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400字,读完约需7分钟)
我中学班里学习天赋最高、最受宠的同学L,在高考时听了老师的话,中了“选学校优先于选专业”的坑,抄底进了个光荣无上的学校,却被调剂到了最偏门的专业,也没转专业成功,最后考了个会计证,回到小县城给一家企业当会计去了。
现在,L在小县城里岁月静好,宜室宜家。仿佛是很多人都追求的那种平凡与平静。
如果今天,L心里满足这样的生活,或者他的理想生活就是这样,那么并没什么可说的,因为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就是幸福的。
我的同学们也不会有类似“他可是当年的神话呀,他应该有更好的发展”这样的惋惜,而是会送上深深的祝福。毕竟“更好的发展”究竟是怎么个“好”字,完全看个人的心意。谁说当年的学霸,就必须要去当上市公司的总裁?
我身边也不乏有人会去谈及一些都市的奋斗案例,说:你看那F,在外面努力了那么多年,前阵子也是挺不顺的,快30了,也没结婚,更别提买房了,还没老家里的几个同学混得好呢!“要不,回来算了。”
请问,什么是“好”?什么是好的标准?又为什么要回来算了?
之前,遇到一个特殊情况,也有人用略奇怪的口气给我建议:要么,你就找个人嫁了算了。
不管你说这话是不是出于好心,我都觉得你说这种话的时候挺不友善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知道。但我是遇到什么事情了?你是在凭什么建议别人找个人嫁了算了?我为什么要算了?
出来混的,各有各的代价,也各有各的回报。
如果不是为了理想,你选择安逸,可能逃避了那100%的努力,但谁能保证你不需要在其他地方付出超乎100%的艰辛代价?你选择了努力和成长,可能现在真的还不如很多同龄人,但谁能否定你的日子终将过得不差?
我相信,那些最终决定不选择安逸生活时的,他们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能真的不会赢,可能真的会经历一些痛苦和挫折,但重要的是,他们会让自己输得起。
我爸有段时间身体心情都不好的时候,的确想回老家,小地方拼关系、拼人脉、拼资源,挺讨厌的,且机会并不多。虽然工作期间也积累了一点点算是关系的关系了,也有友善的领导给我建议,去宣传部门做个编外,然后看机会转正。
但回去试图去接触环境时,实在是难以忍受小地方慢了好几拍的观念和滞后的工作形式。
才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适合小地方的。不愿意奋斗、害怕高强度工作,喜欢安逸的人,小县城是天堂;但对未来有目标,对自己有期待,喜欢公平竞争,愿意趁年轻扩宽眼界、接受更多挑战和可能性的,大城市是天堂。
我有两个初中高中都是同窗的好姐妹,分别是W、X。她们毕业后,都回家当了教师。其实挺好的。她们的生活遵循着寻常的人生轨迹:W跟公务员男朋友结婚。X也经W的介绍,跟一个当警察的结婚。
W那会儿劝我也把教师证拿出来,回家代课,当个老师。其实是真的为我好。她老实跟我说,要是她那时没考上教师,他男朋友是不会跟她结婚的。就是这么现实。
她还说,你要是教师,我也能给你介绍一个公务员的男朋友。就是这么现实。
在小地方,要是你不是事业单位的或者不是公务员,那你的身份就是“不那么好”的,明码标价,选择权很少。
说得再好理解一点,甚至会牵扯到婚姻,比如,即便是被相亲了,也会被选得特别“门当户对”,如果你家境普通,职业还普通,长相再普通,真的就没什么话语权了。听了特别不是滋味。
其实,我在大学里的确考了教师证,但到最后试讲一关,放弃了,心里揣着更大的野心,不想只是在学校里度过。
我们终究是走着一条没有任何捷径的路子。
我想,如果当时真的呆在小县城,几年后忽然醒悟,那也是真的没底气和勇气再走向一二线城市了——想着到时候,当我看到那些“阅历、眼界和内心都丰满,实现了自我的归人”,说着“真羡慕你”的话,就觉得挺受不了的。
我们不谈梦想,但的的确确,这个城市里奋斗者许许多多不甘心过循规蹈矩生活的人。可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要走。跟好坏真的无关。
跟我那两位去当了老师的女朋友相比,留在一二线城市里奋斗的我们,可能是真的吃过的苦比她们多,加过的班比她们多,流过的眼泪和汗水也比她们多。但谁又能说这一切是没有价值的?
我的一个朋友,89年的,毕业一年后,就做了个“连续创业者”,自己先做了一个民宿,等平台稳定后又去跟人做项目,期间切换了好几个。
他笑着叹口气跟我说,并不是很顺利。可是,把眼光拉长,这样的不顺利又有什么关系呢?
两年前我认识他,他留给我的印象就是传说中的“屌丝形象”,说话的时候,老是晃动身子,眼睛老眨,语言也不够利索。但是今年年初我们见了一面,觉得这人真的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不仅气质变好,而且沟通起来也十分老练,又让人舒服。
他在这个看起来“不顺”的经验里,完成了一大步的自我更新和迭代。
这个时代是很好的,但日子却是不轻松的。还好,在都市里摸爬过的我们,已经能够在并不轻松的日子整理自己,趁着年轻,不怕吃苦,不怕流汗,不怕失败,而是更好地跟时间去做朋友,去积累自己,去超越自己,去迭代自己,让自己的内核更强大、更具吸引力。
我相信,奋斗的人,可能现在绽放地还不算漂亮,但依然不畏风雨地努力着——只要努力着,拼搏着,进步着,实践着——他们的日子是最终不会差的。
尽管90后也已被标榜为中年,可毕竟我们都还年轻,又为什么要在中间妥协?
我认识几位70后的,是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的人,但他们依旧努力,非常热爱学习。他们说“现在优秀的人越来越多,不努力就被淘汰了”。他们从年轻人那里或者网上看到有陌生的信息,就去查阅资料,并利用空挡时间学习新的知识。
成功的人都还不放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让自己妥协?
这些奋斗的人,不怕加班不怕压力的人,的确会些“何必苦了自己”的罪证。比如年纪轻轻就有了颈椎病、腰酸背痛的困扰——这一切不过是得到“想要的生活”的路上所付出的些许代价——谁知道如果我们不愿意付出,最后的代价又是什么?
时间还没有到,不用去评判任何一个努力着但还在路上的人,毕竟,只要不是来回瞎走,就没有白走的路,他们所付出的每一滴血汗,都会在未来以某种方式给予回馈。
这个回馈,可能是他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也可能是他终将见到的美丽风景。
【个人微信号:陈不灵(nanping1027) 个人微博:Dear陈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