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正
“奴才”二字,我们常听说,或者常说,但真的论起来,讲起来,何为”奴才”?我也是一时哑语的。好在有度娘在,才有了我的不尴尬。
网曰:“奴才”是指待奉主子之奴仆(又称包衣),现代一般用于讽刺,含负面意义。清时只有满臣面对皇帝会自称”奴才”(表示亲近),汉族大臣仅称臣,没有“资格”称奴才。
说起“奴才”,我们更多的人是不齿的。那种卑躬屈膝,阿谀奉承,低三下四,溜须拍马的样子,想起来就是猥琐的很。
提起“奴才”,我们可能很多人是从清宫电影或者电视剧里看到的,或下臣见到皇上,或仆人见到老爷,或马仔见到大哥,等等凡是。李莲英,怕是众人中的代表人物,或者甚至是标志性人物。
但只见,李公公见到慈禧老佛爷一个脸孔,见到官员一个面相,见到那些个跟班小太监又是一种气势。
李公公莲英,原名叫李进喜,道光二十八年的十月十七日生于顺天府大城县李贾村,八岁那年,由于家贫,母亲便找来一个算命先生,给儿子算算,看看将来这孩子的未来究竟,算命先生仔细看完这孩子后,说了一句:唉!不入皇门入空门啊,拿着钱,走了。母亲听了这算命先生的话,半天没有言语,一声一声的叹息着。思来想去,去当和尚总不是回事儿啊。还不入进了皇宫,当个差,也算是不愁吃喝的前途。想罢,一狠心,托人找来了当时京城有名的一刀刘,给孩子做了“手术”,这就进了皇宫大内了。
在李莲英之前,慈禧老佛爷身边伺候的是安德海,有一年,安德海征得慈禧同意,借着外出采购的机会,到处招摇撞骗,横行霸道,不可一世。谁知道在山东地界,遇到了一个不畏权贵的巡抚大人丁宝桢,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将其斩首了。慈禧知道这确实是违背祖制,虽然有些生气,但也就不再吭声了。如此,这才给了李莲英一个走进太后生活的机会。
聪明的李莲英,接了安德海的班后,认真的汲取了小安子的教训,做人一定要低调再低调,即使有太后罩着,那也不能做出格的事儿,否则,朝廷上下、里里外外的可是饶不了你的。所以,李莲英,小心翼翼的学习着如何做一个“奴才”,如何讨主子喜欢,同时又不得罪朝廷的重臣和内务府的贪官。他谨小慎微,小心翼翼,察言观色,左右逢源,刚开始,是端着的,装着的,到来后,慢慢的就成了一种习惯和自然了,倒不觉得有什么窝囊和委屈,反倒活出来了个自在悠然。
太后喜欢听戏看戏,一天,京剧名角杨小楼被召到宫里唱戏,戏罢,老佛爷问杨小楼,说,我想赏赐你点啥,你看看想要啥呀?只管说。这一问,倒真把杨小楼问住了,他一个戏子,在那个年代,可是属于下九流的,怎么敢张嘴给太后要东西,但是,转念一想,太后说话,那可是懿旨啊,你不接旨不回答,也不行啊。那可是要杀头的,还有可能株连全家。好在这杨小楼毕竟是角儿,脑子转的快,听到太后这么一问,就赶忙跪倒在地,说,太后赏赐,小的不敢不领。如果,太后老佛爷不麻烦的话,小的想让老佛爷给小的赐个字如何?话音刚落,慈禧哈哈哈哈的笑将起来,连连说,好好好。我就赐你个福字吧!说着,李莲英已经把笔墨纸砚伺候好了,太后提笔,蘸墨,刷刷刷,一个斗大的福字写好了。可就在这时,杨小楼发现慈禧太后的福字写错了,她把示字旁,写成了衣字旁了。杨小楼,偷偷的看了李莲英一眼,又斜了一眼老佛爷写的福字,就这一个眼神,小李子立马明白了,他也看出来了,字写错了。他俩这一犹豫,慈禧也看出来了,原来自己的福字写错了,不过太后,今天听戏高兴,没有责怪谁,就说,好了,我再给你写一个。太后话音刚落,李莲英连忙跟上话说,这哪能再让老佛爷费心呢?你们有所不知啊,一般人的福字,是示字旁,可太后是谁呀,是老佛爷呀,老佛爷的福就是比别人的多一点,杨小楼,你就赶紧接旨收着吧!太后的洪福将来就照着你们全家呢?听李莲英这么一说,真把慈禧给逗乐了,就这样,一场危机就这么给巧妙化解了。
还有一次,太后过寿,要到颐和园放生鸟鱼,到了以后,打开笼子箱子,鸟和鱼出去转一圈又回来了,老佛爷赶紧问:小李子,这是怎么回事儿啊?小李子说,老佛爷有所不知啊,你的大恩大德,洪福齐天,感动了这鸟和鱼,它们舍不得离开您呀!这一说,把个慈禧乐的不行不行的。
光绪十二年的四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禀告太后,说是北洋水军训练好了,奏请朝廷派人检阅。慈禧就派了总理海军衙门大臣醇亲王去巡阅,同时又派李莲英随行伺候。一路上,李莲英对醇亲王毕恭毕敬,丝毫没有仗着老佛爷的威风端身份、摆架子。每到一处,小李子都亲自给王爷装烟、递烟,把醇亲王伺候的舒舒服服的,回到京城,醇亲王在慈禧太后面前一个劲的夸小李子精明能干,给小李子在慈禧面前加了不少的分儿。
那一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率光绪和文武百官西行逃难,一路上吃穿住行,都是十分的艰难,一夜,在保定住下,慈禧已经睡下了,小李子看着光绪皇帝的帐篷里还没有熄灯,就过去看看,一看,原来,皇上没有什么被褥可用,当时正是十冬腊月的隆冬季节,光绪皇帝坐在那里瑟瑟发抖,李莲英就把自己的破被褥拿过来,跟皇上说,请皇上赎罪,您就用”奴才”的铺盖吧,别伤了龙体啊!说吧泪如雨下。所以到后来,光绪帝回忆起西逃的心酸时,总是说,若无李安达,我活不到今天。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慈禧死于北京西苑的仪鸾殿。李莲英办理完慈禧的丧事,于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初二,离开生活了52年的皇宫。出宫前,他将这几十年慈禧赏赐他的所有物件,全都交给了隆裕太后,说这都是皇家的东西,“奴才”哪敢带回家呀。我跟随太后几十年,老太后走了,我回家去给她老人家守孝三年,请隆裕太后恩准,新太后恩准了!
出宫三年后,小李子追随老太后去了,死后,墓碑上写着:“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