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在于其趋利性。
最初人是自由的。像河里的鱼,像空中的鸟。当然,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自由,再大的自由也一定是受限于自然规律的。后来,因为生存的需要,人开始组建人群。这里的人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能称之为人,只是一个指称而已,与猪牛羊无异。这时候的人群和狼群鹿群,也没有本质的区别。后来人开始显现完全区别于兽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就是趋利性,为了生存的觅食是不属于趋利行为的。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兽类在获取猎物以后,只可能分享,绝不可能交换。而人群组建以后,他们不满足于分享,开始有了交换。我们称之为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分工。因此交换的产生是人与兽产生本质区别的分水岭。
我不难想象,交换行为绝不可能和人群同时产生。最初人群一定和兽群一样,所有的人一起觅食,其中一定有强者,也有弱者,强者会获取很多的食物,弱者只能获得很少的食物,强者不得不拿出部分的食物给弱者。和兽群一样,人群中也会推出一个王来主宰分配。但因为人有趋利性,人群中的强者会厌恶弱者,厌恶的程度会越来越深,直至王也没有足够的力量主宰一切,这才产生了交换的行为。弱者没有足够的力量狩猎,但是可以从事打柴,取水,采果等劳动。弱者用这些劳动来换取强者狩猎的劳动。因此,交换最初应该是劳动的交换,而不是物品的交换。
通过交换原则的确立,人群中的王也就平衡了强者和弱者的关系,同时也让自己获取了声望,受到拥戴。等到王将自己分配的劳动,从劳动中独立出来的时候,也就有了统治。
有了统治,也就意味着人群中的人放弃了自己的自由。人为什么会放弃自由?因为人的趋利性使他发现,在王的统治下,自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他会选取一部分人做自己的助手。他给这些助手归还一部分自由,分配更多的物品,给与一定的权力。这些助手帮助王伤害其他人。这样统治就变得稳定,同时也有了阶级的产生。因为每个人都是趋利的。
这时候,自由也是利,权力也是利,避害也是趋利。奴隶阶级为了避害,拼命劳作甘受统治。贵族阶级为了保住自由与权利,勤勉尽责。这时候的利变得不像之前那么明确。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模糊的。王为了进一步笼络贵族阶级,发明了名誉。名也是利,哪怕是虚名。虚名有两种。一种是假的,夸大的;另一种是没有意义的。人喜欢假的夸大的名,所以人总是喜欢被戴高帽。比如,画的两幅画,就被人誉为画家;做了一点点贡献,就被称之为伟大。人也很享受,没有意义的名。比如我们时常听到夸赞别人,你是一个好人,这里的好人就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个好无法设立标准。统治阶级为了剥削更多的利,为了愚昧奴隶阶级,将利分为个体的利和群体的利,引导他们放弃私利,追求公利;又将利分为当下的利、未来的利、来生的利,引导他们追求未来,追求来生,放弃当下。于是有了宗教,有了道德。为了防止反抗,有了法律。利变得愈来愈不确定。
因此,从个体满足的角度看,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教给人趋利的手段;从社会统治需要的角度看,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们对利的认知,引导人们贡献私利,贡献当下。
离开了本质,谈教育公平、教育均衡、释放天性都将成为萍飘蓬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