生,对产品经理的认知不可能完全一样。
产品工作属于强实践性的社会科学
从某个角度,我们可以把人类知识体系大致分为四类。
(1)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存在的物质,可证伪,可重复验证,所发现规律一般有普遍适用性,如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
(2)形式科学:研究对象在真实自然界不存在,是人类建构的抽象规则,不涉及经验,不可能证伪,永远正确,如数学、逻辑、概率、编程语言等。
(3)人文科学:研究对象是人内心的主观世界和精神活动,无法区分对错,无法证实,不适用于证伪,如宗教、哲学、诗歌、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
(4)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人作为社会中的存在,或人与人组成的社会,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最大区别是研究对象不可重复(人类意识复杂多样,决定人类行为的动机和预期有互相博弈性和不确定性,社会永恒变化,正所谓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虽然能应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分析、控制实验等),但必须以大量的经验和数据为依据,且控制实验事实上无法真正重复验证,社会科学的研究结论就总是有不确定性,无法做到自然科学的高确定性(对于自然科学,假如观察到的现象与规律所预言的不同,要么是因为观察中有错误,要么是因为至此为止被认为是正确的规律是错误的)。
如果按以上分类,产品工作更接近于社会科学,至少在面临的环境和研究方法上比较接近。产品是企业与用户的价值交换媒介,用户选择产品的行为是有很强的社会性的,既受当下情境影响,也受偏好、认知、制度、经济能力等约束条件的影响。同样,企业做产品决策,也要基于社会环境的大背景。
对于自然科学和形式科学的研究,进行交流和分享会有较高效率,因为研究标的物的属性稳定一致,结论可以跨时间、跨空间重复验证,可以共创,成果可被传承、被引用;但产品的研究标的物不可能重复,结论的规律性和复用性受情境约束,需要总是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相关联的关键变量和约束条件。
所有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它不能真正重复验证,也就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证伪,而可证伪是科学的最根本特征。在产品工作中,我们依然要研究总结很多经验和规律,便于预测用户行为、市场变化,也便于指导未来的决策,这样能提高企业效率。但我们要明白,人有异质性,社会有情境性,这些与产品相关的经验和规律只是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只可归纳,不可演绎,即不能保证能准确预测具体的个人行为和新情境下的市场变化。我们只能基于实践去发现和证实产品的价值,只能基于实践中的反馈,基于产品与用户和市场的交互(互相影响和互相适应)去理解持续变化的新情境中的关键变量、约束条件和规律。
产品经理如果要学习成熟学科的话,最主要的是学习经济学和心理学。经济学就是讲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一般来说,不仅企业是这样,用户也是这样,每个用户都是在自利地追求价值最大化。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看,学心理学有助于理解微观的个体行为,学经济学有助于理解宏观的群体行为和结果。
经济学领域太庞大,产品经理只要学会用四个概念分析产品和用户就算及格了:效用、成本、边际、供需定律。效用,是指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和满足程度,人们默认追求总效用最大化。关于成本,要明白什么是直接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关于边际,要明白基本的边际递减、边际成本、边际效用、边际交易。供需定律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则需求量上升。这些概念,将在后面的章节专门论述。
用户模型——产品经理要研究用户行为及其背后的原理
用户模型是指产品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偏好和行为反应模型。我们通常把“掌握一个领域的用户模型”视为产品经理的合格线,掌握的标志是:预判产品迭代后的用户行为变化,准确率较高。要以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利性、有限理性的用户行为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的用户模型,并通过大量真实个体行为样本来进行分析和洞察。
企业想要长久发展,所生产、销售的产品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要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首先要研究和理解用户。作为企业中管理产品的人,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研究用户,以使企业面向用户需求生产产品,获得长久收益。那产品经理要研究什么样的用户?
产品经理要基于现实世界,研究宏观背景和微观场景下的用户行为及其背后的原理。
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是由物质、生命、意识组成的,产品经理研究的更多集中在意识层面。全球70亿个人类个体都有各自独立的意识,每个人所想的事情都不一样。不同个体又组成社会,这当中,每个意识又会相互影响,形成了无数群体的复杂组合。同时,因为外界刺激不断,意识也在不断变化,这也使得意识的研究更加复杂。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需要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意识层面,意识背后是用户。意识是无法直接测定的,研究意识的方法主要是基于研究用户的行为。行为的产生是意识和外界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的经济学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在意识层面是一致的,研究在不同外界刺激下的用户行为。而产品经理不但要研究行为,更多的是要研究行为背后的意识,从而预判不同的产品对用户未来行为产生的影响。并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中,获得一个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
宏观背景
用户的主观认知和偏好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社会(家庭、社会、教育)共同决定的。对于企业和产品经理来说,宏观背景是指独立于产品之外的外部客观因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宏观背景可能都不相同,而不同宏观背景下的用户又会有所不同。比如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都有比较大的差异,对用户的研究和理解就需要考虑这种差异。
微观场景
微观场景是直接影响用户当前意识的环境。用户处于不同的微观场景中,意识和行为都会有所不同。例如,某用户早起上班选择不同的出行工具:假如用户所处的微观场景是当前还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则他对时间确定性的要求可能不是最高的,价格、舒适程度等都会成为影响用户行为的不同要素;如果用户所处的微观场景是上班时间非常紧张且迟到的后果比较严重,则他在选择出行工具时,对时间确定性的要求就会非常高。
交易模型——交易是最需要关注的
交易模型研究是指以交易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目标是建立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
我们把“掌握一个领域的用户模型”视为产品经理的合格线,而把交易模型设计视为产品经理的进阶之路。这要求产品经理除了掌握用户模型,还能理解一个领域各利益方的价值判断和行为习惯,以及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因素,这样才能自如地设计和优化交易模型。这里是把所有产品看作交易,搜索、社交、阅读等信息类产品只是货币价格为零的特殊交易。研究交易模型,除了理解产业链上各方的价值判断和复杂关系,主要研究的就是交易费用。
什么是产品?企业以产品为媒介跟用户进行价值交换。产品的关键不是其表面的材料、功能、属性,而是其深层的价值,因为产品就是价值交换的媒介。为什么企业总是说创造用户价值,而不是创造产品呢?因为用户关心的是得到什么和付出什么,包括这个产品给他什么效用组合,需要他付出多少金钱或时间等。用户同样也会比较机会成本,看这个产品是比其他产品更好用还是更让他离不开,从用户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个交易过程。所以,做产品要强调创造用户价值,因为企业与用户交换的从来不是产品,而是价值。
