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即位以后,发动了三次针对高句丽的战争。在此期间,不仅大批民众流离失所,就连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杨玄感叛乱事件。
在这之后,一位叫方伽陀的方士声称李氏子将得天下,更是让隋炀帝食不甘味。为了坐稳江山,他将李浑一家满门抄斩。然后,他又将矛头对准了李渊。
李渊能逃过一劫吗?
一、韬光养晦为存身
"你舅舅病情如何,会不会死?"得知李渊缺席了朝会,隋炀帝阴恻恻地问自己的妃子王氏。
王氏吓得花容失色,连连为舅舅请罪。
王氏把隋炀帝的话告诉了李渊,他也被吓得够呛。
原来,李渊此前确实有取而代之的意图。杨广远征高句丽,弄得国力疲惫,民不聊生,时任殿内少监的李渊和宇文士及"深自结托",常常在一起议论时政。
这一过程中,李渊得出的结论是,隋朝国本没有彻底动摇,起兵时机远未成熟。
可眼下皇帝对他有了猜忌,李渊有成为李浑第二的危险。他会怎么办?
入朝觐见,肯定是不行的,李渊选择了另一条路:韬光养晦。
他每天就是在家里吃喝玩乐,工作基本不过问。时间一长,李渊的作为传到了隋炀帝耳中,他终于认定李渊是胸无大志之人。
公元615年,隋炀帝任命李渊前往山西镇压农民起义。行前,隋炀帝留了一手,只给了他几千人。
李渊二话没说,带着这点人去了山西。
在龙门(今山西河津)一带,他的人马遇到了农民军母端儿的数万队伍。
李渊丝毫没有退却,下令冲锋。他本人也披挂上阵,连发七十多箭,箭无虚发。要知道,当年李渊已经是48岁的中年人了,箭术仍然如此了得,可见平日没有放松练习。
此战之后,李渊又平定了绛州(今运城)之乱,河东地区基本恢复太平。
山西运城
隋炀帝三攻高句丽失败以后,不顾朝臣劝阻,北巡突厥。
没成想是一场噩梦。
来到雁门关后,他就被突厥始毕可汗的数十万大军包围,幼子杨杲因病去世,杨广忍不住失声痛哭。
雁门关位置
还是李渊挺身而出,领兵勤王,才解了雁门关之围。当时,他带着两千多骑兵,向突厥大军扑去,充分展示了什么叫武德充沛。
不但把突厥人打服了,还得到了一个更重要的收获:隋炀帝对他的表现很满意,南下江都前,任命他做了太原留守,晋阳宫监,负责山西防务。
太原,古称唐国,而李渊的封号又恰巧是唐国公,莫非太原将成为李渊的龙兴之地?
山西太原
二、招揽人才谋举事
隋唐时期,太原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因为这里三面环山,是抵御突厥的前沿阵地,但如果从突厥人那里获得了战马,就能够通过汾河谷地迅速进入关中地区,所以有"天王三京,北都(太原)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的说法。
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并不意味着对他彻底放心,杨广还留了两手:一是任命王威、高君雅为副手,监视李渊;二是不允许他私自募集、调动一千以上队伍。
针对这一局面,李渊一面防着王、高二人,一面暗中收罗人才。
裴寂和刘文静是最早一批投奔他的人。
这两人一个是晋阳宫副宫监,一个是晋阳县令。其中,裴寂与李渊是故交,而且是关系好的不得了的那种,知道李渊"有经纶天下之心",裴寂不但自己投靠,还举荐了刘文静。
这两人在后来李渊打天下的过程中作用不小。
裴、刘归顺后,刘弘基、长孙顺德前来投顺,这两人都做过隋朝的官,为了逃避辽东之役投入了李渊帐下。
李渊还不满足,命长子建成去河东,世民在晋阳,分别招揽英才,一时间,窦琮、唐俭、柴绍、殷开山、刘政会、温大雅、武士彟(武则天之父),纷纷汇聚到李家打大旗下,这批人就是李渊说的"太原元谋功臣"。
就在李渊招兵买马之际,幽州的罗艺、朔方的梁师都、榆林的郭子和、马邑的刘武周纷纷扯旗造反,整个北方乱成了一锅粥。
面对这一形势,李渊决意起兵。
不过想要起兵,他必须拔掉王威和高君雅这两颗钉子,再设法打破募兵数量限制。
三、太原起兵谁主谋
关于太原起兵,《新唐书》的记载大致是这样的:
李世民见隋朝迟早要完,先是结好刘文静、裴寂,和裴寂密谋如何坑爹。之后,裴寂将晋阳宫里的宫女献给李渊,李渊毫不知情,当晚就给睡了。
事后,裴寂告知李渊,她们都是晋阳宫的宫女。
得知自己睡了天子的女人,李渊懵逼了,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赶来的李世民力劝父亲造反。
起初,李渊死活不同意,好说歹说,才下决心造反。
总之,整个过程中李渊特别窝囊,如果没有李世民,李渊能不能当皇帝还不好说。
难道真是一个靠儿子才得到江山的半废物?
当然不是。
太原起兵前后,李世民确实有一定功劳。不过他当时只是19岁的年轻人,没有父亲的支持和授意,根本拉不起一支队伍。因此,还是《大唐创业起居注》靠谱,此时的李世民只是老爹的副手而已。
然而,《新唐书》将太原起兵描绘成李世民的精心谋划,这明显是为了论证继位合法性的有意篡改。
太原起兵的主谋是老谋深算的李渊。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底,李密正率领瓦岗军与隋军主力激战。眼见有机可乘,指使刘文静假传圣旨,说皇帝陛下还要征讨高句丽,这下子"人情大扰,思乱者益众。"
次年(公元617年)二月,刘武周取得了突厥人支持,占据了马邑城。接到消息后,李渊叫来王威和高君雅商议。二人迫于局面危急,只好同意招兵。李渊得到允许,马上招募了上万私兵。
然后,李渊把兵驻扎在兴国寺,由李世民、刘弘基、长孙顺德分别统领。接着,又把李建成、李元吉、柴绍召回到身边。
李渊的这些异常举动,当然引起了王、高的怀疑,当时太原久旱未雨,李渊身为太原留守,需要在晋祠举行祈雨大典。
二人决心趁此机会做掉李渊。
当天早上,晋阳乡乡长刘世龙求见,将二人的密谋告知。刘世龙退下后,李渊马上喊道:"来人,叫二公子和刘文静!"
最终,三人商定先下手为强,以勾结突厥为罪名,将他们诛杀。
扫除障碍之后,李渊当即和心腹们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如何夺取天下。
围绕先攻取洛阳,还是长安,这些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李渊拍板决定先取长安。
理由是:长安是国都,如果顺利占领,政治意义更大;从山西到长安,除了宋老生、屈突通,几乎没什么阻力,比洛阳好打得多;关中易守难攻,西可控陇西,南可制巴蜀,兵马、粮饷充足。而洛阳则易攻难守,缺乏战略纵深。
方略已定,站在太原城头的李渊踌躇满志,他依稀看到了巍峨壮丽的长安城,看到了锦绣的万里江山。
不过,要打到关中去,必须组建骑兵部队,可他的手里没有多少马匹。此外,北方还要刘武周和突厥人,要是他们在背后捅刀子,李渊的计划恐怕就要搁浅。
李渊,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