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烂的标题,我相信就算你知道我选择这个标题的由来也依然会这么认为的。
我最近在看一本书名烂得都让人没兴趣看内容简介的书——《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作者是克雷·舍基。我第一次听到书名的时候还以为是山寨了那本著名的《世界是平的》,但我看过书的序言之后倒是有了一些认同。
未来社会是湿的,当然不是指南极融化,海平面上升,把人类都弄湿了。前苏联故事片《办公室的故事》中有段精彩对白,比较接近本意:女上司严厉地质问男主角:“你说我干巴巴的?”男主角吓得摇手说:“不,正相反,你湿乎乎的。”
正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一样:工业化,在本质上是干巴巴的。用启蒙运动的术语,这叫祛魅。工业化好比一台烘干机,将社会关系中一切带有人情味的东西烘干,然后用原子式契约将个体联系起来。我们把烘干的社会关系,或者把社会关系的干(犹如晒成的干),称为组织。每个生命体,一旦脱离了组织,就会感到惶惶不可终日。活的东西,反而要将就死的东西。未来在本质上是湿乎乎的。当人们把组织像衣服一样脱掉时发现,人与人之间可以凭一种魅力,相互吸引,相互组合。就像克莱•舍基在本书中描述的 DIGG、MySpace、维基等各种情况一样,人与人像日常生活那样联系,凭感情、缘分、兴趣快速聚散;而不是像机关、工厂那样“天长地久”地靠正式制度强制待在一起。这是人人时代,这是组织的日常生活化,或用克莱•舍基的话说叫“大规模的业余化”。
这是人人时代,这是组织的日常生活化,用舍基的话就叫“大规模业余化”。人人与人民的不同就在于,人人是一个一个具体的、感性的、当下的、多元化的人;他们之间的组织是一种基于话语的、临时的、短期的、当下的组合,而不是一种长期契约。传统时代的组织,是基于长期契约而存在的。这种缔约方式所要节省的交易费用,在人人时代湿乎乎的润滑关系中,是零摩擦或者可以忽略不计的;它所要集中来办大事的资源,在“小的就是好的”临时速配关系中显得是一种浪费。
人人要靠社会性软件联结。按克莱•舍基的说法,社会性软件是指支持成组通讯的软件(Social software, software that supports group communications),它包括电子邮件、聊天室、博客、开放源代码等等聚集人气的地方,不如说,它是一个协同合作的工作空间(a collaborative workspace)。博客、Digg、MySpace、维基、搜索引擎……这些都不是问题所在。它们只是技术,关键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在云计算中,人与人之间,恢复了部落社会才有的湿乎乎的关系——充满人情、关注意义、回到现象、重视具体。中国人把社会关系上的湿,叫做仁,说的就是一小群一小群人聚一块堆儿,在人情、意义、具体现象中体验人生。
西方工业理性在带来伟大进步的同时,正越来越多地把它的负面因素暴露出来。它把人性中的洪水制服了,却又带来了人性的沙漠。物极必反,所以,未来需要用湿来中和一下:让未来多一点绿色,让未来多一分潮湿。当今的互联网提供了这种契机。
一直以来,聊到互联网理论,大家都是用传播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来解读,但克莱·舍基的立足点却并不是常见的传播学和社会学,而是经济学。他从罗纳德•柯斯于 1937 年提出的一个问题着眼,对互联网进行了一番通盘的观察。柯斯的那个问题是:既然市场这么有效,那么企业这种组织形态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因为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市场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出清,这样就免掉了企业内部的监管成本——要知道,当官的总是很贵。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那个著名的“柯斯天花板 ”:个人与个人之间存在着交易成本,尤其是在一个参与方很多的市场中,个人发现机会的成本是很高的;同时,达成与保证协议的执行也会产生巨大的成本。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柯斯推断说,一个完全由原子化个人构成的市场,其表现反而会差于公司。因为指挥员工干活所花费的监督成本,低于个人间的交易成本。但是作为一个组织,企业必然会产生内部的沟通成本。当内部沟通成本上升到足以抵消降低原子化个人的交易成本时,企业的规模即达到极限。
