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属一市,平江的端午节就远没岳阳、汩罗热闹;缘何?
原因一:
平江是山区,平宽的水域太少、不适宜龙舟竟渡。而其他地方赛龙舟是五月初五的主要节目;例如平江附近的汨罗、岳阳等地水多都有龙舟竟渡的传统习惯;龙舟竟渡足以吸引成千上万人沿江围观、电视台现场直播、大唱经济戏,焉有不热闹的。
原因二:
汩罗江平江城关段非屈原投江地:平江人喜欢明正言顺,不喜欢打擦边球抢风头;如果每年有纪念杜甫的节日,保证热闹非凡——因为杜甫墓就在平江小田,且已经专家认证——可惜至今还没有。
原因三:
平江历来器重一年三节,端午节夹在三节中间:很多外出创业的人因离家乡太远忙于生计,不一定端午回家—— 一家子无法团圆,当然气氛起不来、架不的大势耍。
原因四:
千年沿袭习惯端午位置在三节中间,不象春节、中秋举国欢度张灯结彩;挂在门框边的蒲艾叶怎么说也没有红纸金字的春联喜庆吧。过端阳小聚足矣,而春节则必须位置最一年最好的酒肉饭菜。
原因五:
端午节是个带悲催色彩的节日,2000多年前的五月初五、据传说除屈原外还有两个人也投江自尽、震动了神州;既悲情就谈不上祝什么了。所以,端阳节更多的是凭吊缅怀;就如每年的清明,各地格外器重、但就是看不出热闹。
端午节热闹去哪了——
热闹是相对而言的,平江的端阳节当然也热闹:吃包子、尝粽子、插艾叶、会亲人,再加上老娘大嫂炒出的拿手菜:一样体现出节日的气氛。
有人说平江人过端阳热闹是被“抑”住了。
一年四季,春季出门求财、夏天刚小有收获:突然要停下手头生意赶回家过节——精明的平江人认为不划算、不如先抑着,再奋斗半年把多攒些钱、等到春节再大张旗鼓热闹喜庆一把。
平江人不蛮喜欢小打小闹,年与节分得很清楚。
那热闹去哪了?
热闹在心头呢。平江端阳哪家不八九个菜?哪家店子不促销?就连微信朋友圈也热闹得不得了:从初一开始向群主请安,初二静观其变;初二没捡到群主红包,初三就变脸了——开始轮番忽悠群主:“红包粽子到底有没有”、不回答就变本加厉!发“群主挂牌挨斗”的图片吓唬群主——正儿八经把群主当居委会主任了。
嘿嘿。
现代平江人已离不开朋友圈。吃虚拟包子粽子的劲头十足,与其花1.5元买个粽子吃、不如亲手抢到一个几毛的红包过瘾。
时代变了,再怎么虚拟世界岂能代替现实生活。不变的始终不会变——平江人再怎么发达富贵,也不会过节不吃包子粽子吧?
平江人怕被人说忘本忘祖宗。
谁也不会去评价今年端午节会不会比去年热闹——因为年年如是,热闹真个儿就在每个人的心里。