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的十几节课讲述了各种体裁,应该怎么写,需要注意哪些要素。按个人的思维理解,理论性的东西太多了,有点难以消化,更直白点,就是有点虚,所以呢,这本书,我也没认真细看,就粗略地看了大部分内容吧,主要也是有句话在我心里作祟。条框限制太多,反而写不出好文章。也就是说措辞、套路太多,表露不出真情实感,缺乏了文章的感性。
作家对于写作的理解是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万事终究不离其宗,写作已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习惯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持续的阅读和思考进一步加强的。看书的人很多,但能真正写出好文字的人很少了,为什么呢?缺乏思考,看过就忘记了。我们每个人每天经历的事情很多,一下子就被别的新鲜事物给替换了。说到这呢,就会提到之前看的书呢,读书,要用心、用脑、用笔,心里默记,脑子思考,笔记本记录,然后,三者再结合,反复。这样自我就提升了,看任何一本书都这样的模式,日积月累,好文章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日记和小说、故事,这三个体裁是我最感兴趣的,目前我已开始记录我的生活,保存每天发生的一些特别事发生的过程。有的时候吧,我还是放不开自己,觉得自己的文章不好,但有时想着写着,就拿奥野宣之的那句话来引导自己---不管多么简陋的一句话,都应该转化成文字落在纸上。现在慢慢的,成了我的座右铭了,放开写,大胆写,把想到的,就写下来。看书的时候,就做好笔记,反复阅读,写文章时再引用,组织,慢慢的一篇文章就出来了。
连续看了几本关于写作的书,成长收获还是蛮大的,按照书中教的方法,大体的方向前进着,热情就与现在的气温一样,慢慢升起来了。这几天的状态,还有我的时间管理都在效的往上走,当下我只有一件事,沉下自己的内心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