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吴伯凡老师第二模块认知心理与心智能量管理的第4课。
在这一课里吴老师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老娘和老婆的差别。他说显而易见的差别有年龄的差别,老娘只有一个,是唯一选项等等。
以上就涉及了很多数据。用吴老师的眼光从另一个维度看:
老娘对你的关心是“数据非常齐全的”,甚至可以说是“非结构性数据”。她一会儿关心这个,一会儿关心那个,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数据,对你的问候有时候跳跃性非常大——她设身处地的思维让你觉得特别有压力,不是有句话么,“有一种冷是你妈觉得你冷”。
老婆对你的关心,是一个明显的结构性数据。(有标准,有规律,甚至有迹可循——本人的理解)
老婆关心的是你飞得高不高,而老娘关心的是你飞得累不累。
对于女人来说,老爸和老公的区别也是一样的。老爸对女儿的关心也是全方位的,老公对老婆的关心则是程序化的。
以上所说的老娘与老婆的区别也好,还是老爸与老公的不同其实讲的都是我和你与我和他之间的区别(借用隔壁武志红老师的理论)。我和你之间讲的是感情,不必计较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差额;我和他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合作关系,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差额太多,就会差生矛盾。
比如婚姻中的男女,会因为一周内我洗了几次碗,你洗了几次碗而产生矛盾,这是“我和他”的关系。比如战场上的战友,活着回来之后成了亲兄弟,生活上、工作中有什么困难会真心相助,这是“我与你”的关系,不会计较太多。你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总之,因为关系的差别,你会自动过滤“和你无关”的数据,而你看得见的数据因为会被放大,进而形成“数据扭曲力场”,吸引“同类”数据,排斥“异类”数据,而你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