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读书感悟)
樊登读书有一个专门讲育儿的系列,开篇就是这个题目,逻辑我很认同,借用一下。
樊老师理解生命的视角是:人不是机械体而是生命体。机械体可能很复杂,比如一架火箭,但输入指令即可完成控制过程;而生命体看似简单,但要想让他们输出预期结果是很难的。比如父母给孩子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和安排,孩子就能遵照执行,取得成果吗?不一定。要不然还不满街人中龙凤、天之骄子了。
樊老师给出了育儿的三大法宝:无条件的爱,完整的自尊和成长型思维。道理是好道理,方法是好方法,但对我来说还不够本质。有的时候我们知道做不到,原因之一是知道,但不真的明白,所以也就不能引发行动。
生命体虽然复杂,但也不是混沌一团。这本《自我的本质》讲得正是复杂人类一些可以依循的踪迹,是我自己的育儿拼图中关键的一块。
以往,我对人的探索方向是更主观和感性的,比如哲学,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宗教,甚至灵修。启迪当然很大,打开了很多认知人和世界的窗户。但看多了难免凌乱,找不到一个支点把他们整合起来,用来指导生活的时候也不是很坚定。
这本书正是我寻寻觅觅的支点:一切知识、想法、见解的源头,都是我们的大脑🧠。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情我方才顿悟:我们永远无法脱离“物质”来谈“精神”,无法脱离人的“大脑”来谈人的“思想”。
这个支点让我更加理解作为个体的生命,何为自我,一个人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都被什么影响。这对任何肩负教育责任的人都有帮助。
一个震撼三观的视角
此书的开篇,就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个震撼我三观的视角。
还记得著名的科幻动作电影《黑客帝国》吧,讲述了一名电脑黑客尼奥,发现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由一个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的。电影虽是科幻,但看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这个想象并非空穴来风。
人类大脑🧠的运行机制,与电影中的“矩阵”非常相似:我们以为自己是谁,以为世界在发生什么,我们所有的想法、感觉,所有的快乐、痛苦,都来自大脑对于周遭信息的接收和处理,都依赖大脑而存在。简单的说:“我即我脑”。
每个人的大脑🧠都会把外界收集到的一个个单一的信息整合成自己可以理解的、有意义的内容。这一切的发生,我们从未意识到。而对于一个新生命来说,在最初的时光,他们会形成自己特有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与世界互动的模式。这个模式就是我们性格和行为的本质。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俗话里总是蕴含着大智慧。一个新生儿的大脑🧠重量只有成人的1/4,而在出生一年之后,重量的差距就到达了1/2以上,到了3岁就已经接近成人了。所以小孩子们头和身体的比例都比成人大许多。大脑🧠重量的变化大部分源自神经元连接的快速发展。而大脑🧠中数以亿计的神经元连接方式,呈现的就是我们的“模式”,难以察觉,但伴随一生。
这让我更加坚信儿童早期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但这个“早教”与我们日常接触到的不同,不仅仅是盲目增加环境对孩子刺激的复杂性,或者把该7岁孩子学习的知识,提前到5岁甚至3岁塞进孩子头脑中,而是在早期阶段开始,注重培养孩子底层“模式”的东西。
养育者是孩子的第一世界
大约很少有家长意识到这一点吧。当一个小孩子不好带,爱哭爱叫不听话,让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很少有家长认为自己是主要原因,认为自己可以轻易改变这一切。
网上有一个段子,当孩子闹的时候,要默念: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一笑而过之后,有没有人想到:亲生的,意味着孩子继承的是你的基因,受的是你的教育啊。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婴儿天生就是模仿专家,复制他人的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最强大的技能之一。这种模仿是自然而然且无意识的,是人类的天性。人类是需要依赖成人度过最长时间成长期的物种,没有哪一种动物拥有人类这种,在一生中吸收过去数千年同类经验的能力。
对于婴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照顾者。在与身边人的交往、互动中,在观察、试图理解他人的过程中,孩子开始发现自己是谁。孩子需要我们,不仅为了获得照料,还为了学会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这就包括了要学习和其他人相处,学会学习他人的经验,学会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学会处理冲突矛盾,学会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学会坚持和勇敢,学会找到自己的优势和热情。
人并不是长大了就什么都会了,有的人终其一生可能也没有学会这些,但这些恰恰是可以支撑孩子过好一生的关键“技能”。
说到这儿,樊老师的逻辑可以调整一下,应该是:先理解生命,再做好自己,后影响孩子。毕竟,暴躁的父母很难养育出平和孩子,挑剔的父母很难养育出包容的孩子,抱怨的父母很难养育出负责的孩子,控制的父母很难养育出自主的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比你以为的要大的多。
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4)篇 18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