产品每增加一个属性,调整一个功能,都是在调整效用组合,给用户提供不同效用,有增加,也有减少。在增加和减少效用的同时也进行了用户选择,选择了哪一类用户,哪一类情境优先,哪一类其次。因为不是所有的效用都能无限叠加,且用户体验是有成本的,有的效用叠加成本很高,一旦增加,企业可能就要亏本,甚至活不下去。企业追求的是效率,简单来说,就是考虑投入和产出。这些,就属于交易模型的范畴。
互联网时代,交易的含义更加广泛,本质上用户和产品发生的每次交互过程,都发生了一次交易。用户可能没有付出金钱成本,但是可能付出了时间成本、认知和思考成本等。每个交互和体验细节设计,本质上都是在降低用户的交易成本,同时也在增加用户在交易过程中获得的收益,这个收益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愉悦感等。
我们认为,一个好产品要有三个属性:(对用户)有效用,(企业)有收益,可持续。只有可持续,才能让企业长期赚钱;只有可持续,才能长期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而可持续就涉及交易模型设计问题。只有产业链上各方在创造价值和利益分配方面公平合理,有竞争性,产品才可持续。
企业、用户与产品的关系
很多刚入行的产品经理都有一个困惑,“用户价值”(这个词在很多日常讨论中会被替换成“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是否一定是天平两端不可兼得的两个要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视野的拓展,接触更多兼备“商业属性”和“用户属性”的产品,你会发现两者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需要权衡的两个要素。用户价值和企业商业价值的关系是: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达成创造商业价值的目的。而本质上,交换的不是产品这个媒介,而是产品背后的各种用户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产品是用户价值交换的媒介。
举例说明:QQ音乐。
对于音乐,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如果不加约束的话,用户的需求是“无限的欲望”。具体展开,它可能是免费的音乐,高音质的音乐,没有任何广告打扰,在一个App里有全球所有音乐人的音乐,且可以随时在手机上听。
对于企业来说,从经营的角度(长期来看,企业能获得利润),是不可能满足这些用户的所有需求的,即便能满足,也一定会亏本。想象一下腾讯付费购买了音乐版权,雇用员工付出成本研发手机音乐软件并租用服务器维护,然后完全免费提供给所有用户,这是一个铁定“亏本”的生意。(当然你可以质疑说,如果腾讯这么做,可以获得很多用户,长期来看可能可以通过获得的用户在其他产品上赢利。但当你这么质疑的时候,就需要清楚地指出“其他产品”是什么,你一定会发现,加入了这个要素后,整体来看,企业满足的一定不再是用户不加约束的所有的欲望。)企业能做的,是在给定条件下,选择满足哪些用户需求,创造哪些用户价值,以更多地促成交换,让企业有最高的边际收益和ROI(投资回报率)。一句话总结就是,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在这个例子里,腾讯能做的是,选择自己的用户群最喜欢的音乐人,尽可能多地购买这些音乐人的音乐版权。对于付费会员,向他们提供“无广告”的聆听环境,提供无损音质的音乐;基于ROI的考虑,对于免费用户,则提供带广告的、普通音质的音乐。这个过程中,腾讯和用户交换的显然不是“QQ音乐”这个App,也不仅是QQ音乐中的音乐内容,而是背后有限的、被企业选择过的“用户价值”,而产品(QQ音乐)则是最关键的媒介。
综上所述,企业通过“产品”这个关键媒介,以创造“用户价值”的方式,有选择地和用户进行价值交换。理解用户、企业、产品这三者的关系,对产品经理至关重要。
如何理解用户
理解用户对于产品经理来说至关重要,本节将从用户的定义出发,阐述产品经理研究用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研究用户行为背后的原理去进一步理解用户。
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由于不同产品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当某个产品完全满足了某个用户在某个场景下的某类需求,那么就可以说此用户是该产品的一个用户。
从需求的集合来看,一个自然人可以分别是成百上千种产品的成百上千个用户,也可以是同一个公司的不同产品的多个用户。
如果一定要说产品经理是研究人的,那也是从四个维度去研究:生物的人、社会的人、认知的人、情境的人。
用户的五个属性
用户有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利性、有限理性这五个属性。
异质性是指用户的特点千差万别,几乎很难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用户。因为用户的偏好、认知、所拥有的资源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把用户统一成一个单一的用户画像。
情境性是指用户的行为受情境的影响,没有情境就没有用户,同一个用户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反应和行为。
可塑性是指用户是可变的,其偏好和认知会随着外界不同的信息刺激发生变化和演化,具备可塑性。
自利性是指用户追求个人总效用最大化。
有限理性是指用户虽然追求理性,但他的能力是有限的,其判断经常出错,也经常被骗,所以只能做到有限的程度。
如何理解用户的行为
产品经理对用户的研究,核心是研究用户的行为,那么在理解用户的定义后,又如何理解用户的行为呢?其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首先,在行为发生前,用户通常会接受一个情境的刺激,这个情境的刺激会调用偏好和认知函数,产生一个主观期望效用,促使用户产生相应的行为,即追逐这个预期的效用。而行为会产生某个结果,这个结果又会成为经验,影响偏好和认知函数,从而可能对用户的下一次行为产生影响。
情境的刺激会激发感知、解读、选择集合、模拟推演、价值判断五步流程,结合以上的说明,用户行为背后的机制如图2–2所示。
关于上图,说明如下:
(1)在产品研究的范围内,我们可以认为用户约等于“偏好和认知的函数”。偏好是主观的,是用户对事物(是什么)和事物的效用(对我有没有用,有多少用)的综合认知结果。偏好同时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社会经验的影响。
(2)但是偏好不会让用户行为体现一致性,不同情境可能使得相同偏好表现出不同行为。即同样的用户,面对同样的选项,在不同情境下的选择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3)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户偏好会塑造用户的期望效用,塑造的过程大概会经过感知、解读、选择集合、模拟推演、价值判断五个阶段。在一次“期望效用”的塑造中,有些过程可能会被跳过(直接由大脑系统1的本能、习惯、直觉做出决策),这个期望效用的塑造过程会受到各种认知偏误的影响。
(4)期望效用影响用户的行为和选择,促成了用户的行为。
(5)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会形成经验,反馈给用户的偏好,对其进行修正或强化,形成新的偏好。
我们做产品,最终目的是促成用户的一种行为(交易、使用)。所以要研究行为背后的原理,以便有的放矢。
理解用户的行为后,我们知道影响用户行为的有偏好、认知、情境(包含五步)。那么如何促成用户的行为呢?最有效的方法是选择合适的用户,如果选择了偏好和认知很合适的人群,那么不用进行很特殊的情境设计就能促成这些用户的行为。但如果候选人群的偏好和认知不是很合适,就要针对情境五步做很多设计,使用户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方式是完成某行为。
因为用户不一样,所以我们说的理解用户,是要从具体的个人去积累一个一个案例。所谓样本,就是在具体情境下的每一次使用、每一次反馈或者每一次投诉等。当案例积累足够多,就可根据一些数据,逐步形成用户分布模型,然后基于这个模型去设计产品,比如调整策略、改变沟通方式,在这个改变迭代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假设,不断地修正用户模型。
如何理解用户价值
用户为了获取价值(效用)而使用某个产品。在理解用户的定义后,本节从价值和效用的概念出发,提出用户价值的定义,并通过一些案例阐述用户价值的特性。
对用户来说,价值由主观效用决定。
效用是欲望的满足程度,人通过消费物品和劳务满足欲望。
效用最大的特点是主观性,价值也是一种主观判断,是由主体对这件事情的效用判断决定的,且随内部与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
