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奸臣”初定义
我妈是一个烈性女子。小时候,我总记得她跟我爹干架,155不到的小身板,常常在熊熊怒火燃烧时,直接抡起板凳或者锅铲,打得我爹这个170+的粗壮汉子没有还手之力。乡野的邻里间,经常会因为小事摩擦而吵得天翻地覆的,但一般都是吵起来时恨不得以命相搏,过个两天,又好成一家人似的。但我妈不会,我妈轻易不跟人吵,但要是真吵上了,她能跟这人老死不相往来。
我爹经常在外头做些小生意,有时候难免吃亏,他都是假装不知道,笑笑就过去,但被我妈知道,就要挨一顿说。我妈总叮嘱他,对那些小人要提防一些,别跟他们有往来,我爹总记不住,过两天又跟人家乐呵呵玩一处,然后气得我妈又臭骂他一顿,说他没气性!又每每,我爹做生意,旁人看着他脾性好,总是爱赊着账,赊着赊着我们自己家就入不敷出,我爹面子薄,总不好意思上别人门上去讨账,然后这种得罪人的活儿都是我妈担着。有些人家,你开口提一提,人家就懂了,会很爽快的还钱,也有些人家,稍有些无赖气,我妈又性格简单,言语直接,于是,基本这种人家,都是要一次闹翻一次。然后我爹在外边做生意难了,回来就怨我妈尽得罪人,我妈就骂我爹是个“奸臣”,自己出去做好人,恶名都给她担了。
某种程度上,我妹性格偏向我妈一些,我的性格偏向我爸一些。小时候,我妹稍有不高兴,就爱摔筷子摔碗,我同她吵架,哪怕她理亏,也是死扛到底,绝对不会认错,只要我不先同她讲话,两人就会一直冷战到底。而我总是那个先憋不住的人,看她板着小脸不理我,我就想着各种招的逗弄她,直到她非跟我和好不可。
有一回,村里一小霸王欺负一个鼻涕小子,我仗义执言,却被那霸王打了,我妈刚好碰见,气得揪着霸王到他妈面前,责令他妈好好教育,结果那家的妈妈更护短,又责备我妈多管闲事,于是一顿口舌,这两妈就结了怨,在我记忆里,她们貌似十多年都没有说过话。可我这个不争气的,好了伤疤忘了疼,才没过几天,又跟那顽皮小子玩在一处,见到他妈妈,还会喊声婶子。母亲瞅着就气不打一处来,回来就是给我一顿板子,骂我没出息,没气性,跟我爹一个样!
每每我妈跟旁人吵架,我都学不来邻居家几个姐姐,但凡她们的妈妈同人干架,她们都是集体上阵,各种问候对方祖宗亲戚生殖器的话像刀子一样飞出去,一直会杀得对方灰头土脸落荒而逃才罢休。我却是只会把我妈往家里拖,不让她跟人吵吵,到长大一些懂一些事理,还会反过来劝我妈不要与人计较,甚至在是非问题上,我妈如果确是错了,我还会批评她,我妈每回都会气得骂我吃里扒外胳膊外拐,跟我爹一样一样,就是个“奸臣”!
于是每年家庭大盘点,我妈最后的总结就是,我们家四个人,有两个奸臣两个忠臣!明显就我和我爹是奸臣呗。
在我妈的逻辑里,奸臣就是个笑面虎,烂好人,好赖不分,没有气性;奸臣就是在关键时候,不帮着自己人,还老拐着胳膊帮外人;奸臣就是不跟她一条心的人。
(二)
“奸臣”的修炼
我肯定不会承认自己是个“奸臣”,开玩笑!奸臣是什么人?奸臣是指那些不忠于君主,弄权营私、残害忠良、祸国殃民的人,是赵高秦侩魏忠贤之流!我自小通读金庸古龙梁羽生,早就在幼小的心灵种下侠女梦的人,岂能以奸臣称之?
