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71218
【进度】75%
第三章之秩序
我们现在做的所有的努力都为了改变,要变成什么样?要怎么样去改变?不管回答是什么,想要掌握未来,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建立生活的秩序,然后就是想办法维持下去。
Jonathan Ive在苹果iOS 7宣传片里提到:真正的简约绝不只是删繁就简,而是在纷繁中建立秩序秩序。而任何的管理,其本质也是建立一种秩序。当我们乘坐公交时,无序的拥挤会更加延误时间,而如果高速路上没有了行车线和限速限制,后果将不堪想象。
一个人做事情随性无序时,生活将处于一团混乱:总是在花时间找东西,然后花更多的时间矫正和补救之前错误估计的事情。因为钥匙总是随处乱放,所以出门的时候不是忘拿就是花时间寻找,然后因为寻找导致时间紧迫,所以找到时匆忙出门却于混乱中忘记带手机,而返回去取了手机想要打电话请假迟到的时候,却发现因为昨天晚上睡得太晚而忘记充电......
失序会让生活变成一团糟糕的乱麻,让我们变成徒劳无功的奴隶,所以这样的自由随性带不来愉悦。想要扭转局面,就要建立并维持一定的秩序。
然而,制定一个秩序或计划很容易,但维持下去却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力和毅力,否则终会因为失去耐心而以失败告终。想要维持秩序可以做以下三点练习:
001、将注意力从“完成任务”的急迫性,转移到工作过程的每个细节
很多人知道在寺院修行的时候要先从“劈柴、提水”做起,就是要求以一种纯粹的专注面对你正在做的事。
曾经有一个实验,要求参加的人必须用“半速”移动、行走或是工作。比如除草任务,要求一次只能拔一根草,把一堆木柴从这里移到别处,但一次只能移动一根......任务完成时限不定,进行当中会还设计了各种突发状况激发你对过程的专注,而不是任务的完成。
事后的调查问卷显示,一开始,参与者出现挫折、忽略或是遗忘等典型反应,但慢慢习惯之后,他们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可以静下心来不再感到压迫。
我们可以将此模式应用到生活中很多让你感觉无聊的场景中,比如参加一场无聊的会议或演讲时,可以用更多的注意力观察思考,想想是什么原因让他的演讲如此无聊乏味,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演讲比现在更有趣,或者更无聊一点。这样的练习可以让你走出惯性模式,培养内在专注力。
002、故意做些让你很烦的事
所有任务都包括了恼人的部分,“功夫”这两个字实际上代表着“持续不断的练习”,虽然刻意练习已经取代千篇一律的重复,但无论如何都需要坚持才有意义。
试试一星期一次,花10分钟,做一些让你觉得烦的事,越简单。越普通的事越好,比如整理内衣裤、重新摆放餐具,或者按照英文字母排列你的书籍等。可以用闹铃设定时间,铃声一响就停止,然后记录下你的想法和观点。如果你以前遇到挫折就放弃,那么这样的练习可以锻炼你的耐力,提高抗压性。
003、时间,以及5分钟定律
生活规律,分配时间是秩序的基本元素。没有任何一种秩序比能够掌控自己的时间来得重要。我们试图遵守秩序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无法控制的外在力量打乱我们的节奏计划,一旦遇到这种紧急事件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请把日程表上规划的各种活动各做5分钟,只做5分钟就好,但千万不要完全略过,这样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维持习惯,会让你更加信任自己。
总之,为了随时随地享受自由,秩序必须建立。今天的混乱将剥夺明天的权利,所以唯有当天就结清所有的任务,把事情做完,才能真正成就大事,成就未来。
...........................................
今日总结:
001、专心可以加快进程,把琐事都安排妥当后远离手机可以提高专注度。
002、逻辑思维仍旧混乱,无法准确整理出整体框架和脉络,找出的细节和关键词太多,取舍和大局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