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2018.5.20

星期天

农历戊戌狗年丁巳月壬子日

29°C-23°C

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释义)

        天下最让人伤心的地方,就是送别客人的劳劳亭。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所以才不催这柳条发青。


李白

      创作背景

        这首《劳劳亭》似为李白漫游金陵时作。詹锳的《李白诗文系年》中说:“为去朝以后所作,不知确在何年,姑系于此。”李白写这首诗时,柳条还没有青,春风刚刚吹来,应该是在早春时节写的。

        了解李白

        在李白小时候,他就被人称为“少年天才”,五岁就会读小学课本,十五岁的时候已有诗词歌赋数首,十九岁之时已有了不少阅历和见识。

        二十七岁之时,李白辞亲远游,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去了重庆。二十五岁,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可惜二十六岁,李白在扬州的秋天生病了,冬天才好,二十七岁才结婚。

        李白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就列举这一些,李白生命的白纸被写得满满当当,各种诗词描绘李白的生活,各种歌赋撰写李白的想法,李白的这一生永远不会是平凡的一生,在别人拿着毛笔拼命的写的时候,李白已经用上了电脑。

李白

劳劳亭解析

        李白就是诗仙,与众不同,大家都是“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送别”“亲爱的朋友啊,再见了”而李白偏偏要写“最悲伤的地方就是送客的劳劳亭”,一下就显出了与别人的不同。但是,如同马老师所说的一样,前一句,李白已经把自己的想法写完了,下一句该怎么办?李白虽然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但是李白就是李白,他不会跳下去,他会另辟蹊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春风都能理解离别的痛苦,不把柳条吹绿,是因为怕人们伤心。

      这一句就把坑填上了,令我好生佩服。我认为,这最后一句,才是这画龙点睛之笔,本来很“尴尬”的一句诗,被李白话锋一转,反而更加有生气,这首诗更妙了。


劳劳亭

        这劳劳亭究竟是什么地方,令李白感悟颇深,且随我来看看。

        诶嘿,这劳劳亭倒是个历史古迹,许多来往的行人都在这里分别,送别,历代文人都赋过诗,但最出名的,还是李白的《劳劳亭》。

        先来讲讲劳劳亭为什么叫“劳劳亭”,在古代,“辽”通“劳”,“劳劳”则表示辽远貌或远离貌,说明“劳劳”与远望之意义相关。大凡送别,亲人离去,送者目送远望,客人和主人相互挥手,故同一送别楼。

        对了,劳劳亭坐落于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三国东吴时期就有了,可是最近开始筑新亭,两者近来经常混淆。

劳劳亭

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