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升学季,家有考生的家长们都进入了焦虑期。尤其是小升初笔试变面谈的消息出来后,小升初家长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焦虑不安。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小升初不用考试了,应该是好事呀,孩子的负担减轻了,家长也不累了,两全其美的事,为什么家长们还会更加焦虑呢?
说实话,我也有同样的疑惑,通过和周围小学生家长的交流,终于明白了家长们焦虑的原因:一是对未可知的面谈的迷茫。因为学生和家长们已经习惯了通过笔试升学,有关笔试的各方面信息非常齐全,围绕升学考试的补习班数不胜数,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大多数家长已做好了升学规划,为孩子报了各种学习班,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在小升初时考个好成绩就能进入好初中。但现在笔试改为面谈,不仅要求孩子成绩好,还要有知识积累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天哪!小升初演变的如同大学就业。面对几个陌生老师海阔天空式的提问,别说孩子就是大人也会压力山大。何况,多年的应试教育,导致家长们只重视课程学习,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现在改为面谈,要考核综合素质,家长们能不焦虑吗?高素质的孩子是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不是上个面谈培训班就能突击来的。
家长们焦虑的第二方面,担心面谈被异化,从“拼奥”变成“拼爹”。在家长们看来,笔试拼“奥数”虽有培养考试机器之嫌,但笔试有一个统一的评卷标准,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公平的,对于无背景、无人脉、无票子的“三无”家庭来说,唯一能拼的就是孩子的好成绩,现在改为面谈,模式不规范,评判尺度又灵活,以及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为因素的干扰,易产生暗箱操作。为了让孩子进入优质学校,家长之间势必会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尽管教育局和学校一再保证面谈的公平公正性,但最终是否会演变成“拼爹”,又有谁知道呢?
家长们的焦虑归根结底是对孩子能否接受公平教育的焦虑,是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本能反应。自古以来,普通民众都希望用读书来实现阶层跨越,渴望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好学校成为大家追逐的目标,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因此,择校热才会屡禁不止。笔试也罢,面谈也罢,都是选拔,不从源头斩断择校病根,只是改变选拔方式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只有教育投入跟上了发展的步伐,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办好每一所学校,才会使义务教育成为真正的普惠性教育。
教育改革任重道远,作为普通民众,在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不管小升初选拔方式如何改变,只要”高考指挥棒”不变,家长就要想办法进行自救。就如同体育比赛一样,比赛规则变了,除了气愤抱怨,比赛还得参加,新规则还必须遵守。世间没有绝对的公平,作为普通民众在焦虑抱怨之后,唯有努力使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抱着”尽人力听天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