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来自知网研学平台
作者:清华大学白峰杉教授
1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小班课内容为基础,现以讲座方式面向全国研究生公开讲授。本节课将从导读库恩的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切入,以历史与文化的视角讨论和理解科学、技术、工程的演化,从科学范式的角度探讨科学研究的原创性问题。解决问题固然重要,提出问题是原创性研究的根本。
2 学习笔记
什么是科学?钱学森的老师Von Karman有言:“科学家探索已经存在的世界,工程师创造尚不存在的世界。”
什么是范式?范式即人类探索自然规律方法的抽象集合。
第一范式:Theory理论,源于古希腊。一定要了解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是理性的载体。465条命题,是一个整体体系,由5条公式与公理建构。其中有的命题特别比较难,入门可以看看此书是怎么开头的,不用纠结在特别难的地方。老师寄语:”如果你有远大的理想,破茧成蝶,经历痛苦是必然的。“
第二范式:Experiment实验,起源于文艺复兴时代。比较重要的人物:培根。不要被学科壁垒所囚禁,学科不是本质性的东西。之所以实验室有它的价值,是因为你能创造一些自然环境下不存在的条件,当然也可以模拟自然环境。巨大的进步是在这两个范式走在一起之后特别是1880前后的三十年,西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较重要的人物:康德,他的代表作有《纯粹理性批判》。
第三范式:Computing计算。走到今天,有一个新的范式,Big Data。
首先要懂得发现好问题,然后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方法。今天有越来越多的方法了,我们要懂得组合起来。
在托勒密的时代,你要选择做托勒密的follower,还是做哥白尼呢?
关于老师提到的西方人的正的思维方式和东方人负的思维方式,课后有待继续学习……
确实有些启发,也产生了更多的问题,感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