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意外发生时,自省是一种美德,但过度自省会变成自我否定,反而让我们先乱了阵脚。先稳住情绪、核对事实,再下结论,才是更高效、也更温柔的处事方式。
今天出差返程,我踩着发车前的最后几分钟冲进车厢,却发现座位上有人。脑子“嗡”地一声:完了,肯定是我上错了车!
我慌慌张张下车查站牌、掏手机反复确认——车次、时间、站台全对。再冲回车厢,才弄明白:那位乘客只是临时借坐。人家见我回来,客客气气起身让座。原来错的不是车次,而是我第一时间把“座位被占”翻译成“我搞砸了”。
把“一定是我错了”当成默认选项,看似谦逊,实则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它省掉了与人核实的麻烦,却放大了内心的兵荒马乱。
下一次,当心跳开始加速,先深呼吸三次,把“我搞砸了吗?”改成“让我先确认一下事实”。世界不会因为我们多问一句而崩塌,但我们会因为少怀疑自己一次而松弛。
记住:自省向内,也需抬头向外;先稳住自己,再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