所以,产品的用户价值也是主观属性,是由买方(或使用者)的主观效用评价来定义的。用户以这个主观评价为参照物,来预判损益和决定是否交易(是否执行一项行为)。人类的主观意识千差万别,还受情境变量的深度影响,所以,分析用户的粒度必须基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且必须有足够的样本量,用户是一种基于无数样本的分布模型。产品的功能和属性本身都只是交换媒介,用户从产品获得和感知的,只是一组效用,且对这些效用的评估有个体差异和情境差异。无论客观上的产品有怎样的物理属性、设计属性、经营属性,用户感知到什么它就是什么,用户的主观认知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用户感知到的价值才是用户价值。
用户价值(即主观效用)具备认知依存、情境依存、经验反馈演化三个特性。
认知依存是指用户的认知决定了他的偏好。
情境依存的意思是,有情境才有用户,脱离情境就没有用户。
用户价值也具有经验反馈演化的特性,是变化的。用户总是变化的,所以产品也要跟着变化。人、制度、技术是永恒演化的,演化的结果就是相对价格的变化。
人做决策的约束条件是价值最大化,怎么让价值最大化?当然和要素的相对价格有关,某种要素的相对价格降低。
具体到产品里面,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衡量用户价值:
用户价值 =新体验–旧体验– 替换成本
这个公式在这里不赘述,从这个维度,提升用户价值有三种方式:让新体验最大化,让旧体验最小化,降低替换成本,三者互相影响。要让用户价值最大化,必须综合权衡三者,总是在当前约束条件下进行资源最优配置。
如何理解产品
产品是一些人加工过的与用户可交易的物品或服务。公司外部和内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提供一种产品。产品本质上是一种解决方案,所以每个团队本质上都是在提供产品。
卖产品是卖一种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组合。分析产品的重点是弄明白这个产品利从何来、利往何去,它创造了什么价值,价值是怎么分配的。从价值的维度分析,才能推演它的趋势,才能理解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只从表面上看它有没有某种功能,是不是又改版了。如果它增加一个功能,那为什么要增加,这种做法也可能是错的,这些永远要自己去判断。
以创造用户价值为目的,打破一个旧的利益平衡,建立一个对己方有利的新产业链,这样的产品才容易成功。这种情况是要做一个规模较大的产品,也有很多领域是可以很多产品并存的。但互联网时代和软件时代、消费品时代完全不一样,平台型的大规模产品非常常见。
一个好产品应该有三个属性:有效用,有利润,可持续。有效用当然是指对用户有使用价值,有利润是指产品必须让企业获利(可以是间接的),然后在“可持续”这个属性上达到用户利益和商业利益的统一。可持续其实是靠实践验证的,即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
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怎么区分?从纯信息产品到线下产品,不同产品需要付钱的人是不一样的,要从交易的角度去理解,然后逐渐认识到交易模型的概念。交易模型不仅仅适用于那些需要付钱交易的产品,因为你可以把时间也当作用户支付,用户支付的也不止钱和时间,还有其他身体和心理成本,还有个人数据、投票支持、未来承诺等,如果把这些都作为支付的话,用户的一次行为就是一次交易。
如何理解企业
产品经理的用户,首先是企业。产品经理与企业交换价值,所以需要先理解企业。
总体上,企业的本质,只在于两点:第一,发现市场获利机会;第二,生产效率高于市场。
发现市场获利机会的途径有三种。
洞察:这其实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利。你知道怎么能买到便宜生产要素(如某类人才),你知道哪些用户更想要什么,你精通一种有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渠道,你知道什么约束条件将会变化。你知道而别人不知道,这样就很可能有市场获利机会。
试错:因为信息不完备原理,哪怕你有自信度为100%的洞察,你也可能得不到完备信息,你可能判断失误,结果可能失败,从这个角度,所有自以为经过审慎考察做出的行为,客观上说都是在试错。更何况你对有些洞察也不完全自信,在这种情况下是用试错去确定市场获利机会。(边界是需要靠对和错双向界定的,如果每个扩大边界的行为都成功,那你还是不知道产品的边界在哪里,所以试错和失败必然是产品开发过程的一部分。)
偶然性:因为信息有不确定性,很多事情的未来结果取决于无数个体和群体的未来决策,取决于超越个人已知规律的未来变化,这些信息对于现在的你,对于哪怕掌握过往所有信息的你,依然是不确定的。总之,我们要尊重和敬畏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产品结果必然有偶然性,人们不认可的或不了解的产品可能就会成长壮大。
信息的不对称、不完备、不确定充斥着这个世界,洞察、试错、偶然性也纠缠在一起,洞察不大可能孤立出现,在试错中积累的知识越多,就越会有获得洞察的可能性,因为一人一事的偶然性触发后续连锁反应的情况也总是存在。
所以,产品经理这个职业能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之处,就是在于“发现市场获利机会”,但不幸的是,发现后的实现是个长链过程,影响因素众多,真的成功后,你也无法证明成功主要是因为你的发现,有时甚至都无法证明那是“你的”发现。
一般来说,大型的市场获利机会,一是源于市场环境和制度变化,二是源于关键新技术,三是长期关键因素——组织建设能力,抓住机会和最终实现生产效率高于市场,都相当依赖组织建设能力。
企业持续:生产效率高于市场
市场有交易费用,企业是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的产物,只有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的效率优于市场提供同等产品的效率,企业才可持续。
企业是用什么提高效率替代市场的?
是权威。
企业建立科层制,通过权威来配置企业资源,组织实现更有效率的生产(提供物品或服务),效率必须高于市场。
企业的运营不靠民主投票,企业也不是自由市场,企业的优势来自权威自上而下的更优决策。即使企业文化鼓励提出异议、鼓励平等争议,也是为了获取更权威的结论。
权威,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掌握专业知识的员工,各领域、各层级都可以,企业家本人、采购人员、人力资源人员、产品经理、研发工程师、公关人员、总代理、安全监督人员、法务、运营人员、行政人员等,自上而下,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各个岗位上做出超过市场平均水准的更优决策。
这些专业知识,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它们分散在员工个人的头脑中,既包括用户、市场、行业、政策相关知识,也包括企业内部运行机制、文化价值观,以及企业内其他人的工作内容和个人能力风格偏好等属性。
这些专业知识,可以分为两种:显性知识,默会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表达或传递的知识。默会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无法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表达。
员工在个人的工作中持续获得和积累的知识,起初都是个人专有的知识,但如果通过语言文字转换为显性知识,就可以被传播,成为企业的共同知识。企业把员工个体积累的默会知识不断转换成显性知识并变成企业共同知识的这个过程,是创新的常见过程。
通过形成内部惯例和制度,一部分个人专有的默会知识也能转换成企业共同知识,后来者只要按惯例和制度行事就是利用了这些知识。
企业积累的共同知识越多,企业内组织效率就越高。因为虽然企业通过权威决策能比市场节约交易费用,但是,企业内部的科层制也会带来层级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损耗,可以理解为这是企业内的组织成本。(除信息损耗外,另一种主要的组织成本是机会主义带来的。)这些组织成本限制了企业的边界,即企业是不能无限扩大的,企业的边界只能扩大到因企业内部科层增加而增大的组织成本等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之时。所以,共同知识是企业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本源。
但还是有多少不一的个人专有的默会知识,是不会变成企业共同知识的。每一个离开的员工,都会带走这些个人专有知识,而且,更换一个新员工后,大家在工作内容和个人能力风格偏好等属性方面的共同知识又会降低,又要重新磨合积累,这些,都是企业的损失。其中,某些关键员工离职带走个人专有知识,造成的企业知识损失可能很大,企业核心竞争力损失有可能也很大。
企业靠科层制自上而下做出的权威决策必须胜过市场平均水平,所以,如果企业内各关键岗位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共同知识超过市场平均水平越多,企业的效率优势就越大。而如果这些关键岗位的人才流失率高,专业知识和共同知识含金量较低,甚至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对企业来说就是悲剧了。
组织效率
什么是组织?是有共同目标、共同理念、共同知识,遵循一定运行机制的一群人。
