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卯,卫世子蒯聩自戚入于卫。
卫侯辄来奔。
二月,卫子还成出奔宋。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
【传】
十六年春,瞒成、褚师比出奔宋。
卫侯使鄢武子告于周,曰:“蒯聩得罪于君父君母,逋窜于晋。晋以王室之故,不弃兄弟,寘诸河上。天诱其衷,获嗣守封焉。使下臣肸敢告执事。”王使单平公对曰:“肸以嘉命,来告余一人。往谓叔父,余嘉乃成世,复尔禄次,敬之哉。方天之休,弗敬弗休,悔其可追?”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子赣曰:“君其不没于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一人,非名也。君两失之。”
译文
【经】
十六年春季,周历正月己卯日,卫国的世子蒯聩从戚地进入卫国。
卫侯辄逃到鲁国。
二月,卫国的子还成逃到宋国。
夏季四月己丑日,孔丘去世。
【经】
十六年春季,瞒成、褚师比逃亡到宋国。
卫庄公派鄢武子向周室报告,说:“蒯聩得罪了君父、君母,逃窜到晋国。晋国由于王室的缘故,不抛弃兄弟,把蒯聩安置在黄河边上。上天开恩,得继承保有封地,派下臣肸谨向执事报告。”周敬王派单平公回答说:“肸把消息带来告诉我,回去对叔父说:我赞许你继承先世,恢复你的禄位。要恭敬啊!这样才能得到上天赐福。不恭敬上天就不能赐福,后悔哪里来得及?”
夏季,四月十一日,孔丘死了,哀公致悼辞说:“上天不善,不肯留下这一位国老,让他捍卫我一人居于君位,使我孤零零地忧愁成病。呜呼哀哉!尼父,我失去了律己的榜样。”子赣说:“国君恐怕不能在鲁国善终吧!他老人家的话说:“礼仪丧失就要昏暗,名分丧失就有过错。’失去意志就是昏暗,失去身份是过错。活着不能任用,死了又致悼辞,这不合于礼仪,自称‘一人’,这不合于名分。国君把礼与名两样都丧失了。”
第一段要和去年的最后一段连读,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卫庄公上位后,打算把原来儿子卫出公任命的主要官员全部撤换。卫庄公透露了口气后,本来这些大臣要准备联合造反,不知道为什么,最后没联合成功,还是造反失败?传文只有两个字“不果。”瞒成和褚师比两人造反不成功,只有流亡国外了。
卫出公找周敬王告状,可惜周王室现在也无力干涉卫国的政局变化,只能口头上给予支持了。
孔子死了,享年七十二还是七十三存在争议,反正差一岁差别不大。鲁哀公致悼词。子贡对鲁哀公的行为表示不满,活着的时候你不重用,死后的哀荣有什么用?而且“余一人”的自称一般是天子才用,鲁哀公朁越了。根据杨注,考古文物“齐侯镈钟”铭文中,齐侯也用过余一人的自称,也许未必很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