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病百讲》学习目的
写作都是和文字相处,了解语病是为了给写作打基础。这是写作的必学知识。只有不写出没有毛病的句子,才能组成完美的段落,形成优质的文章。
作者:李明洁,语言学博士,教授,社会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博士生导师,偏重文化认知和社会记忆领域。曾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进行访问研究。
词语次序失当
病例1:如果趁现在不赶快出发,等到下班的时候,路上一定会堵车,我们就要迟到了。
病例2:使用电脑整理档案后,人事资料的归档工作提高了效率几十倍。
病例3:《红楼梦》小说的作者是曹雪芹和高鹗两个人,这种看法已经被很多人接受了。
修改后
病例1:如果不趁现在赶快出发,等到下班的时候,路上一定会堵车,我们就要迟到了。
病例2:使用电脑整理档案后,人事资料的归档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病例3: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和高鹗两个人,这种看法已经被很多人接受了。
分析
例1中的“不是二个否定司,根据后面的句子,“不”应香定“出发”的间,所以要出现在时间的前面,说成“不趁现在”。
例2将“工作提高了效率”改为“工作效率提商了儿十倍”指的就是被提高了的“效率”,所以,要用它罗直接做主语。
圆3涉及同位短语的语序问题。同位短语的组成成多个同或者同组,同指一个事物,做同样的向句无成分,是位置的前后有一定的要求。例如“首都北京”,具体的专帽名同“氯”在后,而表示其属性的概念“直都”题面心。背同位短语成分的次序规则,便会显得不通畅。所以,例3中的“小说”要放在“《红楼梦》”之前。
这些例子都属于词语的次序失当。这些词语放错了地方,不至于从根本上改变句子的意思,但是不符合习惯。
拓展语序在汉语中的意义
与英语、法语和俄语等有着形态变化的语言相比,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是偏重于用语序和虚词来表示语法关系,表现语法意义。例如,“鸡蛋新鲜”是主谓关系,而“新鲜鸡蛋”则是“偏正关系”。
有些语序变化之后,虽然语法关系没有变化,但是语义却有明显的不同,如“他很不客气”比“他不很客气”要“不客气”得多。
也有一些句子语序变化后基本意思相同,但是有微妙的差异。如“30岁才生小孩儿”,说话人觉得30岁生小孩儿已经大晚了;而“生小孩儿才30岁”,说话人觉得生小孩儿的年龄还可以更晚一些。
可见,语序在汉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词语的次序非常重要。次序安排得当,意思就会显豁明朗;安样不时得当,意思就会晦涩,甚至不通。
连词“或者”和“还是”混用
病例1:今无晚饭吃面还是米饭都可以。
病例2:我不清楚他是今天去或者明天去。
病例3:今年春游我们去苏州或者去无锡?
修改后
病例1:今无晚饭吃面或者米饭都可以。
病例2:我不清楚他是今天去还是明天去。
病例3:今年春游我们去苏州还是去无锡?
分析
“或者”只能用于陈述句,表示两个里面选取任何一个都可以。“还是”与“或者”不同。“还是”主要用于疑问句,例3是一个很明显的疑句,要用“还是”连接“苏州”和“无锡”来表示选择性疑问。例1是个很明确的陈述句,是说晚饭可以在面和米两者之间选,所以,只能用“或者”。
有时候,“还是”也可以用于陈述句,如:“我不清楚他是今天去还是明天去。”这里并不是说,他今天或者明天去都可以,而是带有明显的疑惑的意思,即使这个句整体上是陈述性的结构。
另外,当“或着”和“还是”与“无论(不管)”连用时,他们都表示一种周遍性。如“不论老年人还是你年轻人,事喜欢这项运动”,“不管刮风或者下雨,他都坚持去跑步“。
拓展疑问句中的选择问
选择问是疑问句中的一类。这类问句并列提出几个项目,让听话者选择一项来回答。供选择的两项或者儿项往往用“是…还是…”来连接。例如:今年是狗年还是猪年?
有些情况下,选择问也可以不用“还是”来连接选择项,例如:明天再去好不好?他是不是上海人?
这时候选择的项目正好是一件事的正反两面。另外,也有一些简化的形式不用“还是”。例如:“你吃过饭还是没有吃过饭?”就可以简化为“你吃过饭没有?”
可见,连词“还是”是选择问的标志,但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问都必须用“还是”。
连词“只有”和“只要”混用
病例1:只要付出真情的人,就能赢得真情。
病例2:只要年满十人岁,就可以拿到驾驶执照。
修改后
病例1:只要付出真情,就能赢得真情。/只有付出真情的人,才能赢得真情
病例2:只有年满十人岁,才可以拿到驾驶执照。
分析
“只有”和“只要”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可是使用起来却大有不同。它们对句子表达的意义和语法结构有很多要求,只有在满足了各自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被正确使用。
“只有”和“只要”都是连词,表示条件。但是,“只要”只能连接动词性的短语或者主谓短语,而例1中“付出真情的人”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所以“只要”就不能搭配。“只有”除了可以连接动词性的短语或者主谓短语之外,也可以连接名词性短语和介词短语。
例2的问题不是出在语法结构上,而是出在意义的表达上。只要年满十八岁,就可以拿到驾驶执照吗?难道就没有其他要求了?比如,身体状况?要不要通过考核?拿驾照显然没有那么简单,“年满十八岁”只是二个必须要具备的条件,没有它就不行,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能用“只有…才”。“只要…就…”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的。
拓展充分条件复句和必要条件复句
复句中的条件复句是指前面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面一个分句说出该条件得到的结果。条件复句根据条件的不同情况还可以分出小类,其中有一类是前一个分句给定某个特殊的条件,这种条件复句叫作特定条件句。
特定条件句又分两种:
第一种是充分条件句,代表格式是“只要…就”前面一个分句说出的是充分条件,满足了这个条件就可以产生后面一个分句的结果,但是并不排斥还有其他条件。例如:“电视里只要一有广告,这个小朋友就会坐下来盯着看。”
第二种是必要条件句,代表格式是“只有…才”前面一个分句说的是必要条件,不满足这个条件,就不会有后面的结果。例如:“电视里只有出现广告,这个小朋友才会坐下来盯着看。”这个例子是说,如果不是广告,这个小朋友是不会去看的。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意思表述为:“除非电视里出现广告,否则这个小朋友不会坐下来盯着看。”所以,必要条件句也可以用“除非…否则…不…”来做关联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