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似流水,催促我们长大。
三毛说:“我还没来得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她是个浪漫的女子,无数少女为她的经历和文字倾倒,就像个奇迹,成为她那个时代和后来的佳话。我们都惊叹于她对远方的执念,对爱情的执着,甚至某一瞬间也想成为她那样的人,也想像她一样活得自由又洒脱。然而事实是,在喧嚣尘世中渺小如尘埃的我们,更多的是在平凡地过着每一天,努力地认真年轻,却仍然会有数不尽的烦恼和遗憾,真叫人伤感。可似乎,也没有想着要向死而生。那么,三毛的这种活法我们也可以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一
自己每长大一岁,就觉得父母又年老了一 岁。根本都不用仔细观察,就能看到爸爸的头发脱落得所剩无几,以至于他直接剃了个干净,妈妈额上的皱纹,笑着时掩盖不住的纹络无不向我传递着岁月在他们脸上身上留下的无法忽略的印记。我怨怼,为什么一个年轻事物的成长和成熟,是建立在另一个成熟事物衰败的基础上的?我无奈,对此,我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更听话一些,让他们心情好一些,让自己活得更好一些,似乎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慰安了。从小以来,我都是他们的骄傲,我也很骄傲能成为他们的骄傲。所以,我刻苦学习,我成绩优异,让他们欣慰,也成为了别的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小时候就觉得学习好就是对父母最好最大的报答,可随着年纪的增长,发现我们的父母需要的远不止这些。他们想和我们成为朋友,想和我们有话题聊,想努力吃力地赶上我们的生活节奏,想洞察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和需要,想分享他们今天的经历,想分担我们的难过和悲伤。他们想要更多。可是,越长大越孤单的我们,羞于向父母表达情感的需要,很少会去和他们谈心,想说一些话,更多的时候往往是欲言又止,本来最温暖的家却好像成为了最尴尬的地方。我曾经也一度和父母无话可谈,觉得自己长大了,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秘密了,孰不知,在他们眼里,无论我长多大,仍然是个孩子。还是需要他们提醒我早餐要好好吃,出门要注意安全,要好好照顾自己...怎么都唠叨不完。有时真的会不耐烦。现在在远方上大学,从未有过的对他们的依恋和想念像是抑制不住了似的在心底喷涌而出,让人无所适从,措手不及。这种陌生的情感让人害怕,更叫人惊喜,但转而一想,哪有什么陌生,只是在心底里藏不住罢了。我清楚地知道,我和父母都无比需要这种情感,这是我们血浓于水的纽带,是我们对彼此不可名状的牵挂。余生还长,我们要继续彼此需要,彼此取暖,我会认真地年轻,他们更会认真地老去。
二
“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我很喜欢这句话,同时这也是我的交友观。自记事以来,遇见了不少人,也失去了一些人。有些是情理之中,但有些却是意料之外的。初二那年,班里转来了一位新同学,由于我们两家离得很近,便一起上下学,陪她一起熟悉环境。顺理成章的,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双方父母也都认识彼此,两个人形影不离,无所不谈,连我的闺蜜都说我都要有些疏远她了。但我们谁不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非常遗憾的,我们还是渐行渐远了。因为什么呢?我也记不清了,或者说不太想记着了。不过我确定的是,若放到现在的话,那些原因根本都不能对我们的关系造成一丝丝的伤害。因为那时年少不懂事,但凡彼此不太亲密了,就觉得对方不在乎自己了,实在怨得怨失,可不懂事的我们,确实都是这样表达在乎的啊,尤其是女生间。看着自己的闺蜜和别的女生走得近了,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叫做嫉妒的可怕的无药可救的种子,然后疯狂地生长,不想和他人共享一个朋友,哪怕一丁点都不行。所以,当她看到我和认识更久的闺蜜亲密无间时,就会刻意地疏远我,并且有意地针对我的闺蜜。我以为因为我的关系,她会和我闺蜜成为哪怕只是普通的朋友,看来,只是我想多了,青春期的女孩儿,无师自通的占有欲是难以想象的。最终,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我们还是没能和好如初,只能分道扬镳。如今,我知道她过得很好,有了新的闺蜜,新的牵挂,新的在乎。我们都将过去妥帖地放下,存在内心深处的某个安静的角落,夜深人静时,会偶尔想起,觉得可惜,但又十分感激那些曾在一起欢声笑语的岁月。所谓“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吧。和她一样,我还是要继续向前,遇见新的人,领略新的风景,融入新的圈子。一如既往地和周围的人保持着不远不近的关系,不俯视也不仰视,不强求也不将就。我始终相信世上总有和我这般活法的一样的人,我期待亲近这样的人,尽管我需要等。久处不厌真的需要双方付出甚至牺牲很多,相遇,相识,熟悉,摩擦,磨合,习惯……一系列的过程,快不得一点,我享受这个过程,同时我也需要这个过程。现在留在身边的三五好友,每一个都让我无比在乎,他们中,性格不同,在我身边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有的是照顾我的哥哥,有的是需要我照顾的妹妹,有的是闺蜜,有的是知己,有的是死党。我深知自己不优秀,所以,能遇见他们,真的真的非常幸运,特别特别满足,想到他们,我就能想到永远。