企业,是组织的最常见形式之一,可以看作组织的一个特例——默认的共同目标是赚钱。但这只能是隐性目标,真这么说会导致员工和市场的双重误解,进而带来灾难性后果。人们的内心需要有意义的工作,符合社会利益的远大显性目标是好企业必不可少的,否则企业就不可持续。一个会欺骗或坑害用户的企业,它的管理层和员工绝对不会普遍品行良好,其内部文化和效率也会是糟糕的。
共同目标、共同理念、共同知识、运行机制,这四点都会影响组织的效率。这四个条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的。
共同目标和共同理念很难改动,改动成本很高,所以企业得先有合适的目标和理念,而且企业一般在招聘时就会选择志同道合的人。使命(终极目标)、愿景(阶段性中长期目标)、价值观(共同理念、取舍偏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事关效率。在这方面有缺陷的企业,天然就比别人少一个提高效率的抓手。
运行机制是制度设计问题。首先是制定好的激励(其次是约束)制度,否则企业必不能长久发展,就像非市场经济从长期来看一定竞争不过激励制度更优的市场经济一样。
一个组织,如果目标差、理念落后、运行机制差(激励和约束制度有缺陷),没法让人从心底认同,势必会长期逆向筛选人才。而人才质量变低,流动性变高,共同知识的积累效果就差,企业效率和核心竞争力自然也不高。
总之,作为一个组织,企业如果想用好权威和共同知识提高效率,那么与之相配的共同目标、共同理念、运行机制(激励、约束等)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相辅相成。
罗宾斯在《组织行为学》一书提到,决定组织文化的是三点:第一是创始人的人格特性;第二是高级管理者们的真实行为;第三是员工的社会化,即日常向员工宣贯,以及通过制度和日常工作等让员工融入组织文化。
常有公司把组织文化价值观的KPI压给人力资源部门或专门团队,却不知道这方面即使做到完美也只是第三影响因素。
创始人的性格特征是怎样影响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主要是通过招聘、晋升、赏罚、离职过程中的双向选择影响的,企业经营时间越长,组织文化价值观越取决于创始人的性格特征和自我进化能力,除了抓住第一个大机遇的运气,企业创始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自我进化能力。
发展和生存
发展和生存是企业的两条腿。每当一个业务的发展走上新的台阶,就要夯实短板,满足在新高度下的生存要求。两条腿交替运动才能前行,一条腿不能行走,也不能久立。
发展是创造用户价值的游戏,从任何角度突破都可以。在很多条件下,评估发展状况可以只看做成了什么,不看错过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比如,发展期间,企业可以尝试大量新产品、新项目,去探索新的增长方向,找出更多赢利空间。业内场景的增长、商业化等概念,大都是处于这个阶段的公司面临的问题。
但生存是不能有短板的游戏,任何一个短板都可能带来很大伤害甚至致命。在很多条件下,企业能否生存,不看做好了哪些方面、做了多少次,只看哪一个关键问题没处理好。
生存游戏的常见要点包括:
(1)环境选择(制度、文化、时代、地域、关键人等);
(2)替代成本(时间、品牌、入场门槛、规模效应/网络效应、政治/生产/财务/信息等各方面的安全等);
(3)效率(组织建设、激励与约束、技术应用、成本管理、变现能力、稀缺资源配置等)。
这些问题,哪怕有一个没有处理好,都可能会带来生存危机,使企业消失在历史长河里。我们视野所及的大多数成功企业,都是对每一个问题的每一次处理都足够妥当(或者足够好运),每一步都走得准。
企业做产品的产出
企业做一个产品,一般有四方面产出。
(1)财务绩效。
(2)认知:该领域内的know-how(技术秘密),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积累。
(3)团队:互相磨合过的、有平台匹配度的团队,其效率远不是新组建的团队能比的。
(4)无形资产:用户和产业利益链上各方的了解和信任积累,降低了企业未来的新交易和推出新产品的交易成本,提前获得了竞争优势。
只看财务绩效的时候,投资别人做该产品和企业自己做该产品,貌似回报差不多。但自己做的话,还会收获另外三项产出,这其实是真正的企业核心资产,而且神奇的是,即使该产品失败了,这三项企业核心资产也依然是增长的,是可持续积累的。
有的公司爱投资,尤其是为了业务互补或避险,这没问题。但如果为了投资别人而放弃自己做产品,就会失去上述后三项产出的收益,而这些收益不像财务绩效一样容易被认知、被量化。
即便你向被投资企业的核心决策者追问三天三夜,他们也愿意和盘托出,你就懂这个行业、这个产品了吗?在强竞争、强用户互动的互联网服务业,这些信息不是know-how,或者最多是know-how的一部分,只有团队成员亲自一路摸爬滚打所验证和积累的知识和理解才是有效的know-how,才能为企业在该领域的未来竞争和决策提供有力帮助。
创造价值
企业创造价值,就是把从前没有的价值产生或者制造出来。
什么是价值
价值含义广泛,人们对其的理解也多元,无法归结为一个标准定义,我们看看以下归类对比,也许更能理解这一点:
客观价值-主观价值
短期价值-长期价值
局部价值-整体价值
感知价值-预期价值
绝对价值-相对价值
存量价值-增量价值
企业价值-用户价值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
所以,人们讨论价值时,只能从上下文语境去判断在讨论什么价值,以思考和讨论同一个问题,避免鸡同鸭讲。
对产品来说,最核心的价值概念是两个: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产品都包含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属性。使用价值即产品的各种效用,用户价值也是指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交换价值是社会属性,一份产品的市场价格反映其交换价值,是市场供需博弈的结果。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能成为产品的。但产品有使用价值,却不一定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价格)有三个属性,有效用、被认知、稀缺性,任一属性的变化都会严重影响交换价值。比如产品的效用偏离用户需求,找不到愿意交换的用户;比如产品潜在使用价值的被认知度低,交换价值就低(找到越多的交换对象,交换价值就越高,因为能交换更多数量,或能跟愿意出最高价、使用价值最高的人交换,这就是市场宣传和营销的价值);比如竞争对手有优势,产品的市场价格(交换价值)已经低于本企业的成本了,用户不愿意交换,企业生产该产品也无利可图。
用户购买或使用产品,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但企业做产品却是为了获取交换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交换价值要(通过产品)完成交易才能实现。
一言以蔽之,企业创造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用产品承载),然后用它跟用户交换钱、时间、承诺等企业需要的价值。
创造价值的五大路径:劳动、分工、交易、新技术、制度
劳动创造价值
一切生产过程都可以理解为:投入劳动,把资源转化为更合乎人的需要的形式。造新价值的一个关键是“更合乎人的需要”。价值首先是由需求所驱动的,而不是劳动。没有背后对应的需求,劳动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没有了价值)。
分工创造价值
分工创造价值的原理有四:第一,熟能生巧——投入同等劳动时间能创造更多产出;第二,减少工序切换成本——节约的时间能创造新价值;第三,积累和创造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使企业更懂用户需求,或有更高生产效率;第四,工作聚集后就有规模效益,就能激励使用和发明新技术、新工具——新技术、新工具替代和节约人类体力和脑力。
新技术创造价值
今天人类的幸福生活,大多要感谢新技术。从广义上说,技术就是生产知识,是所有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知识。新技术,即新的生产知识。从某个意义上说,人类日常生活的幸福发展史几乎等同于技术进步史。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消费市场上的用户来说,只有能被应用和普及的技术才能创造大量价值。技术本身(无论多高端)并不创造价值,技术必须被应用于产品,但产品(被生产出来)本身也不创造价值——只有产品被交易(此处的交易指购买和使用)后才实现了价值创造,只有交易量大才能创造大量新价值。
制度创造价值
制度创新决定着知识和技术的增长,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和经济增长都只是结果。
2.5 如何更好地用产品进行“价值交换”
理解了用户、产品、企业的关系,了解了用户价值在产品经理领域的核心意义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如何利用这个理论,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日常工作,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产品,为企业创造商业价值,也就是说,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用产品进行“价值交换”?