不过小时候看电视多了,看奸臣都会有一个共性,就是特别会笑,特别懂得把控别人的心理,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情商智商都特别高,唯一的缺点就是心术不正。我时常会想,要是把奸臣的性格移植到忠臣身上,那肯定会让忠臣发挥更大的价值。好多忠臣忠是忠,就是太迂腐了,有时候忠得过头了,就不是忠了,总觉得有些沽名钓誉,为忠而忠,缺了真性情,反不如小人来得可爱。
这两天,我间或有时间,又通读了一遍《金庸全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也不记得这是第几回看了,可每回看,感觉都不同,小时候其实最爱看的是里边各型各色的绝色美人,智计百出的俏黄蓉,不食人间烟火的小龙女,情深义重又聪慧无双的魔女任盈盈、殷素素、赵敏……到后来最爱的是亦正亦邪的桃花岛主黄药师、孤僻张狂痴心绝对的杨过、洒脱不羁的令狐冲、甚至左右逢源刁钻诡诈的韦小宝,我似乎从来没有喜欢过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郭靖,也不喜欢儒雅风流最后却负了美人的陈家洛。有些人太好,却好得只像一个脸谱,一个符号,好得缺了人情味儿,好得失了真性情。
尽管我不承认,也许我确实有部分“奸臣”的特质。
我记得小时候上学,后座有个高个儿女孩,脾气火爆。有一回,我不记得是怎么个得罪她了,反正她开始气势汹汹讨伐我。我有一些莫名其妙,便不理她,自顾看书,她一见更生气了,顺手就把我桌子上的书摔出去,我只抬头睥睨了她一眼,还做出请的动作,来,还有好几本呢,姐你高兴就都扔了吧!然后她疯狂摔完我的书,就莫名其妙趴在桌子上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我当时还呵呵笑了两声,觉得此人真真不可理喻,明明是她欺负我,反倒委屈的人是她了。
后来我读了《孙子兵法》才有些明白,什么叫上兵伐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反过来说,就叫阴险小人。性格暴戾的人,其实最怕遇见冷暴力的人,当然,如果能以绝对的武力镇压也就算了,让你冷笑,让你无视我,爷直接打得你满地找牙跪地求饶!可是法制社会,打又不能打,说又说不过,只能被人气得七窍生烟而徒呼奈何哉。
等我长大了,到社会上阅历了一番后,“奸臣”特质更加突显。小时候我还跟我妈犟嘴,还会义正言辞的指责她,后来我妈被我气病了几回以后,我对着我妈几乎永远都是一句:妈,你说得对!无论她如何骂我爹,或者编排村里哪个不讨人喜欢的婶子,我永远都是对着我妈摇旗呐喊,妈,你说得对!我爸要是听你的话,早就出人头地了,对,那婶子就不是好人,咱们不跟她玩!然后我妈就会笑骂我一句“奸臣”,火气顿消。
后来嫁了人,公婆夫君都是直性子的人,因为太真性情,反而被彼此的真性情所伤,倒是我这个“奸臣”在其间左右逢源,得了众人的欢心。奸臣的不二法宝就是一句:老公,你说得对!妈,你说得对!爸,你说得对!其实等他们不在气头上了,是非对错自个儿心里都有数。人有时候争的就是当时的一口气!我妈就爱争个气,可争了气又怎样,还不是老把自个儿气病了?
其实对与不对又有什么打紧,是非恩怨,都各自带着主观的标签,只要不是杀人放火危害社会的大事,你对又怎样,不对又怎样?
(三)
“奸臣”的反思
后来读《论语》,其中有一句这样说: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我想起我妈的一生,大概就是“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了,我爸大概是属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而我自己,倒是“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了。
通俗点讲,就是我妈这大半辈子,旁人对她的评价就是人好,心地善良,但是性格太直太刚烈了,最后总是伤人伤己。要是她能多学习多反思,内刚外柔,这一生,她会少很多磨难和痛苦了。而我爸,总是太注重所谓的仁义诚信,但又不好学习,不够机变,不能决断,最后反而被人愚弄,伤害亲人。而我自己,自小总是自诩读书读得多,道理是一套一套的,但却没有身体践行,不去体谅别人的心,不能换位思考,不能将知识变成智慧应用于生活,最终只是一个空有理论浮于表面夸夸其谈的浪荡子。
倘若我自小便能“好知又好学”,我妈定不会骂我是“奸臣”。我总会想,倘若时光倒流,再回到童年,碰上我妈同旁人吵架,我一定先站在我妈这一方,先护住我妈,让她不再像一条孤单的母狼一般独自战斗,让她感觉她的女儿永远和她站在一起,而不是像个外人一般论情说理,然后再想办法让双方平息战火。人,总是先认情,然后才知礼。
任你千万个对,可是我的心伤了,又有什么用?
如果这一生,我注定要做个“奸臣”,只能学着孔子老人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