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左传》之五百二十六哀公十五年 下

【传】

  卫孔圉取大子蒯聩之姊,生悝。孔氏之竖浑良夫,长而美,孔文子卒,通于内。大子在戚,孔姬使之焉。大子与之言曰:“苟使我入获国,服冕乘轩,三死无与。”与之盟。为请于伯姬。闰月,良夫与大子入,舍于孔氏之外圃。昏,二人蒙衣而乘,寺人罗御,如孔氏。孔氏之老栾宁问之,称姻妾以告。遂入,適伯姬氏。既食,孔伯姬杖戈而先,大子与五人介,舆豭从之。迫孔悝于厕,强盟之,遂劫以登台。栾宁将饮酒,炙未熟,闻乱,使告季子。召获驾乘车,行爵食炙,奉卫侯辄来奔。季子将入,遇子羔将出,曰:“门已闭矣。”季子曰:“吾姑至焉。”子羔曰:“弗及,不践其难。”季子曰:“食焉,不辟其难。”子羔遂出。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门焉,曰:“无入为也。”季子曰:“是公孙也,求利焉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有使者出,乃入。曰:“大子焉用孔悝,虽杀之,必或继之。”且曰:“大子无勇,若燔台半,必舍孔叔。”大子闻之惧,下石乞、盂黡敌子路。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柴也其来,由也死矣。”孔悝立庄公。庄公害故政,欲尽去之。先谓司徒瞒成曰:“寡人离病于外久矣,子请亦尝之。”归告褚师比,欲与之伐公,不果。


译文

  卫国的孔圉娶了太子蒯聩的姐姐,生了悝。孔氏的童仆浑良夫个子高,并且长得漂亮,孔圉死后,就和孔姬私通。太子在戚地,孔姬派浑良夫前去,太子对他说:“如果让我回国即位,给你大夫的冠服、车子,赦免死罪三次。”浑良夫和太子盟誓,为他向孔姬请求。闰十二月,浑良夫和太子回到国都,住在孔氏家外面菜园子里。天黑以后,两个人用头巾盖住脸,寺人罗为他们驾车,到了孔氏家里。孔氏的家臣之长栾宁问他们,他们说是姻戚家的侍妾,就进了门。到了孔姬那里,吃完饭,孔姬手拿着戈走在前面,太子和五个人身披皮甲,用车装上公猪跟着,把孔悝逼到墙边,强迫他盟誓,于是就劫持他登上台去。栾宁正要喝酒,肉没有烤熟,听说有动乱,派人告诉子路,召唤获驾上坐车,在车上喝酒吃肉,事奉卫出公辄逃亡到鲁国来。子路正要进入国都,碰上子羔正要出来,说:“城门已经关上了。”子路说:“我还是去一下。”子羔说:“来不及了,不要去遭受祸难!”子路说:“吃了他的俸禄,不应躲避祸难。”子羔就出去,子路进入。到达孔氏大门口;公孙敢在那里守门,说:“不要进去干什么了。”子路说:“这是公孙,在这里谋求利益而躲避祸难。我不是这样,以他的俸禄为利益,就一定要救援他的患难。”有使者从门里出来,子路就乘机进去,说:“太子哪里用得着孔悝作帮手?即使杀了他,一定有人接替他。”而且说:“太子没有勇气,如果放火烧台,烧到一半,必然会释放孔叔。”太子听到了,很害怕,让石乞、盂黡下台和子路搏斗,用戈击中子路,把帽带也斩断了。子路说:“君子死,帽子也不能除掉。”于是子路结好帽带子就死了。孔子听到卫国发生动乱,说“柴能回来,可是由死去了。”孔悝立了卫庄公。庄公认为原来的大臣都靠不住,想要全部去掉他们,就先对司徒瞒成说:“我在外边遭遇忧患很久了,请您也尝一尝。”瞒成回去告诉褚师比,想要和他攻打庄公,没能实现。


孔圉就是孔文子,《论语》中孔子称赞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可以说评价挺高。孔圉这个人出场在昭公七年(前535年),卫襄公死后,孔成子和史朝等人推卫灵公上位,孔圉被推为卫灵公的相。哀公十一年还记载了,宋子朝流亡后,孔圉抢他女婿太叔疾的事,现在孔圉才死了没多久,老婆就和人私通,可见这个人也不怎么样,子路才会质疑他能配得上“文”字的谥号吗?《谥法解》“勤学好问曰文”,这也是孔夫子这样评价的依据吧!

依靠着内应的支持太子蒯聩终于赶走了儿子卫出公,自己登上了卫国的君位。这场内乱中孔子的两个弟子子路和高柴两个人都涉入其中,两人的选择却完全不同,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高柴由城内出来,为了避开乱局。子路由城外赶进去,为了救主,最终子路死于这里,还留下了君子死,冠不免的名句。而子路的主上孔悝并没有损失什么,无非换了个君王支持罢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