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课上老师展示了一首曾庆仁的诗歌《病句在诗歌的皮肤上》,很有意思,先来看看诗歌原文:空气叠起来/寂静开始兴奋/一个人在书上翻开自己/他听到/书/翻开书的声音/他被书中的自己吓哭了/哭声用喊叫沉默着/诗在纸上躺着/那被空气叠起来的寂静/一缕一缕地飘进黄昏/它迟缓的动作/让/夜晚的等待显得更加孤独/病句在诗歌的皮肤上。那被空气叠起来的寂静/一缕一缕地飘进黄昏/它迟缓的动作/让/夜晚的等待显得更加孤独/病句在诗歌的皮肤上。
这是一首后现代主义诗歌,要解析它,首先解释两组概念。一组是能指和所指,另一组是文学作品与文学文本。能指是指语言文字的声音和形象系统,而所指是指语言的意义内涵系统;文学作品是指经由读者个性化阅读之后,已被转化为读者意识中的形象,属于完成形态的文学作品。而文学文本强调文本的客体性、语言性、未完成等特殊属性。作品是一个完成的个体,而文本是一个方法论范畴,是一种观念。我们通常将审美性作为作品的评价标准,而恰恰相反,文本的评价中排斥审美性,因为文本有时候只是能指与能指的堆叠,因此,他们间能指与所指滑动性的强弱和组合效果就成为了文本的评价标准。
来看曾庆仁的这首诗歌,发现通常用于分析诗歌的由能指到所指的分析方法完全失效。因为这首诗歌完全是一个意象的,也就是能指与能指的堆叠。看诗歌的文本 病句在诗歌的皮肤上/空气叠起来/寂静开始兴奋/一个人在书上翻开自己/ 我们当然不理解“病句”为什么可以在“诗歌”的“皮肤”上,但是此处也不需要我们用所指的眼光去看待它,因为前面说过了,这首诗本身只是能指的堆叠。我们可以感觉到诗歌中的意象如同素描画中的立体几何图形,有质感,有立体感,有冷色调感,甚至还有压迫感。再看后面 翻开书的声音/他被书中的自己吓哭了/哭声用喊叫沉默着/ 气氛逐渐地紧张,而且变得喧嚣,将诗歌的氛围推向高潮。进而转到下段 那被空气叠起来的寂静/一缕一缕地飘进黄昏/它迟缓的动作/让/夜晚的等待显得更加孤独/病句在诗歌的皮肤上 整个诗境由喧嚣转为寂静,而且是寂静甚于之前。这种转变极大增加了诗歌的张力。
后现代主义诗歌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去主体化,人不再是唯一的主体,在后现代主义诗歌中,诗中的各个意象都可以有自己的情绪和思想。而这一特征在这首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一个人在书上翻开自己/他听到/书/翻开书的声音/他被书中的自己吓哭了/ 我们都知道是人翻开书,不是书翻开人,但是诗人这样倒置排布诗句,意在模糊“他这个主体。在这首诗中,寂静可以兴奋,哭声也可以喊叫。我们知道寂静在我们往常的印象中是一个形容词,而哭声则是一个非人类的名词。但是它们却可以兴奋,可以喊叫,可以作为独立主体存在。在整首诗中,“他”这个主体其实是被隐藏在暗处,阴影处的,是被掩盖了的。这就是后现代主义诗歌的特征。
很多人在读后现代主义诗歌时,都会觉得其晦涩,难懂,不像以前读的诗歌一样明媚,流畅,富有音韵美,甚至会怀疑此类诗歌的价值。难道是越晦涩越难懂的诗歌就越有价值吗?当然不是这样。后现代主义诗歌的主要评判标准是一种科学的评判标准,是能指和所指之间滑动和组合的效果。优秀的后现代主义诗歌通过能指与能指的堆叠可以组合出特殊的意境和效果,表达出作者的一种对世界的思考。而能指和能指之间的连接也并非随意选择,而是经过仔细斟酌考虑挑选出来的。因此一些不入流的诗歌想要通过堆砌或者故弄玄虚来达到提升格调的目的自然也是不可能的,最终只会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