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34课作业:
1、经过一个月的P.E.T.实践,你有没有越来越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呢?分享一两件你对孩子深入了解的过程吧!
大宝上周末不想去打篮球,我开始对孩子进行倾听,哦,你不想去打球啊,他接着说周末都没什么时间玩,想和爸爸单独玩一下,不想去球馆打球。哦,不想去球馆打球啊。恩,我想去学校打球,不想去球馆。我说,每周都是这样的啊,也没什么啊,就是不想去球馆打球。孩子情绪强烈处于问题区,我试图理解孩子逃避的这个问题,我很着急他的不愿意背后的原因。
最后我试图段了孩子的“退路”!我说学校10点对外开放,我们也只能10点进校,你去完球馆回来时间刚合适!孩子开始收拾心情,回房间做打球的准备。路上,爸爸试图倾听,最终他说出了原因,是觉得自己打的不好,觉得没有自信打球。
爸爸回来告诉我后,我就急着和大宝的教练,告诉了他孩子但他早上的情绪,以及这学期大宝在学校的球队的表现,希望得到教练的鼓励和支持,并帮助他疏通心理的担忧。
孩子在球馆应该是接受了一次教练的疗愈,回来后,看到表情轻松愉快多了。
这次的疗愈得到了爸爸和教练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明白,解决问题比逃避现实更重要的一次洗礼,送给大宝,唯有坚持让自己收获不一样的自己。
2、今天的“餐桌沟通”,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行为背后的原因才是我们父母应该去费找寻的。当我们倾听孩子,又内观自己,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合理的原因,而这个原因是我们改变孩子行为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