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该文章同步发布于本人公号——抵达无穷】
坐地铁的时候 突然想到李娟在《我的阿勒泰》中写的木耳
她问妈妈 今年我们还去采木耳吗
她妈妈说 不去怎么办呢?你看我一天一天老了,以后我们怎么生活?
她想 那我们过去又是怎么生活的呢?在那些没有木耳的日子里 在那些没有希望又胜似有无穷希望的日子里
就好像有些人突然出现在你的生活里的
又突然消失了
我们就应该像从没有出现木耳那样去生活啊
“就在那一年——木耳出现后的第五年或第六年——再也没有木耳了。
像是几年前它突然出现在这里一样,又突然消失了——木耳没有了,像是从来都不曾有过一样地没有了……森林里曾经有过木耳的地方都梦一样空着,真的什么也找不到了……”
那些曾经出现过木耳的生活
就好像曾经出现过的人一样
像梦一样存在着 但空了
但是她说
“那些过于简单的,那些不必执着的,那些平和喜悦的,那些出于某种类似'侥幸'心理而获得深深的满足的……还有森林山野的美好的强烈之处!永远强烈于我们个人情感的强烈,我们曾在其中感激过、信任过的呀……几乎都要忘了!森林里除木耳之外的那些更多更广阔的……”
是呀 都快要忘了
森林里不止有木耳 森林里还有广阔的天地
那些曾经也与我们有强烈连接的天地
生活中本应该也不止有那个人
也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啊
曾经温暖过 感激过 信任过 快乐过的其他时光
也是真实存在的呀
在没有那个人的那些日子里
所以 像从来没有出现过木耳那样的去生活吧
“费了极大的努力而凝聚起来的生活突然间破裂,依赖这生活的人也四散而去。但生活还在继续”
“生活在继续,看起来只能这样了。但却是永远不一样了。更多事物分秒不停地到来,并且还在加速。最巨大的变化就是种种巨大的变化都开始无影无形,几乎无从感知。”
它曾经那样突然的出现
却又无从感知它竟然有一天会消失
可是它真实存在过呀
生活必定永远不一样了
可是生活还得继续
“总有一天,它的这场'没有'也会让人觉得其实也没什么不可思议的。”
很多书
读第一遍看到的是作者的内心世界
读第二遍 看到了作者想让你看到的自己的内心世界
有些书
可能还要读很多很多遍
可能还会看到很多很多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