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有新教育研究中心的林忠玲局长为我们导读 。林局长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新教育年度报告》
一、新教育概况
新教育是一项很美很温暖的大业,是中国教育的基因修复工程。参与新教育的地市级实验区有11个县级实验区有152个实验学校,5215所,参与师生560万人。
起点:教师专业发展。
路径:十大行动。
目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性质:民间的草根的教育实验。
二、主题报告的内容
文化其实就是指一个群体组织在长久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包括他们的思想理念,行为习俗,禁欲传说,建筑制度,一切作品等等这个群体整体的一切活动,都将是这个方式的某种表现。
具有文化自觉的学校则清楚的知道自己在秉承什么,知道自己想要用一种怎样的理念去贯彻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去影响全校师生的生活,他关注的是呼唤教育教学的精神追求的追求和皈依,反对任何形式的精神奴役,据此行为恶意的精神扭曲,崇尚扎根于心灵深处的对自由。
——《文化为学校立魂》
新教育主题报告诗意化的表达风格:就这样我们用伟大故事的英雄人物作为榜样,用经典童话作为自我叙事的言行,用共同共写共同生活的方式让一间教室里的师生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像一条涓涓小溪穿越岁月,最终汇成大江大河,汇入生活世界的大海。而我们这间教室里的教师在离别之后,仍将是孩子们心中那朵最值得怀念的花朵,历经岁月四季不改,而孩子们的生命就如同无数不同的,总之在一间叫教室的花园里,经由我们的守护,经由我们的教官经由我们的守候而最终将婷婷和开放于岁月的深处世界的面前。
三、总报告主题。
2006年至2019年14份年度总报告,一共14个教育主题的深度关注;14个新教育的解决方案;14盏照亮教育现实与未来的灯。
主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一、教育就是生活。
第二、教育同时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第三、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而不是痛苦的。
第四、教育生活在追求幸福的同时还应该强调完整。
教育的未来是什么?
一、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二、全力打造植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
新教育的十大行动:
1.营造书香校园。
2.师生共写随笔。
3.聆听窗外声音。
4.培养卓越口才。
5.构筑理想课堂。
6.建设数码社区。
7.推进每月一试。
8.地照完美教室。
9.研发卓越课堂。
10.家校合作共建。
怎样达成幸福完整人生的新教育,朱永新教授认为
一、共读
就可以达成努力打破教科书和教辅资料一统天下的格局,恢复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共度传统,为每一位孩子寻找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手机,让师生亲自沉浸在民族乃至人类最伟大的作品之中,恢复与传统的血脉联系,恢复师生之间被应试教育异化的密切联系,完成十大书系的建设(幼儿园,小学生 初中学生,高中学生,大学生,父母教师,校长,企业家,公务员。)
二、共写
倡导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将写作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反思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此意义上,通过师生亲子之间的相互书写,通过师生亲子之间的言语沟通与交流,将彼此的生命编织在一起,从而尽可能的消除隔阂,避免相互隔膜,相互对立,甚至相互伤害,使人类生活的真正经验能够通过贡献在彼此之间传递流动。
三、共同生活
什么是理想的课堂,理想课堂的三种境界:1.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2.发掘知识这一伟大的事物内在的魅力。3.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离开了课堂,常识教育会短一点。
坚守儿童立场,一以孩子的眼光看过去。因为孩子看到的和想到的与成年人世界是天壤之别,为孩子而设计,不是为内容而设计,不是为了完成教学预设任务而赶路,孩子需要慢。二是每一个而不是那几个。
坚守学习的本质:
1、和客观世界对话。2、和学习伙伴对话。3、和自我对话。
教师是导师而非讲师,课堂是学堂而非讲堂。学生未学已懂的,老师不讲,学生自学易懂的,老师不讲,学生能互动,能懂的老师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老师不讲,有学生会讲的让学生讲,老师也不讲。讲的目的是为了不讲
建设好班级文化:
显性文化:班名、班歌、班旗、班徽、班级、吉祥物。
隐性文化:愿景、规划、仪式、庆典。
新教育的课程观:课程即生活,课程即环境,课程即机会。
新教育教育课程样态应该是:新体育课程、每月一次课程、晨读、五读木性课程、电影课程、班会课程、生日课程、生死课程、生命叙事课程。
我们都知道培养孩子习惯多么重要。习惯比知识技能更为根本更为隐性,更能决定命运的一种关键力量。每月一次习惯可以被我们改写,我们的人生又被习惯改写一个相对完整的行动体系,一个符合儿童生命律动的教育生态系统。
新教育倡导家校共育,你不麻烦家长家长就会给你找麻烦。新教育倡导对孩子艺术气息的培养,没有艺术的教育史不完整的,是不幸福的。
比如家校叙事,新父母课堂,父母志愿者,家校合作委员会,共读共写共赏。
四、阅读实践建议
没有你们在新教育实验的田野里耕耘,没有你们把新教育的理论和课程文化在新教育的校园和教室里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新教育的主报告就是一堆废纸而已。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上路就一定有远航,只要坚持才有奇迹。
什么事教育?教育就是人照亮人。新教育崇尚的是行动,哲学只有做起来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