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曹操的出身并不好,他不是出生于士族,他的父亲是生于当时士族最憎恶和蔑视的宦官曹腾的养子。史载,曹操小时候就以机警聪明著称,遇事冷静,善于随机应变,但他生性放荡,不过即使这样,世上的大部分人仍不觉得他会有什么非凡之处,并不看重他。只有梁国人乔玄与众人不同,认为曹操以后必成大业。乔玄曾对他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这样一个并不怎么被看好的人,是如何赢得天下的呢?这个答案,需要沿着它胜利的足迹去寻找。
190年时,袁绍的势力很大,天下豪杰都推崇他,只有鲍信认为曹操日后必然能统领天下群以拔乱反正。鲍信曾对曹操说:“现在奸臣趁机出来颠覆皇室,英雄豪杰愤然对抗,而天下响应的原因,是因为大义所在,现在袁绍当盟主,利用权力为己谋私,看来将来要发生变乱,看来另一个董卓就要产生了。如果我们对抗他,恐怕力不从心,如果跟他同流合污,那又怎么说的过去呢?不如现在待在黄河以南,静观其变。”曹操听了,非常赞同。从那时起,曹操便开始独立发展势力。
曹操的能力真的很强,势力也越来越大,他的地盘,都是靠自己的军队与实力打下来的。
第一会是东郡,那是他投靠袁绍时打下来的,191年拿下后,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
第二块是兖州,192年兖州的地盘其实是从黄巾军手里夺来的,为此还搭上了鲍信的一条命,最后连尸体都找不到。后来黄巾军力屈,请求投降,于是曹操的部队徒增了30几万投降的士兵,还有黄巾军的家属百余万人。
除了这些,曹操还打下了很多地盘,如:徐州,豫州,并州,荆州等。
曹操的势力就是从这些点滴中慢慢强了起来。
曹操不断地打地盘,势力也就越来越大,不过光占地盘儿还不行,曹操还要把自己的敌人通通赶尽杀绝,消灭掉。207年,建安20年,逃往东北屋行的原是残部被曹操歼灭,至此,北方完全统一。时年,曹操53岁。在曹操53岁时就完成了统一北方的霸业,可见曹操的实力是真的很强大啊!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历史上十分有名的一件大事——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
在要不要奉迎汉献帝的问题上,袁绍和曹操都做出了决定,但是所做的决定却不一样。不同的选择所带来的结果也就不同。
196年,曹操亲自到洛阳去迎接汉献帝,献帝从洛阳迁到曹操的许昌,汉献帝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除了这些,曹操身边还是人才济济。很多人都是看重曹操是个好“老板”,曹操可以统一天下,在曹操那里有他们的用武之地,所以去投奔曹操。比如荀彧、郭嘉、张绣、贾诩等。可见曹操是真的很得民心啊!
最后分析一下使曹操胜利的优点:1.爱才,惜才;2.因为兵弱粮少,所以珍惜一切资源;3.不仅有谋,而且有志,更有智;4.得民心;5.会用人,识人。
这就是曹操胜利的原因,这就是胜利者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