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小渡成长督导课如约而至,熟悉的韦老师,温暖的大家庭,每个星期天的8点都陪伴在一起,这一天变的不可或缺。
2019年我加入韦志中心理学网校,2020年我加入小渡成长督导学院,我犹豫过,怀疑过,还好,我没有放弃!
我曾经是一个“逃兵”
看电视剧或电影时,我认为逃兵很可耻,是一个懦夫。在生活中,我却做了很多次“逃兵”,它让我在当下得到了舒服,而且为自己沾沾自喜。加入网校之初,我进了网校的一个读书微信群。一次在阅读《画心》这本书时,老师让大家报名晚上分享自己的画,我第一时间报名了,因为我要改变。我信心满满,拿起笔找出纸,画了一半,我停了下来,不想分享了,该怎么说呢?说不好怎么办?然后就一直在琢磨我怎么才能推掉。在傍晚的时候,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能信服的理由,我马上给老师的助理发微信讲了我的“难处”,当我放下手机,我既喜悦又放松,找理由我这么厉害啊,我可以不用去面对了。
我为什么总要做一个“逃兵”呢?韦老师在谈心理成长时说,每个人都有“路径依赖”,那些之前让自己受益的行为模式,会在接下来的自我超越中扮演阻碍着的角色。那么“逃”便是一条我认为最便捷、最获益的路了,我用了很多次,而且屡试不爽,在“逃跑”成功时,我既获得了当下的舒适和安全,又维护了我的“好形象”。
事上练和事上炼
成长的方式是什么?韦老师掷地有声“只有事上练和事上炼两种方式”。事上练,是通过做事,不断创造思路,围绕目标去达成,提升心理资本和技能,需要时间和精力;事上炼,是要交出自己,在熔炉中重新塑造一个崭新自我,需要你的勇气和魄力。
谁没有时间和精力呢?只是你是否愿意去花费。你说,我也有勇气和魄力,那么,我告诉你,勇气和魄力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们是一种智慧、一种决心、一种毅力。
从分享一本书,到分享心理咨询师成长课100个人,再到分享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我经历了开始时的不理解、怀疑和抗拒,分享过程中产生的恐惧、羞愧、犹豫、焦虑和不确认。我耗费了时间和精力,与一个人沟通。我硬着头皮去迈出步伐,每一步都感觉到无比艰难,我难为情的说出我的需求,既不坚定也不确定,我太害怕拒绝了。一个声音说放弃吧,太难受了,另一个声音说,你最在意别人的评价,你跑了就要当“水货”了,两个声音在耳边不停的打架。我不停地去看我的小渡微信群,3位院长无时无刻给我支持和陪伴,其他小渡老师一起鼓劲加油。索性就不要要脸了,难受就难受吧,你只能走出舒适区,才能克服心理关、坚持一步一步的远离“逃兵”之路。
在分享中锻炼自我, 在突破中获得自信。不断练就金刚心,自带光环,让自己变得自信,变得让他人可信。
骏马面前千条路
人与人的不同,不是有无遇到问题和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而是在遇到问题时如何面对与解决。这句话,我经常告诉别人,我也一度认为我是一个勇敢的人,是一个不畏惧困难的人。
但曾几何时,在关系的互动中,我幻想我的世界没有问题多好,一想到每天睁开眼睛要面对许多未知,觉得好累。当面对问题了,没有力量去解决时,我又开始创造一个世外桃源,把我不敢面对的问题隔绝之外。
强者是敢于面对一切的人,勇敢者是一边害怕一边向前的人。在做事过程中,学会分享与表达,遇到问题不逃避,积极解决问题;在向别人传递自己价值观时,慢慢练习自己“价值植入”的能力、“正念传递”的能力,不知不觉中“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脆弱的时候,自我同情,拥抱自己;在遇到困难时,加油鼓劲,向前去;在喜悦时,分享自己;有时候我需要求助他人,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这个世界,最终我最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