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春天,就觉时间开始加速度流逝,年少时总觉得假期悠长慵懒无所事事,如今却觉得时光就在耳边淙淙而过。
莫名心酸。
一直喜欢林忆莲的那首《让我试》:让我试,试平凡女子,无悔的坚持……这句话总令我内心激荡。因为坚持,平凡人生也就有了戏剧因素,没有被生活洪流卷走的人,总是让我充满敬意。在我看来,的确很多人30岁就死了,他们后来的每一天都是过去的重复,与行尸走肉无异。我至今也无法接受那种一眼就能望见退休的封闭式人生状态。
想成为怎样的人,期待怎样的外部世界,心起到决定性作用。去年的5月12日,友人在朋友圈发了一组照片:自述2008年毅然离开了原杂志社,5月12日,正是他创业的第一天,首笔订单来自壹基金,42万元。他上午开业拜好财神,下午汶川大地震,壹基金订单取消。他没有沮丧,反而为灾区捐助了几千双手套和一些用具。后来51网给他了第二笔订单,10万把扇子,是好友帮他的。那年8月他出版了第一本书,创业期间他又考取了华东师大博士生,研究很小众的伪满洲国文学,后来交流到加拿大半年……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人,却每一步走得自信稳妥,在微信上我不远不近的关注着他,觉得这样的活着,也是种修行,或许做喜欢的事才算真的活着、活过,没有蹉跎。
这样的人生,是个人选择,更是命运使然。
喜欢宫崎骏的一句话“我不知将去何方,但我已在路上”, 时代给了每个不囿于现状的人一个隐形的舞台。时有穷通,地有广隘,位有荣辱,但心理的能量归属依旧是左右人生或销暗或灿烂的灯塔。
有人送我一幅字: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是精神层面的平衡,以平常心破执著心,从根本上看淡得与失,空与有,男与女,生与死。以自然平和的生活态度顺应高低起伏的生命曲线,这是禅。
但没有看过的人,就无所谓看淡。没有看淡的人,也不会理解禅。
现在的我,需要看过,需要寻找,需要历练,不需要禅。我想追寻那些自然的存在,长久的喜欢:墙角的花,天上的云,喜欢的生活,他的笑脸…
这,算不算一种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