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的一个讲座,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我做初中班主任已经将近20年了,20年来,我非常清楚的看到了不同时代同年龄段孩子的不同表现。虽然20年前和现在,班级里同样都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有调皮捣蛋的学生,但这些孩子调皮捣蛋的方法却是不一样的。
20年前的初中生,他们的父母大多出生于19世纪60年代,那是一个思想极其纯正的年代,父母大多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格。而且那时候的社会环境也没有现在这样复杂,也没有网络、手机等诱惑,所以,即使孩子不好好学习,调皮捣蛋,大多也是上课说个小话、结伙搞个破坏而已,即使被父母老师发现了,责打一顿,第二天依旧会笑嘻嘻的到学校来,甚至见了老师还会得意的炫耀:“老师,你知道吗?昨天我爸用皮鞭抽我呢,可疼了!”
那时候的孩子,很少有心理问题,也很少有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的一一即使偶尔有失踪的,大多也是结伴到同学家去玩,住在同学家里了。
但是,如今的孩子,很多就像玻璃一样脆弱,碰不得。犯了错误,老师还得非常委婉的批评,唯恐哪句说得重了,当场从楼上跳下去,或者放学之后就离家出走。
为什么现在的生活条件越好,孩子的心理越脆弱呢?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教育,一个是学校教育。
正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所以父母有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唯恐自己的孩子吃苦、受委屈。孩子从小有求必应,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的一切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在这样的观念中长大的孩子,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心里就无法承受。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拒绝孩子的不正当要求。比如,孩子要求买一件很贵的玩具,父母可以明确的告诉他,家庭条件不允许。当然,孩子会哭闹,但是他也只是哭上一会儿闹上一会儿而已。如果父母无限制的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待到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一旦父母达不到孩子的要求,孩子就会用你无法掌控的方式来闹,比如离家出走、跳楼自杀。
然后就是学校教育。随着“校闹”事件的逐渐增多,学校和老师简直成了惊弓之鸟,恨不得将学生放在安全屋中保护起来,唯恐学生会出什么安全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学校不敢组织任何出游、拉练等活动。而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都是在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缺少了活动中的磨练,学生就变成了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雨。
另外一点就是,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学生受到的惩戒都太轻太少。学生犯了错,不管是多严重的错误,都会因为他未成年人的身份而被轻描淡写。犯了错误得不到应有的惩戒,学生就会对规则、法律没有敬畏意识。一个人缺少了敬畏,就什么事儿都敢做。在过于宽松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旦触碰到了一些底线,受到一些惩罚,心理无法承受,就会采取过激的行为。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要想让孩子健康发展,就必须让他先吃苦:让他做重活,深受劳累之苦;让他挨饿,忍受饥饿之苦;让他穷困,深受没钱之苦……一个吃过苦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他人的痛苦,才能对他人怀有同情和悲悯,才会用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承受人生中的磨难。
但是,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些苦,哪里才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