我们认为,在实际应用这个理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思路是“将产品看作交易”,在企业、产品、用户的三方框架下去认知和定义产品,在这个三方框架下,以终为始,产品一开始就应该为了企业和用户间的交易(价值交换)而存在,产品即交易。以这种思路来理解产品,能很好地帮我们权衡产品分析和设计中的利弊,下面我们就将展开讨论“产品即交易”,厘清几个核心概念,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产品。
“交易”是广义的
“产品即交易”里的“交易”是广义的,并不是只有用货币进行的交换才能被称为交易。人做出任何有意识的行为,都是因为对当前状态不满意,且预期做出这个行为后,自己可能趋向一种更好的状态。所以“产品即交易”里的“交易”,是指把人的任何有意识行为,看作付出预期代价购买预期收益。
价值产生于进行交易的个体(用户)的主观效用评价,效用是指能满足人的某种欲望、满足到某种程度,可以理解为这个产品对用户有什么用,能带来什么好处。一个产品带给一个用户的效用一般不是唯一的,而是一个效用组合。又因为用户的欲望、信念、禀赋、资源、偏好、所处情境的不同,一个产品对不同用户或在不同情境会有不同的效用组合,用户会有千变万化的权衡取舍。用户的价值判断是主观的,企业的价值判断其实也是主观的,因为企业虽然作为一个集体,但最终做出决策的还是人,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他们的主观判断和认知会决定一个企业的价值判断,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基因”的一部分。
提升对用户“主观价值”的判断水平,以提升“理解用户”的能力
理解用户价值(主观效果)既重要,又困难。重要的是,只有理解了用户的主观效用,才能设计对的产品来促成交易。困难在于,用户价值是主观的,不同人在不同情境会有很多变化。所以,这里提供几种用于判断用户价值的视角,帮助大家提升主观判断的质量,以提升“理解用户”的能力,最终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1)对自我认知的认知;
(2)对给定目标的批判性思考;
(3)参照系;
(4)成本;
(5)不确定性决策;
(6)概率(风险决策);
(7)非货币价值(跨效用决策);
(8)外部性;
(9)时间性(跨期决策)。
从用户角度,如何更好地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
既然是交易,每一方都需要保证自己是获益的,亏本生意没人做。用户愿意选择产品的前提是“效用–成本>0”,这个公式可以看成是“用户价值= 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的另一种表达。
这里的“效用”已在前文详细讲过,而用户的成本有两部分:
(1)直接成本,包括付出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隐私数据、态度等;
(2)交易成本,即为了促成交易,付出的搜寻成本(比如为了找到哪个音乐软件最适合自己,甚至尝试用几个付出的时间)、议价成本(为了买到更便宜的西红柿和摊贩讨价还价付出的时间和口舌)、学习使用的成本、保障成本等。
只有产品对用户的效用大于用户付出的成本,用户才会选择这个产品。所以,我们的产品要么扩大效用(例如每年年终盘点时,各家产品告诉你已经共计为你省了x元/y分钟,就是希望增强你对产品价值的感知),要么降低成本(例如简化产品交互,就是为了降低产品的使用门槛,让对互联网产品不熟悉的用户也能使用产品)。
从企业角度,如何更好地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
与用户同理,企业愿意或能够生产产品的前提是其“收益–成本>0”。
企业的收益,从广义来看,既可以是当前的现金收入,也可以是能增加未来交易和收入可能性的各方信任,如社会声望、品牌形象、政府关系。而企业的成本,则包含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生产成本容易理解,交易成本可以理解为一切为了促成交易达成付出的代价。
产品是企业和用户进行价值交换的媒介。用户愿意进行交易(选择该产品)是因为这个选择对他而言是价值最大化的,即用户主观预期该产品的效用大于用户的成本,且大于其他产品的效用(机会成本)。企业愿意进行交易(卖出产品)也是因为这么做最有利可图,并且企业要注意持续维护和创造用户价值,才能保证交易的“可持续性”,才能持续地获利。而企业的一切行为,也应该围绕“让交换行为更多地发生”。
交易
前文提到,用户模型与交易模型是产品经理的两个关键里程碑。产品即交易,这里的交易是从用户视角来讲的,用户的每一次主动行为都是与世界的一次交易。
在没有强迫或欺诈的前提下,拥有自由选择权的理性人,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直接代价,且预期收益大于机会成本的情况下,才会做出交易行为。交易不一定发生在买卖双方,人的每次行为都可以看作他跟世界做的一次交易。
除了被本能、习惯和认知偏误所影响的行为,人们的主观行为过程中必然包含对预期得到什么、付出什么的思考,这是“交易”最核心的两点。
这里“交易”的定义与传统的经济学上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关于“交易”这个词的学术资料和媒体文章太多,在概念上有一定混淆,阅读时要注意根据上下文和语境去理解。我们所说的“交易”更接近一种交换行为。
交换创造价值,你愿意付出一些代价去买(交换)那个东西,是因为你预计它对你的价值大于你付出的代价,而且没有更优选择。
产品通过交易转移到了一个更能创造价值的人手里,这就是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交易的原因——交易创造价值。
世界上没有等价交换,只要不存在强迫和欺诈,一定是双方都主观判断自己会受益,才会完成交易。如果有一方亏本,他就不会愿意进行交易。产品即交易,作为产品经理,就要帮助用户创造这样的交换,产品设计要以终为始,一开始就奔着最后能成交去设计。
所以,一个企业的核心最终目标就应该是创造交易,有交易才有用户,才算完成了价值创造,才有可能赚钱。发现市场机会,其实就是发现你能促成一个交易,让用户付出某种代价来买你的产品。这种代价可能是金钱,也可能是时间,或者是体力、精力、精神等。
什么是交易模型
前文提到的交易是指用户的主观行为,是一个单边视角的描述;而交易模型是指产品经理发现和设计的合理机制,它能促成用户做出某种行为(即交易),且可持续(生态是平衡的)。交易模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商业模式,是多边关系平衡的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模式。
其实如果拆解“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两个词语,交易模型的设计精髓就是“如何创造利益(利从何来)”及“如何分配利益(利往何去)”两个命题。这正是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两个方面(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的其中一个,即掌握现实社会中某领域的多边行为模型。这里的交易模型更多侧重的是多边平衡的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设计,这里的利益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利益,这里的交易模型,也能用于解释一次搜索、一次通信、一次阅读、一次抖音等不涉及金钱的用户行为。