从这里作者克莱·舍基提出了一个概念:一个企业,如果只是内部沟通成本降一点点,那么大企业会增加其规模,小企业则是增加效率(这也是一种路径依赖吧)。可是,如果沟通成本急剧地大幅下降,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按照沙坦和泽姆斯基发现的“倒 U 型曲线”理论——交易成本的过高与过低,都会导致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幅下降。那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际沟通成本的不断降低,对于企业来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业务变得无利可图,于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结果就是大规模业余化——博客让每个人都成为记者、淘宝让每个人都成了店主、在线聊天让每个人都成了大鼻子情圣,不一而足。
从这里开始作者就引出了他自己对互联网的解读。
在这本书中,作者反复提到了一个概念——“幂律定律”,即 80/20 原则。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原则,以 100 人为单位组成的小组在一项工作中,只有 20 人积极参与,并承担了总工作的 80%,在这 20 人中又可以发现最积极的人所作出的贡献远远超过第二积极的人,它们之间的差距远超过第二与第三之间的差距,以此类推。有趣的是,我们常常在国家财富分配的图表中看到这种分布,以此表现极少数的人掌握绝大部分的财富。这个模式如此普遍,它被称为“可预料的不均衡”。
作者在书中举了“维基百科”用户进行文章编辑的例子,尽管只有2%的用户提交过内容,这2%的人完成了几乎所有的工作。维基百科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可遇不可求,它也满足幂律分布的原则:每天有无数的策划与点子在网络上被提出来,不断有人加入、付出努力,但是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失败了,维基百科这样成功的个例甚至不到1%。那么,未来能真的是湿的吗?
在组织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机构困境”。n 个人的群体协作中,如果每个人之间都两两进行沟通与交流,那必须进行 n-1!次的对话,当 n 逐渐增大,协作所需付出的交流成本和时间显然过于庞大。因此当要完成一件较大规模的工作时,我们采取一定的组织架构,此时的传播分为同级别间的横向传播与相邻级别间的纵向传播,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降低了交流成本。组织架构的应用现今非常普遍,我们所能看到的各种社会团体和企业都采用一定的组织模式。但是这种做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需要相应地付出一定的组织成本,以此来维持架构的正常运作。这部分组织成本无法避免,所有的机构都存在这样的“机构困境”。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电子邮件的普及、论坛和讨论小组的兴起、社交网站的风行等共享行为,对我们而言“机构困境”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困境。人们通过互联网聚在一起,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联系,不需要商议场地、约定时间、最后不远万里克服地理空间的障碍。人们可以因为一个感兴趣的话题,随时随意地交流,如果这时候有人想做一件什么事,会有几十个,几百个,甚至几千几万人看到,如果这件事听起来不太为难的话,人们会很乐意地加入进来。我们不再需要费劲千辛万苦地成立一个机构,此时的交易成本极低。
回到这本书的最开始,译者胡泳说到这样一句话,既是对上面所有内容的总结也是的“未来是湿的”的一个解读,那就是“互联网是爱的大本营”。互联网所拥有的一切海量内容都是来自为爱所做的事情,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自愿项目,源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互联网相互联系,自愿的献出自己的时间和努力来共同拓展和维护这个产品。从 Napster 到 Skype. 从 Google 到Ebay, 从 Wikipedia 到 Facebook, 由于功率越来越强大,用途越来越广泛的新工具来到了普通人的手里,一个个财富和社会奇迹被创造出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工作、玩了、生活和思考方式,一个湿哒哒的未来正逐渐摊开在我们眼前。
最后吐槽一句,译者胡泳把他认为很精彩很重点的地方做了加粗强调,使得整本书的阅读体验十分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