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来得及”,前面都有一句“我相信”;所有的“来不及”,前面都有一句“我觉得”。
很多人的常态是:往前走,没有把握,往后看,又看不到退路,所以只能是犹犹豫豫地往前迈一小步,然后慌里慌张地回头看两次,就像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迫切地想要前面的糖果,又不太敢离后面的爸妈太远。
那么你呢?
是不是已经对那些曾非常渴望的东西无动于衷了?是不是意识到了人生的艰辛、命运的不公,然后你的内心麻木了,对生活认了,在任何事情面前都习惯性地退缩了?
是不是经常陷入自我怀疑的死循环中?前一秒是“我要离开这个鬼地方”,下一秒是“我还能去哪里”;前一秒是“我要离开他”,下一秒是“我还能遇到合适的吗”;前一秒是“我要离开这个舒适圈”,下一秒是“我适应得了新环境吗”。
直到某一天,你被某个朋友刺激到了,或者是被猪队友气到了,你总算下定了决心,却在执行的前一刻打消了,因为你又在想:“我这一大把年纪了,算了吧。”
于是,你所有的“我要”都变成了“算了”。
你在脑海里列了很多的理由,为自己的“不勇敢”找借口。
你自我安慰道:“虽然这个地方不怎么样,但别的地方也不一定更好”“虽然这个人很烦,但别人也不一定有趣”……
换句话说:你担心害怕的事情那么多,不是因为这些事情很难搞,而是因为你隐约觉得自己很差劲,你的焦虑和恐惧很大一部分是源自你的自知之明。
但我想提醒你的是,恐惧风险,就不要追逐成功;付出努力,就别再心存侥幸。你先要竭尽所能,然后再去听天由命。
为了自己想过的生活,每个人都必须放弃一些东西,两全之计其实非常罕见。
你想要自由,就得牺牲安全;你想要清闲,就可能没有大众眼里的成就;你想要快乐,就不该在意他人的评价;你想要远方,就得勇敢地离开你现在的安逸环境。
反正我个人的偏见是:仗着自己聪明就混日子的人都是白痴。
——摘录于《每天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