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心涵泳 虚心涵泳,就是指读书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仔细认真,反复研磨与体会书中的旨趣。朱熹说:“读书之法无他,唯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中国古代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读书指导,尤其是宋代书院兴起以后,教育家们更注意引导学生自学书本知识(“六经”为主),并总结出一整套读书的方法。其中...
朱子读书法 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曾长期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寒泉精舍”、“武夷精舍”授徒讲学,后由崇安迁居建阳考亭,...
微子第十八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
阳货第十七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
五、智与义 《论语》中直接讲“知”与“义”之间关系的语录不多,只有《雍也》篇的第22章。 6.22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
四、智与仁 关于“智”与“仁”的关系,是《论语》中重点阐述的内容。其主要观点是:仁是本,是根,是体;智是用、是方法路径,其基本特性是亲仁,是趋于...
三、智与惑 从“知”与“智”的辨析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智者”就是有智慧、聪明的人,指的是那些具有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丰富知识的人,他们能...
二、知与智 首先,智的前提是知。怎么样才算是有智慧呢?《为政篇》第17章孔子的忠告是: 2.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