三
小七是我拥有过的一条狗。陪伴了我六年,之后安静地离我而去。那六年里,和它分享了太多的故事,我看着它从小变大再变老,它看着我从瘦变胖再变瘦。我庆幸中学时光能有小七为我添光添彩,因为有它,我觉得那几年是我最最快乐的几年,它不单单是一只狗,更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会用我俩才懂的语言交流,它能参透我的眼神,我能看透他的眼神,一切完美得那么理所应当。可是甜蜜的时光似乎总是过得很快,总是不能长久,小七渐渐地老了,步伐慢了,食欲也不好了,不爱动了,经常在院里趴着,一卧就是一整天,为此我没少说它懒。在一个平常的午后,晴空万里,小七还是照旧趴着,惬意地享受着日光的沐浴,我去逗它玩,却再没看见它睁眼,终于,这天还是来了,小七走了。我不停地摇着它的身体,喊着它的名字,带着哭腔,可小七就是没给我任何回应,它静静地躺着,就像是在阳光下安逸地睡着了,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失去的感觉,沉重的,空落落的,难以言说的。真的要自己养条狗之后,才能够懂得人和狗之间的那份情感是多么深重。小七于我,是伙伴,是孩子,是快乐的源泉;我于小七,是主人,是姐姐,是安稳的寄托。我能读懂他的眼神,或美好或残酷,都是对这世界的爱恨;他会回应我的情感,或炽热或温存,全是对我付出的馈赠。突然想起张嘉佳的一段话:“你燃烧,我陪你焚成灰烬。你熄灭,我陪你低落尘埃。你出生,我陪你徒步人海。你沉默,我陪你一言不发。你欢笑,我陪你山呼海啸。你衰老,我陪你满目疮痍。你逃避,我陪你隐入夜晚。你离开,我只能等待。”曾经沧海难为水,我想,我不会再遇到下一个小七了。他分享给我他眼里的美,我给予他我心中的爱,他陪我长大,我陪他变老。我们在彼此的生命里拥有着太多太多美好的时刻,然后,时机成熟,潇洒地道了再见。想必,万物共生大概就是这样了吧?
四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一个幸福晚年的秘决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一早上就翻了几张《百年孤独》,首先人名太多还长,其次觉得内容费解,再加上情节跳跃也快,我不得不看得很慢很慢。书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来宣泄自己的孤独,表面上他们是漠不关心的,实际上在内心深处,他们渴望被人爱,被人认可,被人同化,可惜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不也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让自己逃避孤独,但实则上却陷进了更深的孤独吗?我们的爱,我们最温柔的部分,都被各种物质上的东西遮得严严实实,再也出不来了。能有几个人,会坦然地说自己不孤独呢?经历得越多,感受得越多,就会发现,世上的很多很多事物是我们无法拥有的,许多许多风景是我们无法涉足的。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在平行世界里的多元生活,孤独是成长的必经过程,名人也说过: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情理之中的,没有人喜欢孤独,但又不得不享受孤独,我们都是一样,需要人群更需要自我。想要去旅行,想要去告白,想要去登山,想要跑步,想要行走...想要很多,但不行动起来,都是白搭,该孤独的还是会孤独,人生苦短,很多事不去做,以后就没机会了,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停驻在原地,亦步亦趋?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趁着还年轻,还有挥霍的时间,还有精力和热情,去做一直都想要做的事情吧!和父母谈心,成为很好的朋友;去在乎一个朋友,和她说说未来;去养一只宠物,享受它长大的过程;去试着习惯孤独,给自己一些时间独处,一些空间思考;去一个想去的地方,听听别人的故事和活法;去向心底里的那个人袒露心迹...去做好多好多有趣的事。我坚信,这所有的一切,都会是我们日后笑着回忆起来的往事,是我们没有苟活的印记,是我们热爱和享受生活的体现,是我们的财富。
时间是流水,催促我们长大。但我们的青春年华,是红色绿色的,是充满惊喜的,是需要去肆意享受的,我们可以,一定可以,让它存留得久一点,再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