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黄总在第一次项目小组的汇报会上做了澄清和分享。
一、会议精要
1.定义项目成果
是什么:项目成果是一份对博奥镁铝未来2-3年都行之有效的结论和建议,是路线图,是一份咨询报告。在咨询报告的基础上,可以实施其中内容,从而验证这份报告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不是什么:不是必须要在9.30之前实践验证所有的研究结论;不是从大的议题中拆解其中一部分来进行具体实践,解决个别问题。
2.镁一商学院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课程设计?
(1)时间紧,节奏快——节奏本身就是培训,从繁忙的业务工作中增加一道困难的任务,增加你的压力,训练你不断的调整和适应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要求。你适应了,你就走向了更高的层次。
(2)全方位的课堂培训:商业模式、经济学、财务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只要你打开窗口,你就可以拓宽你的知识领域。
(3)团队项目-组织议题:议题很大,要求你必须从自身的业务视角中跳脱出来,站在更高的层次看待这个问题,你眼下立马能想到能写出的,基本都是错误的。同时,研究的议题不是你擅长的专业,这对你来说,很痛苦。但痛苦就对了,只有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才能实现自我的突破和成长。镁一商学院就是一场军事演练,镁一商学院只会让你痛不会死,但你如果不能实现突破,外部市场的残酷既会让你痛也会让你死。
(4)团队项目-团队协作:通过打乱组合新的团队合作成员,在项目过程中,互相教练和团队反馈,帮助自我认知及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如何组建一个良性运转的平级团队,对组长,对每个人都是一次领导力的锻炼。
(5)镁一商学院提供这个学习平台,是能够突破你业务和自身视野的限制,实现更综合的全面发展。
二、我的收获
1、再一次回顾黄总在先导课程讲的,如何从第一曲线转换到第二曲线的爆发式增长,今天大家呈现的结果印证了“杀死你的往往是已经经过验证的、卓有成效的、让你成功的、且已实施多年的策略”,思维定势会限制我们。我们除了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思维模式,才能寻找新的突破点和高速成长点。结合今日的分享,对此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联想到我前几天看陈春花老师的文章《过去6年引领行业的企业,背后的组织模式是什么?》,我觉得信息量太大,内容有点艰涩,看起很头大,没有仔细研究,今天觉得,正是因为看不太懂才更要多看。总结一句话:逆人性,专啃硬骨头!
2、黄总展示了一次如何“激发他人”。在学员受挫的时候,分享这个困难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让学员认可这件事,同时分享比学员更惨的自身经历,建立学员的信心。让学员愿意并且有信心去做这件事。
3、反思:为什么镁一商学院导师破题之后,项目小组依旧出现议题理解偏题?
WHY:导师和学员都不是很清楚最后要做成什么样的结果。
HOW:
(1)导师会议
导师应在开学典礼前沟通达成一致,定义项目成果,学习项目工具和成功案例(如黄总2007年的JCLE),在团队讨论中能引导团队思考和及时纠偏。
(2)项目纲要(开学典礼)
课件补充2点:定义项目成果、成功案例展示。
(3)团队章程
提前准备好团队章程的表单,开学典礼直接输出小组团队章程,并且进行分享,直接反馈和及时纠偏。
4、反思:为什么提前发布了任务和时间节点,项目小组依旧出现临时抱佛脚准备汇报的问题,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问题?
WHY:
(1)开学典礼没有让学员充分认识到镁一商学院对学员成长的意义,重视度不够。
(2)畏难情绪:议题太大,无从下手,团队讨论之后也没有明确方向,没有定义项目成果。
(3)组长临时选出,没有建立组长的责任意识。
(4)组委会没有及时跟进各小组进度,给出改进措施。
HOW:
(1)镁一商学院的重要性和价值需要多次宣贯。一次认同,二次理解,三次践行。
(2)同上一题,在破题之时反馈学员分享结果,及时纠偏,确保学员能够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行动方向。同时,因为此题较难,所以可以分享成功案例或失败案例,建立学员信心。
(3)对于组长的责任意识,可以开小会建立,包括个人领导力的锻炼及团队荣誉。(4)确认小组进度:按照小组项目计划节点,收集小组输出结果。建立指导委员会,2周汇报一次小组及讲师进展,反馈困难,寻求支持。
5、反思:为什么讲师授课时间延迟?
WHY:
讲师到时间节点,还是不能完成课件,只能妥协往后延。
HOW:
(1)将所有课程的课程评审时间排出来。
(2)将支持讲师与主讲的合作方式明确一下,并将合作交流时间计划确认下来。
(3)提前1个月开始提醒,了解每周进展,有问题向指导委员会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