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灾害
鲁迅先生常说我们是一个善于遗忘的民族,因此留下了名句“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现代的我们也同样是善于遗忘的。
在地震爆发的当时对汶川、对玉树有着格外的关心,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万众一心,能够抵达的现场的人员进行全力的抢险,不能够抵达现场的人员,则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捐钱捐物。共同抵抗大自然带来的伤害。但是之后呢,汶川地震三个月之后,一年之后呢?又有多少人在真正的关心这次地震带来的伤害。灾害中的人们绝不仅仅是当时受到创伤,更是持久的恐惧和生活上的不便,可能有人在地震中丧失了自己的双腿,却在之后只能够依靠着政府的一点点低保来勉强度日。或许我们能够增加一些针对自然灾害后的后援会,长期的对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抚慰,进行物质上的帮助等。但是我们没有做,起码大部分的人没有做,因为我们遗忘了这件事情的惨痛后果,我们遗忘了。。。
面对灾害,其实不仅仅是灾害,还有生活中我们碰过的壁都不应该遗忘。遗忘就代表这次的伤害是我们白白忍受了,没有任何的进步。下一次,下下次的困难再次出现的时候还是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产生伤害。那么这样的话,我们为何要遗忘这些事情呢?鲁迅先生在很早以前就说中国人民是习惯遗忘的,但是却没有叫醒大众。但是当代中国的脊梁确是很能明白先生的意思,那么现在的我们呢?
将话题引述到个人身上,不遗忘生活中出现的挫折。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我却认为,若是没有失败之后的总结,一次挫折之后就遗忘了自己所忍受的痛楚,那么众多的失败也换不来成功的出现。引述到国家与社会上,若是没有对每次灾害,暴乱等的总结与思考,国家或是社会只能停滞不前。承受一次又一次的伤害。
总结之后的我们更应该想一想,妥善的解决现在出现的问题。什么东西遭到了破坏,什么东西需要时间精力进行维护等。如果我想成为一名厨师,正在尝试第一次炒菜,但是炒完之后发现太咸。之后可不能遗忘这件事情,我们需要思考总结多少的盐才是适合的,还需要做多少次的尝试?同时我们更应该想想,现下这盘咸过头的菜该如何处理,是重新炒过还是扔掉等。
新闻人
新闻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有着关键的作用,然而很多人的并不能够理解道这一点。一条即时的新闻究竟能够带来什么,是我们外行人所不能够言状的。在娱乐致死的年代里,新闻更加成为了一个“丑闻”的含蓄说法。但是实则是对新闻的极大伤害。但是通过新闻媒体人的经历却可以窥见一斑。
在2003年非典流行的时候,在广州出现流感开始,慢慢的全国各地都在蔓延着有关流感的说法。知情人士声称广州出现“奇怪的禽流感”,但是实际情况却比禽流感要严峻和复杂许多。
一部分对流感产生浓浓的恐惧,不知道什么时候将会传到自己的身边,不知道如何应对。而另一部分人则消息不灵通,不知道有非典的存在,当病症发生在自己的周围时,仍旧没有预防的紧迫感。
当时的新闻关注点都在远在国外的硝烟之上,没有将对此次“奇怪的禽流感”进行报导。当时的政府官员们,领导们害怕此次的报导将会引发大家对于流感的恐慌。但是事实是,在新闻报导的最开始,大家对于非典确实产生了恐慌,但是之后的后续报道反而稳定了大家对于心情。防治措施在各地的新闻频道上播出,病情逐渐得到了控制。感染的病例逐渐减少,所有人的生活又逐渐恢复正常。
这一次的非典的事件为以后的新闻报导做出了铺垫,对于这类的事件,中央不会再这么敏感,消息的公开不仅不会造成恐慌,反而能够稳定下大家的情绪,不会产生慌乱,减少损失。事实证明,消息的公开确实是最正确的选择,之后的甲型流感的出现,事态明显要比非典严重,从西半球来势汹汹,死了很多人。但是中国以最快的行动公开,因此我们付出的生命的代价也是最少的。
试想一下在一个消息不发达的时代,遇到这样的病症该如何处理呢?很多人没有很好的办法,但是我们身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充分发挥新闻的作用就能够避免许多的灾害的扩散。
新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真实性、即时性。它是客观的,没有带有感情色彩,全凭观者自己的感觉与体会。消息的传播过程中,客观而真实。过去我常以为新闻其实是很没有必要的,每个人关注的方面是不一样,新闻产生的甚微的效益不能够抵消搜集新闻带来的社会损耗。甚至我有时在想是否需要让所有人知道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等,就如日本一般,不是关键性的人物,不需了解中日关系到底如何。但是现在仔细想想,这些新闻实则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消息的公开就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大家都能够了解国际形势,也就不会人心惶惶。
推荐:
《幸福了吗》
作者:白岩松
用白岩松自己的视角阐述自己体验过的一些事,一些感想。从他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从00年到10年,从申奥到成功举办奥运会,从流感到地震;我们能够明显看到中国新闻行业的变化。新闻人有着自己的最沉重的使命,干着一份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信念支撑的工作。书中平淡的语言却总能准确的击中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揪心却又为中国的进步大呼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