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听过这句话: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可见,父母亲对孩子教育的重要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时刻在影响着孩子,有些父母可能没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教育的全面性影响,他们认为:只要自己承担了养育的责任就是尽了父母的职责。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成长,而且,还包括心理上的成长。生理上的成长诚然是指身体上的发育成长,心理上的成长不仅仅包括知识上的进步,更包括性格上的成长。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告诉我们,孩子的性格主要是由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决定的。而童年时期接触最多的当然是父母,因此,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性格的形成,正是由于家长们形形色色各种不同的教养方式造成了孩子们的千差万别,幼儿时期的孩子们并没有自我判断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确切地说,他们是通过父母对他们的态度去认识自己的。
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就是孩子自我感形成的基础,我们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态度教育环境,他们就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如果让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让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让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恩,那么生活在赏识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自信的品质是一切品质之中最重要的品质,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自信的品质是健康人格的最大特点。更是孩子们是否能发挥潜能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自信的品质呢?一个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赏识教育。能实行赏识教育的家长是伟大的家长,是教育成功的家长。
周宏教授就是一个这么伟大的家长,赏识教育是他发明的一种教育方法。他因此也成了教育专家。
周宏教授的女儿周婷从小因为注射庆大霉素中毒导致双耳失聪,周宏夫妇历尽了千辛万苦,凭着两颗伟大的父母之心,终于治好了他女儿的病,但是,她的女儿七岁才学会流利地说话,一个七岁才学会说话的孩子,她的爸爸却把她培养成了优秀的博士,全国十佳少年,中国十大杰出女性。他是靠什么教育方法成功的呢?答案是赏识教育。
那么,他的赏识教育的最基本思想是什么呢?
核心思想是,每个孩子能够学会走路,学会说话,这两件事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差不多所有的孩子都是在相同的时期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都相信孩子能学会走路和说话,在孩子学说话和走路时,我们没有哪个父母会讥笑孩子学走路动作的笨拙,学说话的断断续续口齿不清,相反,我们都是满心喜悦看着孩子走路的跌跌撞撞,不管孩子摔了多少跤,我们也绝不会阻止孩子继续学习走路。不管孩子说话多么含糊不清,我们也会为孩子发出每一个语音而心花怒放,我们对孩子学习走路和说话这两门技巧的教育方法和心态都是教育家的心态,因此。我们如果也能把这种教育态度永远贯穿于教育孩子的各个方面的学习,那么我们的孩子人人都能变成优秀的人才。他的赏识教育具体的教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唤醒孩子内心里做好孩子的愿望。
每个孩子都希望变成好孩子,都想在各个方面有较好的表现,获得家长及周围人的称赞和表扬。但是,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不一样,最近发展区不一样,我们就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孩子。
2。让孩子心安,别给孩子太大压力,静能生慧,宁静致远。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所在,发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孩子主动学习得来的成绩才是真分数,才能反映他的进步,如果是由家长逼出来的成绩,即便目前优秀,将来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3。学习成绩不好,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心情出了问题。
因此每天要关注孩子心情的好坏,而不要过分关注孩子考了多少分。
4。永远相信孩子,赏识孩子,赏识不是在嘴上,而是发自内心深处,尤其是我们看孩子的目光,一定是充满足够信任的,家长们要坚定地相信孩子,即便全世界都不相信你的孩子有出息,家长也要相信你的孩子一定有出息。如果,你能做到这些,那么可以预见,你的孩子一定有出息,同时也恭喜你是个伟大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