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传说郭开运金路上为盗贼所杀,财物也为盗贼抢掠一空。郭开的死讯传之秦庭,始皇只是颔首一笑。
没有主子会喜欢如此奸佞之臣。
大仇得报,李泊总算解心头之恨,在秦庭依然没了需求,随起归隐之心。及至始皇东巡薨于路上,赵高联手李斯立二世胡亥,李泊因心属扶苏为东宫,不曾想扶苏竟被迫自杀而亡。李泊更是万念俱灰,随带家眷离开秦庭回赵地去了。
话说秦王苛政暴敛,引发民众不满。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于大泽乡煽动役卒起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至七月末,陈胜便攻克陈城,称张楚王。
此时,张耳陈余避难陈地,便投奔陈胜。陈胜亦早听闻二人大名,自然求之不得。于是,陈胜任命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馀担任左右校尉,拨给三千人的军队,向北夺取赵地。
后张耳陈余主张复立赵国,拥武臣称王。
归隐后的李泊与昔日故交公乘枍过往甚密,对弈垂钓怡然自得。一日,二人对弈中,公乘枍忽然瞥见院子里切磋技艺的李左车和石正,随落棋问道:
敢问贵公子可曾入仕?
李泊正思考对招,听到问话,随口答道:不曾。乱世之中,须寻得明主。
公乘枍听闻,试探着说:前日小婿派家臣来报,赵王初立,招募各方贤才,不知公子可想成就一番事业?
李泊早知道公乘枍的女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早年困厄之中幸得公乘枍相助,又把女儿许配与他,如今已是赵王手下大将军。此时听闻公乘枍问询,抬起头来,已无心对弈,即刻呼李左车上前拜见。公乘枍也早闻得李左车师承王翦、少年时便手刃郭开,如今见他眉清目秀、从容自若,更是心生喜爱。
当下便引荐李左车于陈余。从此,李左车跟随陈余转战赵地,立下汗马功劳。此是后话。
当下,武臣称王之后,“兵强马壮者当为王”的风潮席卷天下,六国纷起。赵王武臣的战略也从灭秦,变成“北定燕、代,南收河内以自广”。
武臣坐镇邯郸,分兵三路,令张黶[yǎn]领军西击上党郡,李良领军北略恒山郡,韩广领军北攻燕国,倒把当初灭秦的豪言壮语放在脑后。
只说李良定恒山郡后,武臣没有封李良为恒山王或恒山侯,反而令翻越太行山,攻打太原郡。
李良虽心有不满,却也率军西行。至恒山郡石邑,秦将王离的北军前锋已抵达恒山郡西部的井陉关。
王离的部将假称二世诏书,招降李良。李良本秦将降赵,如今未如愿封侯,见得诏书又左右不定。
但是,李良细想,便知这诏书是假。然而井陉关地形险恶,自己兵马不足。只好先派人固守恒山郡,再率数百亲兵去邯郸面请赵王武臣搬救兵。
李良一路行来,将近邯郸地方,忽见一大队车马,中间銮舆车架,骑兵护卫,俨如王者。
李良慌忙下马,俯伏道旁迎驾。谁料车内乃赵王之姐,酊酩大醉,居然安坐车中,只命从人传谕免礼。及至李良起身,看着赵王姐的车马电掣而去。李良面对部下诸将,竟府伏妇人脚下,不觉羞惭满面,勃然大怒。
愤怒中李良遣兵追杀赵王姐,再返回石邑,率领大军南下,袭击邯郸。
当初秦始皇灭六国,将六国的都城和大城邑或拆除城墙或降低城墙规格,断绝六国宗室复国的希望。
此时的邯郸城,城墙已拆得七零八落,城郭都已堕毁。
李良帅骑兵入城,如入无人之境。遂将赵王武臣杀死,又分兵去杀武臣的亲信大臣。
李左车跟随陈余之后,便建议陈余多设耳目,小心从事。又闻听李良杀赵王姐,进言陈余防李良反戈。
于是,张耳、陈余鞍不离马,甲不离身,率军在城外安营扎寨。
所以,张耳、陈余迅速率军远离邯郸,免遭祸事。
张耳、陈余逃到巨鹿,拥立赵歇为王,复立赵国。赵王歇仍拜张耳为相国,陈余为将军,把军政大权交给这对义父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