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王维宁

本周我阅读了《金字塔原理》的第四章,完成了第二遍的阅读。第四篇的大标题叫做演示的逻辑,有三个章节,是告诉我们如何用不同途径进行逻辑化的展示。

一.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作者特别指出:应该让读者在30秒内理解作者的整体思维框架。同时提供了多级标题法,下划线法,数字编号法等方法。方法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但目的很明确:便于读者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特别要注意的是上下文之间要有过渡,通过讲故事自然而然地引出关键句,注意内容上的承上启下,要包含总结和得出结论。亚里士多德关于如何下结论给出如下忠告:“读者是否要在一篇商业文章的结尾产生“恰到好处的情感”,可以进行商榷......应该给读者一些提示,他在读完文章获得新的知识后要思考什么或能够做什么”也就是必须要说明下一步行动。给出行动的要求,或者建议。

二.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

在讲台上大部分工作是预测观众可能得反应,时时努力让他们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接受你的信息的热情。这一套技巧远不是“以幻灯片的形式作报告”那么简单。要遵循几个原则:

1.演示者是主角,幻灯片是辅助道具。

2.实际所说与屏幕上的演示文字应该有明显的区别。

3.幻灯片尽可能直接简单地传递信息。(文字尽量简短,使用简单的词汇和数字,字号应足够大)

4.幻灯片要美观,赏心悦目,图文并茂,富有趣味。

这一部分我做依旧有不足之处,问题如作者所言,视觉演示是面向现场观众的,而我会陷入自我陶醉的情绪中,感染力和逻辑(内容和各级标题之间的关系)还有待加强。

三.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作者认为,文章不仅应该做到能清楚地表达你的思想观点,而且能让读者在接受你的观点的过程中感到愉悦。堆砌行话,晦涩难懂的文体,很大程度上不是一种必需。

通过图像而不是文字来进行理性表达,效率更高。在理解每个字词的时候,应该让读者头脑中逐步描绘出一幅思想图画。以图像形式储存知识,会使读者便于记忆。

本书我在第二遍读的时候后期加快了速度。原因在于,作者是在教读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让别人更好地理解,但是事实上,这本书读下来给人的感觉就很累,感觉内容很繁琐,远没有《乔布斯的魔力演讲》框架清晰。作者的框架是清晰且逻辑合理的,但问题可能出在语言表达的过于赘述,或者说,就是翻译问题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王维宁 这段时间用零碎的时间较为快速的先读完了第一遍《金字塔原理》,一些段落只读开头的一句和结尾的一句。用这种方...
    MrFace阅读 692评论 0 1
  • ——王维宁 《金字塔原理》这本书是一本致力于解决“思考、写作、解决问题和演示逻辑”的书,贯穿全书的是作者一直强调的...
    MrFace阅读 1,107评论 1 0
  • 刘宁 这周继续利用业余时间读了这本书的最后部分,总体感想如下: ...
    LN只为你转身阅读 1,236评论 0 1
  • 人的大脑本质上应该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忆的。它就像是计算机CPU,可以进行非常快的运算与思考,但是它不适合存...
    致远007阅读 1,324评论 0 1
  • 读了《金字塔原理》,让我的逻辑思考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每一层次的思想观点必须是对低一层次思想观点的概括——各种...
    大熊不知道阅读 1,02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