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某著名主持人提出过一个观点: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它只是一道精致的灰。
这个观点,其实很有意思,反映了不同阶层的认知差距。普通人认为,这个世界是非黑即白的。而精英阶层认为,这个世界只是一道精致的灰。
也就是说,普通人都执着于“善恶”。而精英并不会执着于善恶,他们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白这个世界是“黑白相间”的混合体。
如何不好理解,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
在职场中,员工认为老板是坏人,总是剥削员工。老板却认为员工是坏人,总是偷懒摸鱼。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好人,而别人是坏人。
实际上,没有人是好人,也没有人是坏人,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就有不同的观念和利益追求罢了。
02
在战国后期,秦始皇嬴政荡平六国,一统天下,彻底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混乱。
在秦始皇嬴政看来,六国负隅顽抗的乱臣贼子,都是坏人。而在项羽、张良等六国贵族看来,秦始皇嬴政就是坏人。
后来的历史,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收尽天下的金属,铸造了“十二金人”。而张良选择刺杀秦始皇,项羽履行了“亡秦必楚”的楚国贵族的使命。
究竟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也给不出真正的答案。
如果你站在秦始皇嬴政的角度,那你就会认为,张良和项羽都是坏人。可如果你站在张良和项羽的角度,那你就会认为,秦始皇嬴政是坏人。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好不好,坏不坏,并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你支持秦始皇,就会认为秦始皇是好人,你支持项羽,就会认为项羽是好人。
你处于什么阶层,站在哪个位置,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念和看法。而这一切,都是“主观”的东西。
03
这个世界,所有的“善恶”,都是一个幌子。背后的真相,是“人性”。
何谓人性?孟子认为,是人性本善;荀子认为,是人性本恶。后世之人结合这两人的观点,提出了人性本私。
君子为了自身的仁义道德,选择善良,这是属于自己的自私。小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追求,选择害人,这也是属于自己的自私。
生物基因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的。而“趋利避害”的本身,就是自私。赚钱也好,追求理想也罢,哪怕是一日三餐过日子,也都是为了自己。
穷人努力工作,希望改变命运,目的是为了自己。富人各种割韭菜,想要赚更多钱,目的也是为了自己。谁都没错,谁都没对,一切都是人性。
如果你是穷人,那你肯定觉得,富人都是坏人。如果你是富人,那你肯定觉得,穷人都很无知。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就是这个道理。
屁股,就是你所处的位置。脑袋,就是你拥有的想法。你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你所拥有的想法。
04
这个世界,为什么是一道“精致的灰”?
精致的灰,指的是,复杂难测,黑白相间,善恶并存。只要存在光明,就肯定会有黑暗。只要存在黑暗,就肯定会有光明。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正如老子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不可能只有阴,也不可能只有阳。正是因为阴阳结合,才有了人间的平衡。
在职场中,你会遇到小人,也会遇到君子。正是因为存在小人和君子相互制衡,所以职场才有黑暗的一面,也存在光明的一面。
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也是如此。既有春天的万物复苏,也有夏天的草木旺盛,还有秋天的悲凉萧瑟,更有冬天的凛冽刺骨。
春夏秋冬,并无好坏,只是周期的轮回而已。你认为春天好,那是你的选择。他认为冬天好,那是他的选择。
正是因为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每个人的看法都不相同,所以这个世界就不会存在绝对的真理,只是一道精致的灰。
05
这道精致的灰的背后,就是利益。
人性最大的动力,就是利益。学生努力读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考到名校,毕业后可以找到好工作。这是他们的利益追求。
职员努力干活,各种内卷,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赚到钱,买房买车,也可以升职加薪。这是他们的利益追求。
男人和女人结婚,为了什么?男人图谋女人的青春、容颜,女人图谋男人的房子、钱财,大家都各取所需。这是他们的利益追求。
父母养育孩子,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养儿防老”。父母养大孩子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给他们养老。这是他们的利益追求。
万事万物,不存在绝对的善恶,只是所处的阶层不同,所追求的利益不同,就持有不一样的看法罢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