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下午下班后去路口觅食。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阿姨带着小女孩走在我前面。听到阿姨给小女孩说后天去给爷爷烧纸,小女孩便问阿姨为什么要烧纸,阿姨说因为爷爷死了,小女孩又问道,爷爷是怎么死的,阿姨回答道:“病死的”。我暗自松了一口气,想到幸亏小女孩没有问她爷爷为什么要死——这种各种学科解释不尽相同的命题。
死,想必是人类最为忌讳的事情了。小的时候怕死,害怕自己变成鬼这种恐怖的东西,但还是不能理解死亡于我有何意义。现在正值青春年华,却依然对生死心存畏惧。
我的印象中,死亡并不是一件多么悲伤的事,至少会有酒席吃。并且如果是老人去世或者是久卧病在床的人死去,大人安慰最多的是——走了好,他也不遭罪,家里也轻松。过年的时候按照我们那里的拜年风俗,初一初二首先带着礼品和一包由白纸包着,写有固定格式的冥币去有三年内去世过人的亲戚家。规矩也和其他人家不一样进门必须向灵位磕头。这算是我最早的认识死亡这件事。并且必以为然。
最早遇见死亡是我小学的时候,我一个特别好的堂奶,我们都叫她“好婆”的去世。好婆住在离她家比较近的一个麦场上的一间小房子里。当时我们在打麦场上玩,突然就来了几个大人背着她走了。我是跟着去看热闹,到了她家的时候,听说是喝了农药。具体细节记不大清楚了,只记得当时我们被大人赶了出来,过了两天就举行祭奠仪式。好婆躺在大厅的桌子背后,脸上盖着几张麻纸——这是我偷偷看见的。前面的大桌子上是纸糊的灵堂。再过了几天的一个晚上,举行的是入殓,妈妈早早的就把我带回了家,所以什么都没看到。后来听人说起过,入殓时,就是把死人放进棺材,然后周围用他生前的衣服围着,周围再用土围着,这样做是为了出殡的时候,抬棺材的人抬的不平衡也不至于将尸体翻个跟头。至于效果,棺材盖上后就每人知道了。第二天就出殡了,村里所有的亲房都去帮忙。安葬是在早上,且由于坟地比较远,所以出发的较早。由于我并不是直系子孙,所以不用披麻戴孝,随便拿了点下葬要用的东西就提前走了。锣鼓声、抬棺材的人的喊叫声、子孙的哭喊声等等。浩浩荡荡的从家出发,差不多三公里的路走了近三四个小时。到了坟口,大人便以下葬小孩子看不得的理由将我们打发回家了。此后很长时间都是沉浸在好婆会变成鬼晚上出现在村子里,然后让我遇见,一直都不曾觉得她其实再也不会出现了。后来慢慢长大了,记忆也不在那么深刻了,也就不在乎了,直到写这篇文章我才想起那是我所能了解到的第一个亲属,但印象却少的可怕。
后来由于求学,一直在乡上或者县城,断断续续会听到村里又有老人死了,我也只是能想到那些有曾谋面的人,我跟他说过什么话。然后问一下母亲什么时候举行祭奠仪式,什么时候下葬。在脑海里过一边好婆去世的时候的流程,然后再继续我的事。直到放假回家,踏进村子的那一刻,隐隐会发觉村子了少了很多人,并且此后我都不会再见。我努力去搜索和他们的某一次见面,在脑海中寻找他们的特点,但是,这又有什么意义。
大概大多数人会在冬天死去,这貌似是一种规律。因为冬天寒冷,因为冬天是终止,因为冬天是团圆后的了却等等。我曾以为什么东西都是周而复始的,就像四季,流水,年,天,时钟等等。人应该是由灵魂,会变成鬼。这样或许才能不畏惧死亡吧。做鬼这种事一度是我所认定的结果。
爷爷是冬天去世的,过完他的生日后的三天。按照父亲的说法,爷爷一直在等在外打工的四叔,可是还是没能坚持住。爷爷去世后我没能回家,我想象了爷爷去世时的所有,从挣扎着吐出最后一口气、经历所有的仪式、独自躺在棺材里等待春天到临的时候身体腐烂、最后变成骷髅、然后坟头塌陷、骨头成土到若干年后坟头都夷为平地。此后便再也不会出现一个存在我的记忆和我所拥有记忆的人在这世上。
此后的日子里,我不断的听到母亲跟我说村里的谁谁谁又去世了,村里的谁谁谁出车祸去世了。还有在网上和电视上不断的听到那个伟人离世。我都不尽暗自伤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排着队等待死亡,父母排在爷爷奶奶后面,我排在父母后面,我的子女排在我的后面。而我所能留给这世界的是记住父母的五六十年,留给子女我的五六十年的记忆。在不停的看死、听死、说死和自己死中,懂得死的含义是珍惜相遇,珍惜记忆。
夕阳从远处的树梢掉落到街面上,我不禁微微一笑,我加快了步伐离开了那个小女孩和阿姨。我知道关于死,需要用这一生去面对。而此时的夕阳算是死亡的一种,但是它在死亡前,我得看着他,留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