理解交易模型其实有很多有意思的切入点,比如损失厌恶、选择增加福利、激励相容。
损失厌恶,指的是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所以平均来说,用户换回的物品或其他价值要大于支付代价的2.5倍,交易才能成立。
关于选择增加福利,基本上是普遍适用的,至少是大于等于原有福利的(不过还需要考虑增加选择后,因选择困难而增加的交易成本)。
每一次交换,双方都是受益的。世界上之所以没有等价交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因为交换是需要交易成本的。在没有强制和欺诈的前提下,选择增加福利,交换创造价值。
你愿意放弃已获得的某个东西,大概率是为了换取当下对你而言更高的用户价值。交换创造价值,反过来也可以理解为,不创造当下主观价值的交换不可能存在。
所以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产品经理这个角色。产品经理用产品促成企业和用户间的价值交换,每一次交换都会创造价值。产品经理最终要做的,是持续不断地发现市场上高于用户支付代价的用户价值,并设计合适的交易模型把它固化为产品。
劳动、分工、新技术、制度和交易都是创造价值的一些手段。交易和交换本质上是一回事,我们从上帝视角来看,双方都是在交易或者交换。但是从单方视角来看,交易的任何一方都只关心“我会付出什么,我会得到什么”。只有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他才愿意参与交换,否则他就不会执行这个交换行为(理性人还能做到根据机会成本做决策)。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关注交易
我们做产品,最终目的是促成用户的一种行为(交易、使用),在没有强制或欺诈的前提下,自由交换必然同时增加双方的效用。
企业以产品为媒介,创造用户价值并和用户交换。企业的一切行为也应该围绕“让交换行为更多地发生”。以下是让更多的交换行为发生的具体做法。
(1)持续发现和追加可交换的、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2)创造和更高效率地创造这些用户价值。
(3)持续降低生产成本和所有交易成本。
(4)企业行为的权重,按影响用户交换行为的ROI排序。
(5)维护企业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持续发现和追加可交换的、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创造和更高效率地创造用户价值
企业行为的权重,按影响用户交换行为的ROI排序
效用
效用是欲望的满足程度,人通过消费物品和劳务来满足欲望。
(1)边际效用递减原理:一个人对于财富的占有多多益善,即效用函数一阶导数大于零;随着财富的增加,满足程度的增加速度不断下降,效用函数二阶导数小于零。
(2)最大效用原理:在风险和不确定条件下,个人的决策行为准则是为了获得最大期望效用值而非最大期望金额值。
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即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愿。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下至上分别是:基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欲望的无限性正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每个人为了满足自己不断产生、永无止境的欲望而努力和奋斗。
效用的多样性和无限性
效用是多样的,包括但不限于货币、时间、身体需求、心理需求、信念、情绪、认知等。
最基本的效用便是货币。货币本身其实没什么用,但因为它是媒介,有它就代表能交换(买到)很多东西。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稀缺的(每个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时,也很公平),它的价值大小在于个人的时间能交换多少价值,这是一个相对价格。所以我们说有些人的时间不值钱,那是因为他的单位时间能用来交换的货币收入低,而有些人的时间又真的很贵,那是因为他的单位时间能用来交换很高的货币收入。
欲望是最主要的用户需求起源,欲望最常表现为身体上的多种需求,如食、性、视、听、味、触、舒适、健康、美丽、生命、自由等。就以“美丽”这个效用而言,对这种效用的需求和生产交易过程孕育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可能一个人每月挣3 000元时,愿意花1 000元去增加“美丽”;而每月挣30万元时,会愿意花几万元去买“美丽”。人们对美丽的需求和投入有无限性,对健康、生命等也是这样。
心理感觉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效用,心理效用的需求表现有生存、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好奇、审美、名誉、权力、友谊、爱情、闲暇等。
信念也是一个基本的用户需求起源,每个人的信念是不一样的,违反个人信念的事会给个人带来认知失调和负效用。比如有些人为了信念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不做某些他不认可的事情,这个拒绝过程其实对他个人而言也有一种正效用。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为了守护信念而付出甚至牺牲,但生活中依然有很多基于信念而产生的效用,以及为之支付的代价。
情绪也是一个最基本的用户需求起源,满足情绪能够给用户带来效用,这需要掌握足够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并进行实验研究。不同情境下引发的不同情绪,会带来不一样的效用。
认知的效用主要体现为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尊取向,即维护正面的自我形象;社会认知取向,即正确了解世界的需求。
自尊取向是指人都是要维护自己正面形象的。“我是对的”,而且“我对社会是有益的”,我不但是正确的,我还是个好人。这种需求是人的本能,如果他认为自己做的事跟这个需求不符,就会出现认知失调,就会本能地想去改变失调的状况。
社会认知取向,即正确了解世界的需求。这也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进化而来、埋入基因里的,因为不具有这方面基因能力的人早就在进化过程中被淘汰了。
但是社会认知取向有时候和自尊取向是冲突的:一个人要正确认知世界,结果发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其实是错误的和坏的。这个时候,只有少数人在少数时候能够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改变,多数人的习惯做法是在心理上寻找自我安慰甚至扭曲认知,以营造这件事其实“不算坏”甚至是“好的”的感觉,继续假装自己是正确的,自己是好人,归因于别人有偏见或无知,或者归因于这是别人和环境造成的问题。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效用的多样性。比如基本的食物,假如我们只是为了活下去,每天要补充能量,可能10元钱一顿饭就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但是为什么我们还要花更多的钱去购买食物?这里面的场景和原因是多样的,提供的效用也是多样的。
