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须教首尾贯穿。若一番只草草看过,不济事。某记舅氏云:“当新经行时,有一先生教人极有条理。时既禁了史书,所读者止是荀扬老庄列子等书,他便将诸书...
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政如农功,如农之有畔。为学亦然。今之始学者不知此理,初时甚锐,渐渐懒去,终至都不理会了。此只是当初不立程限之故。〔广〕 读书...
看文字,要便有得。 读书,应当立刻就有所收获、有所领悟。 古人读书,有追求高效、深入阅读的理念,就是阅读的即时性和有效性,不能读完之后毫无感触、...
观书初得味,即坐在此处,不复精研。故看义理,则汗漫而不别白;遇事接物,则颓然而无精神。〔扬〕 (有一种不良的读书现象:)有些人在刚刚领略到一点书...
看文字须子细。虽是旧曾看过,重温亦须子细。每日可看三两段。不是於那疑处看,正须於那无疑处看,盖工夫都在那上也。〔广〕 阅读经典必须仔细认真。即使...
今人所以读书苟简者,缘书皆有印本多了。如古人皆用竹简,除非大段有力底人方做得。若一介之士,如何置。所以后汉吴恢欲杀青以写汉书,其子吴祐谏曰:“此...
书只贵读,读多自然晓。今即思量得,写在纸上底,也不济事,终非我有,只贵乎读。这个不知如何,自然心与气合,舒畅发越,自是记得牢。纵饶熟看过,心里思...
山谷与李几仲帖云:“不审诸经、诸史,何者最熟。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汎滥百书,不若精於一也。有馀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盖以我观...
为人自是为人,读书自是读书。凡人若读十遍不会,则读二十遍;又不会,则读三十遍至五十遍,必有见到处。五十遍暝然不晓,便是气质不好。今人未尝读得十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