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交作业了。
在《写文章和做软件一样,不能光顾着自嗨》结尾,给自己布置了个作业,思考如何避开自嗨的陷阱。
要避开自嗨的陷阱不容易。《人民的名义》那么成功那么火也未能幸免。该剧在豆瓣的评分下滑(一开始一直保持9以上,目前8.5,其实也很高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导演李路对现代年轻人的思想并没有一个很正确的理解,武断的加多了郑胜利的戏份。李路坦承,如果多和身边不同的年轻人聊,应该会得到不少的建议和看法。
很多人看不惯郑胜利在剧中的演出,把很多批评放在他身上,其实不能全怪演员,毕竟所有的戏份和表演都是根据导演的安排来做的。如果导演在郑胜利的角色安排思考的更成熟一点,说不定他也能表现的更好。
尽管完全避免自嗨不容易,且一定程度的自嗨也是持续写下去的动力,但人总是要有所追求的。写到心安写到爽是第一步,能与人交流、提高思考能力,是进一步。
不同的写作动机,形成不同的写作方式。
写到心安写到爽,是自己与自己对话,为自我表现而写。如同日记、散文、随笔,有自己的情景、心境在文章中,这类文章其实自嗨一点也没关系,把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
这类文章如果想要跳出自嗨,让别人更多的感同身受,在进行表述的时候,需要先建立一个环境,阐述事情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让读者能够全视角的了解,进而去感受文字表达出的情感。
这个环境是读者确确实实不了解的地方,而不是作者想当然的认为。同时,在写作的时候,把它想象成一场谈话,时不时的停下来想一想,我所表述的东西,是别人想听的吗?是别人能够接受、愿意接受的吗?让对话的感觉持续在文字的表述中。
如何才能知道读者怎么理解,哪些地方不清楚,我也想不出好的办法。单单一句“换位思考”太绵薄无力,我只能笨笨地不断去尝试,试着猜猜读者的想法。经常“设身处地”地从别人角度思考问题,时间长了,总会有所收获的。
另一种写作,是工作、学习的需要和影响力、传播力的体现,需要忠实的记录所描述的对象,反映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类文章就特别需要避免自嗨。如果把写好的文章交给别人阅读,如果对方仍不清楚你所描述的东西,或者曲解了你的想法,那这篇文章就很有可能是在自嗨。
此类文章要避免自嗨,就需要数字来发挥作用。可以量化的内容尽可能量化,使用数据进行描述,并采用图示、对比等方法,增加数字的可视度,使读者对数字有一个更为直观、形象的感受。
无法量化的东西,则可以举例说明。如上面一段内容不好理解,我们就举个例子:
我们说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例失衡,一直超过110:100,2014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115.88:100,而正常值是105:100。这差别有多大呢?
性别比是100:100,那么正常情况下,6个孩子(3男3女)恰好组成3对夫妻。性别比200:100,6个孩子(4男2女)就只能组成2对夫妻。
如果性别比是105:100,那么6÷(1.05+1),6个孩子就只能组成2.93对夫妻,相对于上一代3对夫妻减少了2.3%;而如果性别比是116:100,只能组成2.78对夫妻,比上一代减少了7.3%。116:100和105:100之间,这5%的差距就意味着将有数千万男性无法找到匹配的女性。
除去门当户对,由于男女比例失调,上流阶层的剩余男子就会追求中产阶层的女子,中产阶层的剩余男子只能追求社会底层的女子,这样“屈尊”下去的结果就是,数千万社会底层的男子可能不仅没有工作、没有住房,还会“没有家庭、没有老婆、没有孩子”。这些绝望的单身汉将给社会带来多大的不稳定因素?
采用对比或者举例,也需要考虑读者的接受度。比如曾经火遍网络的文案“甜过初恋”,如果是在人潮汹涌的农贸市场,面对“斤斤计较”的买菜大妈,效果也许就不如“十元8斤”来得直接。
如果不是为了成名成家,写作其实只是一项技能。既然是技能,就能够通过练习提高水平,达到专业程度。不必一来就追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的境界。美国现代惊悚小说大师、《肖申克的救赎》作者斯蒂芬·金曾说:“有时候人就得硬着头皮上,哪怕有时候做事力不从心,仿佛坐着铲屎,使不上劲,但其实干出来的活还不错。”
既然是技能练习,一开始有点自嗨也无伤大雅。正如前面所言,一定程度的自嗨也是持续写下去的动力。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一些自嗨的设计,并不影响它火爆霸屏。大家对电视剧的评价比小说还高。
回到《写文章和做软件一样,不能光顾着自嗨》,写出对别人有用的东西,就是超越自嗨的终极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