比如你可能愿意花更多的钱去购买“安全”,觉得更高的食品安全度比付出的额外成本价值更大。你也可能觉得视觉感受很重要,觉得为某道菜的“视觉”效用付出一定程度的额外成本是划算的。当然你也可能是为了“味道”效用买单,为了吃一顿美味,横跨整个城市,再排队两小时,额外付出高额的金钱及时间等交易成本去换取这个效用。当然你也可能是为了获取“舒适”效用,为了少走几步,选择在公司旁边的便利店购买,虽然便利店里的食物可能确实会比远一点的大超市贵一些,甚至难吃一些,选择少一些,但这个“舒适”效用在某些情境下可能对你而言更有价值。如果你发现某种快餐是你喜欢的明星在代言,那么作为粉丝的你也因此获得了一个“归属感”效用。当然,“归属感”的获得也可以是因为一个菜系(如川菜)、一个连锁品牌、一个营销定位、一个同事中的热门选择等。再比如说,服务员特别殷勤,你获得了“尊重”的效用;或者商家提供VIP会员的身份和特权,很多人愿意为这种额外的“尊重”效用支付金钱或者至少支付留存率、复购率。如果你决定不出门买,选择以叫外卖的方式来完成一顿午餐,额外支付一点配送费,你换回了“自由”“舒适”“省时间”的效用。
如果你认可一个产品带来的某种效用,且这个效用大于你愿意支付的代价,这种效用的交易就能成立,世界上就多了一笔消费、一次交易,同时也为交易双方创造了两组新价值。
如上所述,哪怕是最简单的食物,其能够带来的效用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理论上可以无限创新和叠加效用,只要有人愿意买单就能生成新交易。所以任何产品的潜在效用都是无穷无尽的,企业的不同创造方式,其实只是在选择某个效用带来的收入是否能大于提供它的成本。如果成本低于收入,那么企业便会扩大生产这种产品,在市场上出售这种“效用”。
所以我们说其实用户不是人,是需求的集合。某个人可能在A情境下,是某个产品的用户,但在B情境下却又不是这个产品的用户了,因为这个产品在A情境下可以提供最大效用满足他的需求,但在B情境下却又不能了。
比如一个人平常的购物理念是能用就好,追求极致低价,主要购买渠道是拼多多。但某天因为他第二天急需一个电钻,他选择了配送速度更快的京东作为此次消费的场合,主要是看中了京东能在这个情境下,额外满足其对配送速度的需求。而如果配送速度这个高优先级需求得不到满足,其他效用在这个情境下都无从谈起。所以这是一个同时使用拼多多和京东的自然人,那么这个用户究竟算谁的用户呢?相比之下,以自然人的角度来分析谁是用户是有缺陷的,可能导致企业自我满足于几亿注册用户这种片面的数据,而忽略思考自己到底提供给了用户哪些效用,满足了用户相关需求总量中的多少。
再比如今日头条这个以新闻资讯起家的App,假设其通过提供新闻资讯达到了1亿用户量的规模,然后又在资讯的基础上做了视频、社区、汽车、教育等几十个产品且这1亿人大多在用,如果只看日活跃用户,那还是新闻资讯吸引的这1亿人。那今日头条的用户数增加了吗?其实是增加了的,本质上,头条系列产品已经满足了几十亿用户的需求,因为它满足的用户需求多了n倍,它创造的用户价值也远不是用1亿日活跃用户能评估的。
所以我们更建议以需求的角度来定义企业的“用户”,因为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使用场景,满足了不同的效用需求。而用户从来都不是人,只要多提供了一种效用,多了一种交换内容,那就多了一类用户,有交易就有用户。
希夫曼曾提出一个脸书用户使用动机的汇总表,说明脸书的效用、满足的用户也是非常多样的。
• 分享信息:提供信息,分享对他人有用的信息,传递新闻。
• 便利与休闲:感到愉快,同他人联系简单快捷,仅仅因为喜欢。
• 打发时间:对抗厌倦、无聊感,其他人都在做。
• 人际效用:遇到背景相似的人,遇到趣味相同的人。
• 控制:想让别人为自己做些事情,告诉别人做什么。
• 推广工作:推广自己所在的组织机构,推广个人工作。
不管人们用了你“一个产品”还是“几种产品”或“几种功能”,只要满足了几种需求,就有几种交易,就有几种不同的用户。
不断增加效用,不断促成用户改变行为——不管是让他花时间,还是让他花钱来与你产生新的交换,都算增加了一个新用户。
从这个角度来看,用户其实是无限的,地球上一共有70亿人,但用户可能有几千亿、几万亿。因为一个人可以购买或使用无数种产品,并在这些产品上获得多种效用。同样一个产品,可以叠加很多效用。卖同样一批橘子,可能卖的是“低价”,也可能卖的是“有机”“安全”,又或者是卖“甜度”、卖“水分”、卖“产地”、卖“保障”、卖“新鲜”、卖“方便”、卖“包装”、卖“归属”、卖“爱心”、卖“反季节”的稀缺性等等,卖的其实是效用(或效用组合),而不是具有相近物理属性的橘子本身。
以效用角度去分析什么是用户,更容易得到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判断。因此不用过多地纠结这个定义本身,而是以这种视角去不断感悟和细分自己产品的用户,这样会有很大价值。
效用也具备个体性,同样一个产品带来的效用,对不同的个人来说差异很大,受到情境、边际及个体的禀赋、资源、偏好、认知的影响。信息的完备性及原有的思维框架也会影响一个人对效用的判断。
因为产品对不同用户的效用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在决定做什么产品或更新什么功能之前,先要讨论:我们要满足的是哪些用户?该产品代表什么情境下的什么效用组合?这个产品迭代能否结合我自身的各种优势,实现较高的投入产出比?这里的收益可以是金钱上的,也可以是流量上的、口碑上的、安全上的等。
产品效用与用户欲望的不对等性
产品效用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底线需求(不能低于),够用就好(不用高于),越多越好(愿意多支付),惊喜(超过预期或参照系)。
底线需求
有时候用户期望的效用是“不能低于什么样的底线”。
对于这类效用,用户更在乎的是相对门槛的满足,它是一个“一票否决”式的效用,如果得不到满足,用户就不会来了。
够用就好
有一类需求,对其满足程度的增加所产生的用户效用是边际递减的。你可能花了很大代价把技术指标做到比原来好了5倍,但用户感知的效用可能没增加什么。对这类需求,只需够用就好。
越多越好
有一些需求的满足对用户而言可能是多多益善的,这意味着用户愿意为更多的效用支付更大的代价。这类需求对于企业而言,做得越多,收获也会越大,理论上可以一直做到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均衡点,但也要比较投入的机会成本。
惊喜
惊喜是指用户一般不会有预期和要求,但是如果你做了,也会产生增量的效用。
我们前面提到企业要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结合上述对需求的分类,我们对创造什么样的用户价值及做到什么程度或许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我们也看到,企业提供的产品效用和用户欲望是不对等的:用户的欲望很简单,一般来说是无限的,最好是什么效用都有,但又什么代价都不用支付,这无所谓对错,是人的先天共性。
当然,结合我们前面提到的“效用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用户对于什么是底线需求、什么是够用就好的需求、什么是越多越好的需求,理解是不一样的。
而满足欲望需要对应的成本投入,所以我们做不出满足人类所有欲望的产品,即使做出来也注定卖不出去或亏本。而且,人与人的偏好不同,一个人也会面对不同情境,一个人的很多需求是互相冲突的,一个产品怎么可能满足全部需求?
