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发出的声音就是哭声,这一声向世界宣告,我来啦!一声洪亮的哭声,也是在验证孩子一出生,身体是否健康,但是每一个孩子因为先天气质的不同,哭声的大小,时长各不相同,
所以说,孩子的哭声里包含着很多的信息内容,第一声听到哭的是给专业的医护人员,接下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哭声,更多的是给父母和主要养育着听的。
你观察过这个有趣的想象吗?你能听懂孩子的哭声里传来的信息吗?
晚上八点多忽然听到孩子哭的声音,其实,最近很多天晚上差不多的时间都能听到这样的哭声,忽大忽小,有时候哭一两声,哼哼唧唧,有时候哭20-30分钟,嚎啕大哭。
小区里也经常看到听到家长骂孩子,孩子从小声抽泣到撕心裂肺的大哭,家长会从开始的警告到后面的烦躁骂的更大声,甚至会动手去抽打孩子的嘴巴,身体。
甚至最严重的时候家长就会惩罚这些动不动就哭的孩子,把孩子扔在外面一个人在哭,让孩子哭个够,或者拉扯着往家里领,一边拉嘴里一边责骂,有时候家长力量太大,孩子会疼不配合,一个要拉,一个不给碰,进入第二轮权力之争。
有时候,孩子胜利了,有时候,家长胜利了,这样循环模式,过不了几天又开始了。
为什么有的孩子特别爱哭呢?
1,天生气质: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就具有一种与生俱来性格特质,对内在和外在刺激的反应模式,一部分来自先天遗传基因,一部分和后天环境相关,越早了解孩子的天生气质,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是可以调整的。
2,趋避和趋近性格,这是性格外向和内向的两种称呼,趋近是外向的,趋避是内向,趋近也分一般外向和超级外向,趋近孩子的反应强度一般会比较大,哭声也会比较大,趋避的孩子因为委屈的情绪也会大哭
3,敏感度和情绪反应强度:敏感度也是会遗传父母,天生敏感的孩子会特别在乎他人的语言,表情,声音的高度,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接受到负面的信息,会因受不了,而大哭崩溃。
当然,外向和内向的孩子,都会出现不同敏感,但是情绪反应强度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用行为激烈反应出来,甚至和家长对打,青春期更加容易和父母对着干。
有的孩子会闷在心里,久而久之,会畏难,害怕,没有自信心,对生活没有乐趣,对学习没有动力,因为情绪力是学习力的基础。
现在的有的家庭日常状态是,家家户户有房有车,手拿智能手机和平板,然而家长教育方式还在用着几十年前的老方法。
对于孩子教育没有一点进步,反而觉得打骂孩子就是正确的,就是应该的,就是对的,不寒而栗
其实,在孩子哭的声音里有很多的信息传递给家长:
1.看看我吧!有的父母看手机的时间超过看孩子,现在回想一下吧,你有多久没有认真仔细,满怀笑意盈盈的眼神看着你的孩子了?还是一边刷手机一边和孩子说话呢
2.帮帮我吧!很多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因为不知道怎么办,会使用人的本能,哭声来进行求救,父母却听不得孩子的哭声,会要求孩子立刻停止哭泣。
结果有可能孩子不哭了,有可能哭的更加厉害。
3.来爱我吧!当孩子以上两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哭声中会包含着对爱的渴求,有的孩子会哭很长时间,
当父母没有读懂孩子的哭声就会失去一个一个和孩子连接的机会,渐渐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就越来越远……
孩子的心门也渐渐地关上了,当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的时候,孩子会停止爱自己。
当孩子停止哭泣之后,很多家长会觉得事情就已经过去了,而事实上,孩子停止哭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外因,来自父母的训斥压力,第二是内因自己哭累了,哭不动了,哭了也没有用。
家长要找到孩子哭背后真正的原因,帮助孩子适应各种情境,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的家长会说,孩子每次哭完,我都会和孩子讲道理,说哭的各种不好的地方。须不知,讲道理是最无效的一种育儿方法,特别是孩子哭的时候。
在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先天气质和敏感度情绪反应之后,根据孩子不同的气质,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外向的孩子允许表达情绪,家长共情,倾听。
内向的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引导孩子表达情绪和真实的想法,大胆说出来。
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的孩子,父母都要满足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心理基本需求,心理需求满足的孩子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之路,人生之路适应各种情境,解决各种问题!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读懂孩子的哭声里传来的信息!每一个家庭都能笑口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