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距离中考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不到,我看着鲜红的倒计时嬉皮笑脸的对同桌说:“中考还早呢!”坐在我旁边的这位从前额到后脑勺都闪着智慧的光芒的男生,摇着头笑了笑,转而低头继续研究数学难题。我,随意地哼着小曲看向窗外淡蓝色的天空。转眼,却迎来了2018的新年快乐。
中考结束后,笑的肆无忌惮穿着名校校服的我退去了一身的光环,在2017年那个闷热的夏天里接到了某职校的录取通知书,而那个坐在我课桌旁的男孩,在经历百天的磨炼后,镀金成功,一飞冲天。脑海里充斥着绝望的我在微凉的八月底踏入了职校——这种老师和父母连我自己都瞧不起的“底层”学校。
学校里自然少不了“大卷发”、“烈焰红唇”的“sexy girl”,也永远少不了嘴角带着痞笑,耳骨上戴着一堆耳钉的“bad boy”。但当我崩溃完睁开眼睛时,我发现了完全颠覆我从小以貌取人的人生观。我承认大部分职校生在不合适的年纪里抽烟喝酒样样不差,拿着大把的钱出入深夜酒吧。但这些,不能否认他们的人品 。
我不止一次看到每当公交车路过··医院那站时,很多老人上车,被社会所称赞的作为劳模典范的高中生们抱着各种各样复习资料狂热的看着,对那些摇晃站不稳的老人视而不见,有些抱着手机疯狂打游戏的职校生会很自然的从座位上站起来,随便够着一个扶手继续做低头族。没有广告里学生甜甜的笑脸伴着甜甜的嗓音:“老爷爷,您坐。”
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贬低高校生的冷漠,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想站起来让座的苦衷,有些老人也确实倚老卖老不值得让辛苦了一天的年轻人让座。我只是想站在学生的角度,说一说心里话。
前段时间身边一个同学很兴冲冲的准备去参加初中同学聚会。而我的初中群里却静悄悄的,一聊天,全是在抱怨作业多多多,分数低低低。身边这个朋友毕业于一所名不经传的小学校,初中同学现大多数也就读于职校,中考前并没有太多奋战的血历史,聊起初中生活时常笑说上课时偷偷和前后桌偷吃零嘴,我被问到初中生活时想起的只有堆如山的作业、晚自习明晃晃的白瓦灯和毕业时同学之间疏离礼貌的微笑。
的确,作为学生的我们成绩最重要。可我想说,高校的高才生们的成绩是付出了比所谓的“职校差生”多少倍的任性时光和自我灵魂的渴求换取得。这样,真的值吗?
既然都作为学生,为什么社会对职校生和名校生的评价差别如此之大?善良、正义、孝顺······这些优秀的品质我认为和学历没有半毛钱关系。
职校生在不适合的年纪里打耳洞,涂亮丽的指甲油,穿着夸张······难道就凭这些就能肯定一个人品德的好坏?步入职校学习的这半年,我想职校生活教会我的第一课是——追求自己,活成自己的样子。我认为这没有错。
在这里,我以一笔之力,希望大家正眼看待职校生,让所有的学生在本应大笑的年纪里保持自己应有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