所以,我们一般说的研究迎合用户需求,其实指的是,在给定条件下,选择创造哪些用户价值、满足哪些用户需求更能促成交换,最适合企业的长期和短期目标,能让企业有最高的边际投入回报比。
产品是一组约束条件下的一个效用组合
我们前面也提到了,价值只是用户的主观判断,产品的功能和属性本身都只是交换媒介,用户从产品获得和感知的,只是一组效用,且对这些效用的评估有个体差异和情境差异。因此,有些纯粹从技术角度评估的进展,如某个数值提高了或降低了百分之多少,跟最终的用户感知效用不见得有高相关性。
所以分析产品的用户价值时,我们不要把产品当成一个整体来看,而是要拆成用户视角中的各种效用,然后来分析各种产品属性迭代对一个(或一组)效用可能的影响,进而分析预判这个效用变化对应的用户行为变化。
产品经理的选拔与成长
行业里说的优秀产品经理,一般是指市场需求导向的、擅长决策的产品经理,
总结下来,市场上的产品经理职级,其背后影响因素众多,如:
• 能力:专业能力,业务能力,管理能力。
• 素质:品性,潜力。
• 岗位:业务规模,团队规模,边缘程度。
• 绩效:战功,绩优,业务增长。
• 资历:领域经验,工龄,履历背景。
• 博弈:稀缺性,谈判能力,跳槽升级,高薪倒推,离职挽留,让位补偿。
• 评审问题:随机性,临场表现,评委水平,作弊,领导强推。
你是否遇到过某些产品经理,觉得他职级挺高、背景挺强,但好像水平一般?就是以上原因导致的。
晋升标准无非是绩效、能力、潜力三者间的权重分配,没有绝对合理的标准(尤其是产品经理职业的工作内容差异大)。
晋升和职级标准制定的理性目标应该是为公司发展服务。那么,最合理的标准需要考虑公司内部业务和人才的现状、未来发展预期,来决定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应该侧重激励什么。比如侧重短期绩效,则人人争先,短期内公司会有较强的战斗力;如果注重潜力,优先选拔高潜年轻人,则对公司的长期竞争力有利;如果注重专业能力,则公司的产品质量或技术含量会领先;如果注重协调沟通和文化价值观,则公司的组织能力和大规模作战能力会有优势。另外,公司制定晋升和职级标准,还要考虑内部的文化历史惯性和理解能力,以及外部大众的接受度,考虑在相关人才市场上的稀缺性和企业的竞争力。兼顾了上述约束条件,还最有利于公司短、中、长期发展目标的,才是理性的晋升和职级标准。
产品经理绩效的定义可以差别很大,体验、收入、增长、创新、进度、效率、产品架构设计、组织建设、业务方满意度等均可作为判断标准,收入还可以分为侧重短期数字指标和长期总收入最大化。对产品经理能力的定义也可以差别很大,专业能力、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就是三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但它们都可能创造巨大价值,所以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资深产品经理的级别升高,在企业里越来越重要,他的素质、潜力、品性的重要性(相对专业能力)会越来越高,这是因为高阶产品经理通常是一个中枢岗位,要协调很多团队间的工作,要权衡很多员工和很多用户间的利益分配。
有些人的职级高,可能是因为他负责产品的业务规模大,或者团队规模大,或者给边缘业务的优待(边缘业务难吸引优秀人才,需要额外福利)。这样的晋升明规则或潜规则本身没有错,是符合企业利益的,但总会有聪明人会钻漏洞,比如拼命地招人以扩大团队规模,或者拼命做大业务规模以追求不健康的增长(一般是不计ROI的高额营销资源投入,或透支公司整体的品牌口碑)。
职级晋升看重领域经验、工龄、履历背景的企业也是有的,如果追求业务稳定发展,这也没什么错。还有些情况是因为稀缺性,某些人才很稀缺,就容易获得更高的薪酬和级别。还有些情况是,员工被猎头或朋友诱惑得到了好的工作机会,想离职,那么企业为了挽留他而给他加薪升级是很常见的。也有些公司的薪酬级别对应关系较严格,有的部门要招进某个高薪人才,就会给他申报更高职级。也有些人因为项目烂尾(不是他的过错)补偿晋级,或者被调去边缘岗位而补偿晋级。还有一些职级错配的原因,可能是评审有随机性,或者某人是擅长做PPT(演示文稿)的演讲型选手,做出把他人的业绩说成是自己业绩的作弊行为,或者领导强推特批帮助晋升等。
所以,我们面试产品人才时,不能只看候选人的临场表现,还要根据掌握的各种背景知识和产品人才参照系,去分析候选人的真实情况,然后再结合企业特定岗位的背景,选择最合适的人选。
有些人招聘挑选产品经理会采用简化判断的方法,比如看重有几年经验,是不是大公司出身,参与过的产品是否知名,以及把职级高、管的人多、毕业学校好、懂技术作为加分项。如果你是一个招聘者,在不是招特别重要的岗位时,或者公司极速扩张需要大规模招聘时,那简化判断也是有效方案,牺牲质量换效率。但这种简化判断是有问题的,如果某个具体关键岗位招人,就不能这样做了。产品经理如果也按上述标准去评估自己和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必有远忧。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思维决策能力,不是这些外在表象,真正优秀高潜的产品经理是很少的,按这些表象挑人很容易错过真正的人才。
如果不是招新人,而是招聘关键岗位的资深产品经理,除了要考察候选人的真实能力和潜力,考虑他与企业特定岗位的匹配度,还要考虑的一点是,招聘进来后,候选人在未来两年内的薪酬、级别和个人能力的综合成长有多少空间。如果有较高把握会让候选人有不错的成长,那么这可能是个好交易,候选人的稳定性和产出也会比较有保障。
空降高阶产品经理,成功率天然就是低的。这是因为,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既需要纵向深入理解业务,又需要横向跟很多团队深度协作,所以空降高阶人员天然就要付出很高的熟悉成本和磨合成本。产品经理做决策还无法都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必须依赖知识和数据背后的判断和理念,而空降新人不可能与原有团队总是达成共识,这也使得基层产品经理遇到上级换人和技术运营搭档换人时,如同跳槽一样难以适应。于是,空降高阶产品经理的常见结果就是走一批原来的下属产品经理。只有在这几种情况下,空降高阶产品经理的成功率会高一些:任务是复制一个产品;开始一个新产品;灾后重建,原产品出了大问题,人心思变;有巨大新要素成熟,给产品带来创造巨大新价值的机会。
关于产品经理的分类
产品经理是个非标准化职业,按天赋高低分类——ABC分类
A类:有深度思考能力或超常同理心
对产品经理来说,深度思考是指习惯思考事物背后的本质,且在同等条件下,对事物的洞察更深或更快。能深度思考的人很少见,但只有借助于深度思考,在微观场景和宏观背景下发现并理解事物的共性、差异性和各种因果关系,才能在这个现实世界中不断总结出规律和特点,提高未来决策和行为的成功率。
B类:逻辑清晰且有产品心
对B类人才的要求真的很低,只要符合以上两点,又没有明显缺陷,面试一般都会通过。产品心,指的是真的喜欢做产品,真的喜欢做产品经理,也想做好这个产品,能从产品工作中感受到乐趣,而不是功利心特别强,优先因为高薪、职业声望、权力、追求短期绩效等因素而做产品经理。
C类: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
逻辑不清晰,同理心明显弱,功利心过重,都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至少不适合成为高阶产品经理,因为高阶产品经理需要面对大量的权衡取舍,没有上帝视角会降低决策质量。
缺乏职业热爱,期望工作朝九晚五和休闲生活,不爱加班的人,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
因为这个职业需要持续积累大量用户样本,不花大量时间是不可能合格的。
自我认知过高的人,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有些背景和智力不错的候选人,因为自我认知高于他的实际情况,也明显不适合。常见现象是,有些人觉得自己就读学校好、学历高就有优势,但其实,这些与从事产品经理职业的成功率没有因果关系,最多在统计上成功率高一些,但也有限。
不爱思考,缺乏好奇心,自以为逻辑理性但过分围绕事物表面信息思考的人,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
点子多、爱思考,但又缺乏实践精神,抗拒或不重视事实、验证、反馈、迭代的人,也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
必须提醒的是,ABC分类法只是一种简化方法(而且只是对天赋和潜力的分类,不是对当前能力的分类),人并不是按这种分类标准成长的(大多数试图把人分类的标准都有这个弊病),所以准确率是有限的,也一定会有很多适合企业需求的好产品经理并不符合这种分类中的任何一类。
另外,因为A类产品经理真的很少见,而C类人又不会被招进来(市场上存量还是很多的),故产品经理基本上都是B类。而且A类产品经理的天赋不是决定其产出的唯一关键因素,思维决策能力也是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学习得到提高的,掌握科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经理的产出,充分利用好优质实践机会更是能让B类人经历超额历练,这些条件都可能让B类人实现A类产出。而企业最终是只看产出的,你有A类的产出能力就是A类人才,就能获得相应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