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概括能力训练举例

      学生阅读概括能力其实也是思维品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谓概括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把不同事物的共同属性(本质的或非本质的)抽象出来后加以综合,这是思维品质中深刻性的具体体现,这样的思维活动是有深度的。有的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善于概括归类,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有的学生却不具备此种能力。

以《骆驼祥子》为例谈概括能力的训练:

例1.Q:作者为什么将北平的车夫进行分类?(章节1)

A:①.拉黄包车是非常辛苦的,对身体的伤害很大。

②.有车的车夫和没车的车夫经济收入差别很大。

③.作者将黄包车夫进行了等级的分类,其实也是当时阶级社会的典型现象。

④.作者花了七八个自然段介绍车夫的类别,是为下文祥子立志买车埋下伏笔,解释了祥子立志买车的原因。

例2.Q:祥子在杨家干得开心吗?为什么?(章节5)

A:不开心。在尊严上,受尽主人的辱骂;在体力上,超强度的工作;在生活上,食宿条件差。

例3.祥子为了再次买车做了哪些努力?(章节5)

A:①.拼命拉车,抢同行生意。②.到杨家拉包月,受尽屈辱。③.杜绝娱乐,省吃俭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