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医院,尽是徐徐老矣的人们,各自张罗着病情,医生唾沫横飞,护士跑断小腿 。葡萄糖与氯化钠的溶液打底,各种消炎药抗生素随后而至。
病痛折磨肉体带来的痛苦折磨得人形销骨立,哀声不绝,各类病人的家人关切担忧,目光悲切。比起这个,我再此处见到的,反而是另外一种痛苦。
痛苦,绝非错误 。
在床前的话语喋喋不休已经是耗费了许多精神了,且只有少有的那么一刻。
无人能应答 。
比起寂静之时的沉默不语,喧哗场所之下的无人回应,才是更致命的孤独 。
人到了年纪,若有伴侣尚好,连伴侣也无则连最后的期盼都没有了。新一代的人还好,至老或许能持续的结交到朋友 。老几辈的人,连与家人的闲话家常都有着深深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何况外出而去,寻几个知己,天寒地冻,步履蹒跚。
父母会老去,子女会成家,陪你走这一辈子的,还是枕边人。
自来中国人所谓的孝顺是极为厚重和复杂的,以为衣食富足,病痛在侧,时常探望,三箱牛奶,五提瓜果,便是孝顺。自然也是孝顺,里头还掺杂的外人的赞许,或有夸赞之声铺垫,成为一辈及下一辈的来往的媒介。
也是人之常情,更是传统。
传统不可废,因世俗来往的需要 。存在即合理,但是若一星半点都不关注灵魂的孤寂,也是可怜 。
若是见了老人们混浊而期盼的眼神,就该明白期盼说一会子话,是怎样的奢求 。
妹妹喜欢和奶奶聊起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从那时新中国还没成立,她从奶奶的过往里体会与书本不一样的历史,也抒发一个老人似水年华的追忆。我见过两次那种笑容,是旧时奶奶与她的老友一起玩纸牌才有的,或者更为丰腴。此时不少老友故去,大概她心底是寂寞的 。
由于没有可交流的人,纵使交流也不过一瞬,无非是客套与认亲,长久长久,孤寂长上心头,化作万千唠叨的言语,一遍一遍复述着生活的枝之末节,年轻人各有烦恼尚且自顾不暇,怎么猜得透里头的含义 。
小孩子会在缺乏关注的时候用力吸引大人的关注,怎知老人不是如此呢?有时想来,照顾一个老人与照顾小孩子,实在太多相似之处。可惜面对老人,少了一些对小孩子内心的关注 。
为什么那么畏惧衰老呢,中年人 。那种48走到49就觉得自己年过半百命不久矣消极悲观的心情。天知道明明看起来不过40左右 。这自然是一部分,也有年轻时青涩不已,半百时成熟大气的人 。这部分来说,他们的人生或许才走了一点点,至少他们是这么认为的 。
幸运的是,这部分人内心富足,交友广阔,知己一二三,娇妻美妾亦听倾诉。
总而言之,这些人不是不畏惧时间的流逝,而是不孤独 。
是的,不孤独 。
女人第一条皱纹爬在脸上时,还计划着早水晚霜三天一面膜,当皱纹爬满时,却很少能意识到,身侧存在能说话的人的数量才是缓解这种衰老的良药。
内心世界也是 。
不希望老人生活里只有做饭带娃洗碗浇花 。
反正我是不愿意的,若将来到了年纪,带娃可以,不听话就是一耳巴,管你是孙子还是那个娃。
孔子也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今年见到太多人衰老,面容憔悴,头发胡须花白,仔细一数,已经十年光景。
但是有什么没有变化,又仿佛有什么是改变的。
温暖的灯火下依旧是饭菜香,晨练的街头却少了一些人的影子以后再也不会出现了 。
还有人英雄迟暮,期盼维持往日荣光 。美容店里顶着厚重面膜的脸,红血丝越发的长 。
岁月流失掉皮肤下的胶原蛋白,却把孤寂狠狠填充进去,目光苍白得很 。
但是这已经成为常态,常态不是病,不能医治 。
但是也有例外的,在岁月洗礼之后,在喜欢的类目里重新找到排解孤寂的活法 。
愿你也是,愿你灵魂永远年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