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结局而言,恋恋风尘也是一部青春片。年少的岁月,初绽的情感,残缺的结局。但,侯孝贤要说的不仅仅是这些。
那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我们应该称之为“爱情”的东西,更多地融进了乡土人文之情中。在片尾结束的时候,我看到了编剧的名字,吴念真。曾看过一本他的散文集《这些年,那些事》(大概是叫这名字),就是写的台湾的“十分”这一个地方,如今已被废弃的一个矿区,还有金门的阿兵哥们,这是吴念真自己曾经历经的岁月。我明白了影片里许多场景的来源。但侯孝贤用谢明远和江素云将那些事串起来后,恋恋风尘不仅仅是对台湾这些年的回首,更有了打动人心的温度。
勿庸置疑,那是个物质贫瘠的年代。
贫穷使生命看起来太脆弱,贫穷放大了命运的力量,贫穷让人们对命运毫无招架之力,因为命运之手随意的摆弄,都可能会让人的一生颠沛流离,一无所得。这种对命运畏惧心惊的感觉,我曾在太多现实主义的影片中体验过,或者应该说,这种畏惧心惊的感觉,我被太多现实主义的影片从记忆深处唤醒过。
我对山有种特别的感觉。都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其实是乐于做智者而耻于做仁者的。也许是三国里面的刘备给了我一个对于“仁者”无能懦弱爱哭的印象。但事实上,我怕水。虽然小时候也天天在河边玩,但当我贴近水面,我总能感受到对水底的恐惧,那是对呼之欲出却又未知的恐惧。相反,我爱看山。远看一座座山峰的时候,我觉得它们有种悲壮的沉默,蓝天下的山让我觉得它闲适,月夜下的山让我觉得它伤感,把心事都藏起来了,默默不语。远远地遥望一座山,看到一条山间的小路,树林中露出的房子一角,都让我浮想联篇。我想象什么人会走过那样一条山路,在这山里过什么样的生活。我在山外看山,是把这山里的一切隔离于我所处的这个世界孤立来看的,可是山里的人却自有把山与这世界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
火车穿过隧道,沿着山边的铁路“吭赤吭赤”的不断前行,转过一个又一个青翠的山坡,抛下层层叠叠的绿色,尽头就是十分。一个大山里的矿区。一座座低矮的房子沿山坡而建,这就是谢明远和江素云生活的地方。身在矿工的家庭,使我这个观影者倍感压力。因为下井挖煤,煤矿蹋方似乎总是悲剧的布景。 电影里明远的父亲应该是经历了这样一次事故,所幸只是受伤,但也因此成为明远的噩梦。就是这种在我这样的旁观者,或者年轻如明远的心里噩梦般的职业,对明远的父辈来说,却已视之为平常。当他们从井下上来,回到阳光刺眼的井上世界,回到许多张口等着开饭的家,坐在家门外的榕树下与工友闲话时政,家长里短,喝酒打牌,他们觉得生活本该这样,不过如此。而对于担心他们的人,这又平平淡淡的一天是多么值得庆幸!这仿佛与我看山是一样的,我以为它伤感,悲壮,藏了许多心事,但它有它的过法,它把自己与世上其它万物看得无异,以此接受沧海桑田。
明远与素云都来到了台北。我害怕他们被这个喧嚣的城市忽略,捉弄,渐行渐远。观影的时候害怕影片哪怕一点点这样的提示,比如明远丢车的时候,害怕他真的去偷车,人生路从此不同了;比如素云刚到台北车站,等不到明远来接她,害怕她遇上坏人,从此人生不可回头。。。。。确实背井离乡来到台北,有困苦,流离,但幸好,恋恋风尘并不是那样的类型片,它在讲述生活,讲述那个年代的台湾。有艰难,有不公,但是也有温情,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有乡土之情的守望相助。这里没有哪一类型的坏人,老板娘经常喝斥明远,但也会叫他先吃饱饭再干活。而明远的老板们在他每一次离开的时候都会说一句:找不着下一家就再回来吧。我觉得侯孝贤是真的在怀念那个年代的温情的,只是他很诚实, 将那个年代,那个社会如实呈现。不为抨击而树一个形象,不为煽情而造一张面孔。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恋恋风尘成了一部很美的片子,画面青翠而沉静, 情感含蓄而沉稳,而最美最美的爱情,因为这一切厚实的铺垫,格外动人。这场爱情,我甚至不想称它为初恋,因为它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初恋故事,美丽却易碎,容易握在手心,却也轻易便可抛弃。它是爱情,从来不曾说出口,却是彼此不安全感生活中最让人心安的依靠,甚至已是两家之间默然的认定。而这个故事的阴差阳错,大概在于那个年代。在金门服役的阿兵哥只能靠写信与心上人联系,深深的思念化作很多封信,于是姑娘与邮差结婚了。
影片的最后,还在金门的明远 得知素云结婚的消息,痛哭不已,这大概是这份感情最外露的一次爆发。但接下来画面转到明远重新走在上山回家的坡道上,他退伍了。到家的时候,家里静静的,
家里的成员应该都在做着自己每日在做的事,节奏并未因为他的归家而改变,他走到阿公的蕃薯地旁,与阿公聊起了阿公今年种的蕃薯。
我总是无比崇拜这样不动声色的手法。就如我看山的时候,构想了无数山的故事,附加给它各种的情感,可是,山的沉默让我感到它的无法企及,就如我在沧海桑田面前的渺小。 我告诉自己,命运有时很残酷,可是她不是故意的,我们总是可以前行,直到看到她温柔质朴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